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曾几何时,维修还是一门手艺!

来源 l 大神修卡车

“这个零件坏了,需要换一个”在修理厂,车主们听到的最多的话应该就是这句了

但是在许多老司机的印象里,维修厂里是这样“这个零件坏了,需要修一下”破损的零件经过维修师傅的加工总能够继续使用很长时间,在那个年代修车是一门让人看着就佩服的手艺。

曾几何时,维修还是一门手艺!

在徐州,还有这样一家修理厂,一进入维修车间 ,青绿色的机床一下就给这里增添了许多年代感机床旁,一位老师傅正在认真地检测发动机的缸体仿佛艺术家在雕琢一件艺术品,在这个充满油污的地方,人的内心反而比在整洁的城市里更加平静

曾几何时,维修还是一门手艺!

以修为主 以换件为辅

在传统的维修理念里,有两种修理方法:

“就车修理法”,“总成互换修理法”

简单的来说

就车修理法:能修就要修,实在不行了再换新的。

总成互换修理法:零件坏了以后换上周转零件

换下的零件修好,以备今后更换时使用,可以看出,这两种理念都是很节俭的。

后者速度快,但是库存多,适合车辆多的车队;前者库存小,但是时间长,一般传统的维修厂使用这种方案。

曾几何时,维修还是一门手艺!

比如,发动机缸盖可能会出现沙眼等破损,影响了燃烧室的气密性。

以前,维修师傅会在沙眼上用电焊点上一个焊点,然后用砂纸把平面磨平。

维修经验不足浪费时间

师傅告诉我,一开始经验不足的时候,多点一个焊点,就要磨一下午才能磨平。

而现在,许多人都选择直接换一套新的。发动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气门座圈也有可能会出现磨损,导致气门关闭不严。师傅就会按照上面的方法对气门座圈进行研磨。

由于气门是锥形的,这样研磨后,气门座圈虽然会变大,但是会和气门更加贴合。

更换新气门时也需要对其进行研磨。

曾几何时,维修还是一门手艺!

这个液压杆内圈磨得不圆了,师傅就把内圈磨大以后,放进去一个钢筒,就能继续使用了。

听师傅介绍,有些价值一两千的零件,在这里花两三百就可以修好,能省下不少开支,并且还能够和新零件一样质保三个月。

哪里出了问题? 检测环节不可缺

把发动机拆开,零件坏没坏一眼就能看清

真的是这样的么?

车上,尤其发动机内,有许多零件对精密度的要求是很高的,许多肉眼看不出的变形都有可能导致发动机故障。

曾几何时,维修还是一门手艺!

发动机测功机,顾名思义,用来测量发动机功率的仪器。

连接上发动机,点火之后,发动机的马力数可以在表盘上显示。发动机的连杆到底有没有变形,通过这台仪器就可以检测。

如果确实变形,还可以通过它矫正,如今大部分的维修厂都没有这种仪器,通过肉眼简单判断,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做法。

在他们的工具室里,所有的工具都按照型号分类放好,有专人负责管理,工具用完以后需要归还。这不仅是一种管理模式,更是一种对工作、对行业认真负责的态度。

曾几何时,维修还是一门手艺!

随着用户对维修速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再加上零件供应越来越充足,这种传统的修理方法逐渐变得少见了。

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修理厂坚守着这些手艺。

在这些老师傅的眼里,修车并不是一个体力活,而是一门手艺,是一种学问,它需要你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细细地琢磨。

也许,这种维修方法会被逐渐淘汰,但是这种工匠精神,应该被永远地传承下去。


你身边的维修师傅有怎样的故事?

留言聊聊吧!

点击“了解更多”下载共轨之家APP,

学习更多,解决疑难故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