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战国时期明明赵国境内也有路可以进入秦国,为何六国却傻傻地硬攻函谷关?

天眼观世界


战国时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六国联合攻打函谷关的事情,很多人就是不理解了,为什么六国硬要从函谷关打呢?我们可以看到战国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六国一共攻进函谷关就没有几次,但是为什么六国还要傻傻的从函谷关打呢?就没有别的路了吗?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从东边进入关中,除了函谷关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好的路可以选择了。

战国一开始的时候进入秦国的关中之地,是有几个选择的,一个就是函谷关,其二就是从运城盆地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其三就是翻过秦岭从汉中进入关中,其四就是从武关如关中,其五就是从云中南下入关中。在这里有几个选择是有成功的案列的。

首先就是从运城盆地进入关中,当年吴起占领秦国的河西之地就是这么走的,但是当时最关键的是河东之地在魏国的手里,所以能够控制住山西高原,但是后来秦国占领了河东之地之后,就不可能走这条路了,秦军只要占领山西高原,就算是有千军万马也不怕了,而且还要度过黄河,当时的行军条件来看,大军过黄河是非常困难的。

其二就是翻秦岭了,但是要从巴蜀之地,战国中后期巴蜀之地就已经是秦国的了,一开始在这里也有巴蜀几个国家,而且当时巴蜀的蜀道想要翻过的话,几乎是很难的,后世只有刘邦做到了,三国诸葛亮都没有成功。

其三从武关,这条路可能是除了函谷关最好的选择了。但是首先来说武关不适合大规模行军,而且路程太远了,武关一直在楚国的手里,楚国也是太不争气了。后来刘邦入关中就是走的这条路,不过当时天下大乱,给了刘邦机会,当时战国时代,从这条路几乎是很难的,太窄,只要秦军守住两边就进不来。

其四就是很多人说的从走河套平原,从云中南下入关。这个成功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强大的骑兵,步兵肯定是不行的,路程太远,要越过沙漠。后来的赵武灵王想过这条路,但是没有实施。而且此时的骑兵也不像后来的那么强大,虽然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有了骑兵,但是骑兵这个时候还不是主要的军队力量,一开始就是一个辅助兵种。这个时候也没有马镫,大大减弱了骑兵的战斗力。而且长途奔袭,大规模行军肯定是不可能的,小规模的话对于秦国造不成多大的威胁。到了秦昭襄王的时候还在陕北修了长城,基本上就断绝了六国从这条路走的可能性了。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六国不停的“傻傻的”攻打函谷关了。


中国历史研究所


题目中所谓的【东方六国硬攻函谷关】(其实往往是五国)一共发生了三次,分别发生在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87年和公元前247年,为什么要强调这三次函谷关战役的时间呢?因为在此之前东方六国并没有硬攻函谷关。换言之,在整个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东方六国(五国)有且只有在战国后期才开始硬攻函谷关,在战国中前期并没有。这是就需要结合商鞅变法来看了:


商鞅变法改变战国中后期的东西格局

在公元前350年-前330年,发生了持续整个商鞅变法时期的秦魏西河争夺战,最终秦夺魏之西河(关中平原洛水以东);公元前328年,秦军进一步夺取魏之河东(晋西南)、上郡(陕北),从此彻底改变了秦与东方六国之间的割据形势,形成了一个由关中平原、晋西南平原、崤函古道构成的完整战略地形(见下图)。再加上秦惠文王时期吞并巴蜀,整个秦国的战略形势发生了相对于商鞅变法前天翻地覆的变化。

函谷关后的崤函道相对于上党、洛南的山地更容易通行

在商鞅变法以前,楚国可以从武关道吊打秦国,魏国可以直接在关中平原吊打秦国。但经过商鞅变法期间秦国的主动出击拓张,诸侯们想要打秦国,就必须掂量掂量究竟是通过韩赵领土走上党山地(太行山与太岳山包围起来的一片高原)划算呢?还是通过韩魏领土走函谷关背后的崤函古道划算呢?还是通过楚国领土走洛南山地(伏牛山、熊耳山、秦岭等构成的山区)划算呢。显然都比当年魏国直接在关中平原与秦国开战要费劲地多。而函谷关后面的崤函古道,虽然也很险要,但好歹是一条比上党、洛南的山地河谷更容易通行的河谷通道,往后过了桃林之塞(潼关前身)便能杀入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岂不美哉?

