03.02 一組張勳復辟老照片:圖四溥儀坐上龍椅,圖七張勳府邸被炸成平地


這張照片裡騎在馬上的人就是在北京城的辮子兵。段祺瑞曾在1917年因與黎元洪發生“府院之爭”而被撤掉了他的職務。憤然之下,段祺瑞離開了京城,開始鼓動各省的督軍手下一同建立一個新組織,兩人之間的矛盾在段祺瑞在天津成立了“軍務總參謀處”之後越發白熱化。也就自此上演了一場張勳率辮子兵進京“調停國事”的鬧劇。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被張勳用作辮子軍駐紮在京城的辦公室。僅從張勳手下眾士兵們留著的長辮子,就可以看出張勳對復辟清室的狂熱。其實早在張勳進京前,他就已經在召開在徐州道衙門裡的幾次督軍會議裡,被眾人推選成了大盟主。他更是在出手前就邀請康有為這位保皇派首領,請他來徐州的黌廟祭孔,並提前做出輿論宣傳表明要將孔教定為國教。

這張照片裡拍攝的是辮子兵正在生火做飯的場景。張勳在剛進京時並未表露出任何意圖復辟的想法,甚至還將軍隊給停在城外,自己則每天到處在城內會館裡聽戲,總裝作自己若無其事。一直到半夜12點,他才把京城的警備的臨時正副司令王士珍、陳光遠以及江朝宗、京師警察廳裡的吳炳湖“請來”對他們講訴自己此次光復大清的意圖。之後,張勳就讓他們去把京城大門打開,放了那些辮子兵進城。才換上他的清朝官服進宮。


這張照片是在復辟期間拍攝的溥儀坐在乾清宮中龍椅上的場景。張勳進宮之時已經是深夜三點了,在養心殿見到了早已退位了有5年的溥儀。張勳等人一齊朝溥儀跪下並對他陳訴了共和政體與中國國情的不適用,提出希望皇帝能夠復位的要求。早已得知的溥儀就先照著陳寶琛的交代,先假意拒絕,最後只能無奈接受“萬民所請”,這才讓當時僅12歲的溥儀再次登基。

張旭在溥儀再次登基後,就立即派人將小皇帝將黎元洪賜封為一等公的詔書以及事先由康有為代寫的奏請黎元洪歸還朝政的奏摺在五更時就送到了黎元洪的總統府上,並要求他簽字。黎元洪這才想明白自己藉著張勳趕走段祺瑞,卻惹來了更大的麻煩。不願在奏摺上簽字的黎元洪只能在次日逃進了日本使館中避難。北京城的景象在一夜間又回到了清朝,大街上沒有留辮子的行人也都為了安全帶上了假辮子。

只是就連張勳也沒想到,先前一致擁護自己復辟的眾人,卻在自己復辟成功之後發電聲討他,讓他在一瞬間就變成了萬夫所指的“逆賊”。 身處於天津的段祺瑞就乘此時機發布了討伐張勳的檄文,並開始組織軍隊準備討伐他。


這張照片裡躺在地上的士兵就是被“討逆軍”打死的“辮子軍”。在“討逆軍”勢如破竹的攻勢下,“辮子兵”很快就被打得潰不成軍,有些想活命的士兵直接就投了降,還有些人則乾脆地剪掉了辮子逃了出去。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在1912年的兵變中被毀去的東安門新建之後的樣子,當時,“討逆軍”也就和“辮子兵”在那一帶戰鬥,之後張勳部只能退守到張勳在皇城內的宅邸裡負隅頑抗。東安門是正是與天安門、地安門以及西安門並稱清朝皇城四大門的城門。

“討逆軍”最終還是攻入了用作“辮子兵”指揮所的張宅,把張宅被毀成了片廢墟,連同張勳意圖的復辟的夢想一同摧毀。大勢已去之下,張勳急忙同家人一起逃進荷蘭使館。

段祺瑞在這次復辟中可謂獲益最大,因為他既通過討伐張勳的功勞,回到了政治舞臺之上,有因此獲得了極大的聲名,逼得黎元洪下野。而張勳儘管落幕得有些狼狽,卻因他手上握著的同意復辟的名單而並未真正地被制裁,在不久後就被特赦。之後,他有一心從事於各種投資,最終於1923年在天津病逝,晚年也可稱是安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