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畫前需定形, 先從樹起跟!

勾出樹枝幹, 稍點樹梢墨!

顏色要細調, 紅綠要純清!

染在樹梢頂, 樹頭濃墨分!

松要擺大氣, 枝幹壯山魂!

近松葉要明, 遠松稍點清!

葉用深綠染, 幹要株黃清!

雜樹枝要細, 點葉要分明!

不可太濃厚, 不要太稀勻!

山澗多樹長, 層次要分明!

大小照遠近, 濃淡要看形!

山石雖大氣. 莫忘暗與明!

有光一方照, 此方須淡澄!

無光一方照, 明暗下筆沉!

畫好一磅石, 遠近多關心!

與樹相連處, 層次要高明!

無光山頂樹, 樹下一片黑!

有光山頂樹, 用色要沉穩!

落山腳處時, 染色幾次分!

山腳可點樹, 但要霧和雲!

山腳不作樹, 需要染純清!

遠山寫雲海墨色相染成!

近山有霧氣, 只在山腳形!

高低多層次, 寫雲幾次成!

濃墨下腳處, 濃淡要細明!

檫點明暗處, 用筆要細穩!

檫點一山成, 遠近常關心!

山澗緊相連, 濃淡要辨清!

畫半要細看, 似乎可以成!

若是不合意, 尋找順勢形!

該改則大膽, 不改須細心!

畫前須靜想, 畫時耐心穩!

多在牆面畫, 才好看得正!

畫好需回味, 多看否改進!

細看多難處, 記得下次穩,

此為畫中意, 意境難悟成!

悟到深思處, 好畫自然成!

民間美術色彩口訣(傳統的色彩搭配原則)

1.紅靠黃,亮晃晃。

2.要想精,加點青。

3.青間紫,不如死。

4.紅要紅得鮮,綠要綠得嬌,白要白得淨。

5.青紫不併列,黃白不隨肩。

6.紅搭綠,一塊玉。

7.紅間黃,喜煞娘。

8.紫是骨頭綠是筋,配上紅黃色更新。

9.黃馬紫鞍配,紅馬綠鞍配。

10.黃身紫花,綠眉紅嘴,顯得鮮明。

11.紅離了綠不顯,紫離了黃不顯。

12.光有大紅大綠不算好,黃能托色少不了。

13.豔不俗,淡相宜。

14.色多不繁,色少不散。

15.草綠披粉而和,藤黃加赭而老。

16.一幅畫面好比造一間屋子,總要開幾扇天窗,否則就感覺發悶。

17.紫多發惡紅主新,黃色多了多主淡,綠色多了也不新,上樣三色均可用,唯有紫少畫真新。

18.斷國孝,三藍墨。

19.紅紅綠綠,圖個吉利。

20.文相軟,武相硬。

21.女紅、婦黃、寡青、老褐。

22.頭色不過四,身色勿過三。

山水皴法

皺法是山水畫獨有的筆墨方法,可以說不懂皺法即不懂山水畫,皺法是指運用不同的筆法皺擦出山石樹木的皺摺紋理,以表現山石樹木的質感,皺法有幾十種之多,比較有代表性的如下。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國畫的畫法口訣,太神奇了


▼書畫用紙及畫法很有講究

書畫用紙通常分為生宣紙和熟宣紙,熟宣面上染了一層礬,所以不浸,生宣則沒有,所以容易浸。

這兩種紙各有優勢,生宣因浸而使畫面更顯茲潤,但很難控制浸染程度,尤其初學者很容易將畫面弄花弄廢。熟宣不會浸染比較容易控制畫面,適合初學者使用,但畫面往往顯得生硬呆板且有毛刺感。

書法用紙一般都用生宣,很少有用熟宣的,這不用討論,而繪畫就不同了,值得深研。

我們都知道,繪畫分為工筆、小寫意、大寫意等畫法,工筆通常用工整的線條勾畫,作工細膩精緻,許多古建築上的畫大多是工筆類的。小寫意又叫工寫結合式畫法,介於工筆與大寫意之間,較工筆放縱,較大寫意嚴謹,古代自中唐以後至清未的千多年裡,絕大多數畫家畫作都是小寫意畫法。大寫意古人很少有人畫,是近現代才蓬勃發展起來的畫法,其特點是姿意狂放,不拘一格,但這種畫法看似簡單,近乎於亂塗亂抹,但事實上卻是最難的畫法,需要深厚的功底,否則就成了塗鴉之作,所以這類畫法的人也不太多。