联军形式需要一个居中的集结地

在商鞅变法以前,魏、齐、楚三强任何一家都可以与秦国一对一单打,但在商鞅变法以及秦国领土倍增以后,东方六国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斗得过秦国。那么,联军的形式就必须考虑集合地距离各国腹地都不要太远,那么偏北的上党山地(韩赵领土)、太原盆地(赵国领土),偏南的洛南山地(楚国领土)显然很不适合联军集合,至少对于远来者是不公平的。那么,如此看来,也便只有居中的函谷关更适合作为联军集合后向秦国腹地进发的第一站。

攻破函谷关可以直捣咸阳

秦国的腹地位于关中平原,关中以北与以南的地块完完全全就是秦国半个世纪以来刚刚取得的新领地,一来没有关中平原开发程度好、二来不是秦国军政核心所在地,联军既然搞这么大的声势,自然是“直捣咸阳”的效果更为直接,带来的利益也最大。那么,硬攻函谷关显然要比其他方式更为直接一些。

小结

综上,在商鞅变法以前,魏楚等国攻击秦国确实不走函谷关。但商鞅变法以后,一个秦国的国力逐渐等于东方两三国,并最终达到实力占据天下一半的水平。秦与六国之间逐渐体现为秦国主动东出、东方被动防守的形式,东方六国也便只有以联军的形式才能抵抗秦军。而联军的形式又决定了联军必须在函谷关以东集结、并以秦都咸阳为目标,才能最划算地实现联军的【弱秦】目标。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三次东方五国联军主动伐秦都发生在函谷关下的情形。

觉得本答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还望点赞转发支持

如果您有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如果您喜欢寒鲲的文字,可以点击回答上方的头像关注哦


寒鲲


“傻傻”俩字用得特别好,不过可能稍稍说反了。

先说一点题外话,由于明朝之后,军民之间显著的分离,明清两代民间文化里传播的军事知识是非常“丧心病狂”的,当然,如果要回溯的话,宋代就已经有这个端倪了。

而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古典军事概念”,其实多数出自明清两代发端的传统评书、话本和戏曲等等。

比如两阵对圆,主将单挑,或者主将拿着几百斤的兵刃……乃至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等。

其实在军事科学的意义上,哪怕是古代,“没有攻不下来的险关”,只有综合因素导致的无法完成这一作战目标的情况。

换句话说,合纵的五国伐秦,进攻函谷关,本身并不能说傻,没有打下来,只是因为各种综合因素导致的,而不是说这险关就打不下来。

事实上,就在灭秦战争中,先入关中的刘邦在函谷关设防,项羽也轻松打下来了。

日后控制崤函谷地的潼关险隘,也曾多次被正面攻破。

我们回到问题上来。

那就得先看一下可选的进攻秦国的路径,先借一下楼下的图:

这是赵武灵王规划的平灭林胡、楼烦之后,由北向南的进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秦国在北方对游牧民族是早早就建立了山地城塞防线的。

比如乌氏塞,就是秦孝公之父秦献公流亡回国的入关隘口,有人考证,也就是后世的萧关,那么,赵武灵王的计划有没有可行性呢?

在古义渠国(都城在今甘肃庆阳附近)存在的情况下,这个战略还真有实施的可行性,不过在大量山地、草原地带的行军,也不可能有良好的后勤支持,也就是说,大兵团是肯定走不了的,采取游牧式的长途转场,再在义渠的帮助下夹击突破秦国的北山防线,不过整体来说,是一种战略赌博,毕竟当时山高林密的地理环境,可不像地图一样平坦。

