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蒙哥汗之子昔裡吉的坎坷餘生

昔裡吉乃大蒙古國大汗蒙哥的第四子,與父親一樣,生性剽悍、桀驁不馴,但當其還未完全成年時,其父蒙哥汗暴死於川東前線的軍中,由於包括兄長玉龍答失在內的蒙哥諸子皆未能成年獨立,因此自然就被排除於汗位繼承者之列了。

在隨後他們的兩位叔叔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間展開的爭位內戰中,玉龍答失、阿速臺、昔裡吉等蒙哥家族諸王都站在了阿里不哥一邊,不想時運難料,隨著阿里不哥集團的連續戰敗、瓦解,蒙哥諸子們經協商後,決計整軍歸降忽必烈汗,並順利得到了寬恕,其中昔裡吉受封為河間王。但是與哥哥玉龍答失(受封衛輝王)滿足於宗王地位的心理不同,昔裡吉依然對曾經屬於本家族的汗位念念不忘,期待著有取而代之的一天。

機會不久就似乎來了,因為面臨西北窩闊臺汗國海都、察合臺汗國等入侵的威脅,忽必烈為保障全力滅宋期間的北疆安寧,特授子北安王那木罕為主將,統領大軍屯戍阿力麻裡以防禦,昔裡吉和侄子撒裡蠻(玉龍答失的長子)、阿里不哥之子藥木忽兒等皆率所部隨同出征。大軍在與海都、禾忽(貴由汗幼子、大名王)等軍相繼開戰後,形成了相持苦戰的局面。昔裡吉趁此機會,與藥木忽兒、撒裡蠻等鄉約謀亂,公元1276年,昔裡吉等突然發難,擒住了主帥那木罕、大將牙忽都、安童等,隨後一面遣使聯絡海都、都哇、忙哥帖木兒,一面擁戴昔裡吉為新的大汗。

終於登上了朝思暮想的汗位,但是昔裡吉卻是自陷於四面皆敵的險境,由於擅登汗位,他不但成了元朝的亂臣賊子,同時也使得有自雄之意的海都等心懷嫉恨。因此,當昔裡吉約請海都、都哇聯軍東伐時,他們都故意按兵不動,使得昔裡吉等獨自應付忽必烈汗調集的由伯顏統帥的滅宋大軍的北來。

在遭到伯顏所部別乞列迷失蒙古軍、劉國傑漢軍、愛不花汪古部軍、土土哈欽察衛軍等多路朝廷軍事力量的打擊下,昔裡吉叛軍屢屢失利,終於爆發了內訌,撒裡蠻、脫脫木兒等擒住了昔裡吉和藥木忽兒,押送給了朝廷,昔裡吉就此身陷囹圄,《元史》中對此的記載是說,忽必烈汗痛恨於他,不予覲見,將其流放到了南方一個氣候惡劣的小島,了此殘生。

但今天經過了黨寶海和毛海明兩位學者的扒梳,我們發現昔裡吉從被押送回朝廷,到被流放小島之間,他還經歷過一段傳奇。

公元1288年,忽必烈汗又一次發動了南征越南陳朝的戰爭,由脫歡統帥的大軍在深入越南境內三個月中,雖竭盡燒殺擄掠之能,但最終在陳朝軍民的持續打擊下,也被迫撤退。而昔裡吉作為“罪臣”也被罰隨軍效力,他在這場元越戰爭中的具體表現,史料未載,但是在隨烏馬兒、樊楫的水軍撤退中,昔裡吉與兩位水軍大將一樣,都在白藤江慘敗中做了越南人的俘虜。

當越南將士們得知昔裡吉的身份時,以為“奇貨可居”,陳仁宗為了達到得到忽必烈汗准予和議的目的,專門遣使赴元,向忽必烈汗面呈其對昔裡吉大王的優待,以及烏馬兒、樊楫等對越南的殘暴行徑。不想忽必烈對昔裡吉的生死根本不屑一顧,在回旨中只是強調了要儘快送回烏馬兒、樊楫二將,根本就沒有提及昔裡吉。但陳朝君臣卻顯然沒有尊奉大汗的旨意,他們很快再次遣使呈報,說樊楫、烏馬兒均先後染疾身死,(從各種史料綜合分析,樊楫是傷重而死,烏馬兒是被越南方面處死),反倒將旨意裡缺失的“昔裡吉大王”給隆重地送了回去。

對此憤怒的忽必烈汗,再次拒絕了昔裡吉的覲見要求,這次連囚禁大都也不想給他了,直接傳旨將其流放至高麗南部的大青島,至此蒙哥汗這個愛折騰的兒子——昔裡吉,才終於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

蒙哥汗之子昔裡吉的坎坷餘生

元越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