那麼,哪種畫法適用哪種紙呢,原則上講,通常工筆畫都用熟宣,才容易勾畫出嚴謹工整的畫面,而寫意畫大多用生宣,畫面比較茲潤。

根據本人的實踐體會,用生宣作畫應注意這麼幾個問題:

一是最好採用枯筆幹畫法,即不溼紙,用筆直接勾畫點抹,畫好即成,一般不染,如寫意花鳥畫大多是這種畫法。

二是構圖宜簡不宜繁,太過復繁的畫面很容易出敗筆而使作品品相不佳,其實寫意花鳥畫就是這種章法。

三是筆墨功夫要厚實,尤其造型能力,筆墨功夫要過硬,通常都應落筆即成,除個別地方小心收拾修正完善外,最不宜在一個地方反覆塗抹。

四是如果需要染雲霧之類的渲染,應注重用水,將紙噴溼,並涼八成干時進行渲染為宜,如果是幹紙渲染,往往會在兩筆交匯處出現一道白印,使畫面不能水乳交融。

五是中近景通常是實景描繪,因此,通常要等中近景的畫面乾透後才能噴水,否則,畫面見水就容易浸花。

六是遠景通常用淡墨抹出,但這種塗抹的畫面不宜過多,面積不宜過大,否則不易控制,有一些中遠景可儘量用勾畫法,減少塗抹法的份量,或者不用塗抹法,全部用枯筆勾畫,只是用墨較中近景為淡即可。

七是筆墨多用蘸墨法,即先將筆洗淨,在筆尖上蘸一些濃墨,使筆尖濃而筆肚淡筆根是清水,運筆取側鋒式,畫出的筆跡便濃淡過渡自然,水乳交融頗有韻味。

八是在畫法步驟上採用先染後畫比較好,將需要染的地方先染好,待水份稍干時再適當的勾畫,這樣可避免先畫後染時出現的染墨浸出畫面的跑墨現象,破壞畫面整體美。

雖說寫意多用生宣,但也不盡然:

一般寫意花鳥畫用生宣較多,因為花鳥畫很少用皺染。而山水畫皺染是很多很普遍的,因此,用生宣進行皺染是很需要功力的,許多院校培訓機構動輒就讓學員用生宣,這無疑是趕鴨子上架。

本人經過多年摸索,實踐證明山水畫用熟宣同樣可以作出精美的寫意畫包括大寫意畫,熟宣最大的優點是可改可救,即便個別地方畫得不如意,可及時更改,所以作出的作品敗筆很少,廢品也少,較完美,特適合初學者學用,且熟宣佈局很複雜的畫面照樣可畫出好畫,熟宣可採用分染法,也可採用積墨法渲染,運用比較靈活,渲染出的效果比生宣更具蒙籠美,尤其表現雲霧和景物的陰陽向背有獨特的優勢,所以用熟宣畫寫意山水尤其是大寫意山水也是不錯的選擇,其實很多名家的寫意山水都是用熟宣畫的。

用熟宣畫寫意應注意三點:

一是勾畫多用濃墨,再用淡墨破濃墨,顯出山石輪廓,二是畫山石筆上水份不宜多,用側鋒抹出飛白來。三是渲染時待畫面乾透後,將紙噴溼涼半乾後進行。

熟宣作畫最大的缺點是畫面生硬毛糙,所以,染法和生宣有所不同,生宣通常採取先染後畫的步驟,而熟宣通常採取先畫後染的步驟,而且要多染幾遍,所謂三礬九染,目的就是為了消除毛糙感,使畫面更柔美。

用熟宣畫寫意,很容易畫出飛白來,這是國畫的一項重要技巧,加之渲染比較好作,畫出的雲霧效果往往優於生宣,所以,用熟宣作寫意畫尤其是大寫意畫同樣優美。問題的關健在於,應熟知這兩種紙各自的特性,並根據不同的特性採取不同的畫法,如果一個畫家只熟悉一種畫法,不能變通,那也就愛莫能助了。(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