另外就是黄河的渡口,在山西面对陕西的南北向黄河一线,从北到南,知名的渡口就有不少,偏关老牛湾古渡(忻州市偏关县)、西口古渡(忻州市河曲县)、碛口古渡(吕梁市临县)、黑峪口渡(吕梁市兴县)、坪上渡口(吕梁市柳林县)、军渡渡口(吕梁市柳林县)、孟门渡(吕梁市柳林县)、禹门渡(河津市西北,也成龙门渡)、

吴王渡(运城市临猗县吴王村)、蒲津渡(永济市西)、风陵渡(运城市芮城县西南)、大禹渡(运城市芮城县东南)、茅津渡(运城市平陆县茅津村)。

理论上,这些渡口无处不可渡人,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山西北部地区的开发,在战国时代并不充分,也就是人口、城邑稀少,也就意味着,你如果选择山西北部的路线进入陕北,就要面临距离自己后勤基地超远、超长的补给线,而且沿路连可征发的民夫都没多少,擎等着饿死。

而这些渡口的兴旺,恰恰是在宋辽,乃至于明代之后,因为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在春秋战国乃至于秦汉之交,龙门渡,也就是秦国、魏国争夺的“少梁”附近,蒲津渡,在魏国旧都安邑附近的两大渡口,才是最主要的通路,比如韩信灭魏王豹,就是明着走蒲津,暗地经龙门渡过夏阳。

但是,这个地区,恰恰因为人口多,反倒成为防守方的军事基地和后勤基地,轻易也打不下来。

与之类似的就是经南阳盆地从商洛进关中,一路打过去,打不下来嘛。

至于逆长江而上,入巴蜀,经汉中打关中,这个长途跋涉和远征的难度,在当时的后勤情况下,可能也和登月差不多了。

所以,别觉得古人傻,之所以选择那里,可能只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刘三解


战国时期,地处西戎的秦国逐渐崛起,到了战国中后期日益威压函谷关以东六国。合纵连横之士横行各国朝堂之上。一旦合纵派得势,遭受围攻最多的便是强大的秦国。

合众弱而攻一强,这里面的一强即指战国中期的齐国,以指贯穿整个战国中后期崛起的秦国。只是苏秦合纵而围攻齐国取得了挫败强齐的战略目标,可公孙衍等人所组建的对秦合纵联军却屡次战败。这其中既有秦国实力强劲的因素,亦是因为秦国所继承的西周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山东六国联军始终无法攻克关中门户函谷关。

那么问题来了,入侵秦国的交通道路明明不止一条,关东诸国为何紧盯着函谷关不放而不尝试从河套南下突击秦国呢?要知道,后世的匈奴和突厥等草原民族都是走这条通道南侵中原王朝的。甚至在唐朝初年,突厥沿着这条道路,二十万大军直抵武功、泾阳一带,引发了渭水之盟。

其实首要原因就是当时从河套绕道秦国后方存在行路难的问题。河套地区一直到了宋朝西夏年间依然是一片广袤的草原,不同于当下的戈壁滩,那时的草原湿地意味着无路可走。除了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外,军队是很难再四野青绿的地方不迷路的。战国时期并无秦国直道那样雄伟的工程,要想从草原奇袭关中,至少需要数月时间。而当时的草原存在许多被秦国和赵国赶到北方的游牧部族,戎狄环绕,危机四伏,这对于以战车为主的六国军队(赵国胡服骑射之前也以战车为主力)来说,没有机动性无异于自取灭亡。

不仅如此,六国地理位置迥异,三晋距离关中、河套等地较近,而辽东的燕国、山东半岛的齐国、江汉地区的楚国距离太远,粮草补给在路途中的耗损太大,平白无故的会增加了战争的负担。

长途跋涉的绕道草原,还会让秦国的情报体系有更多的时间去刺探有效军情,或半道设伏、或以逸待劳,都可以轻易获得战争的胜利。

另外,山东六国并非铁板一块。对秦战争最为急迫的是面临秦国威胁最大的三晋,而燕国齐国长期同秦国较好,楚国虽是合纵长,但却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利益。另外楚国国内派系林立亦造成外交政治上的弱智特征。

诸侯联军如若前往函谷关,需经过实力较弱的韩国,韩国除了犒劳和开路之外别无怨言。毕竟生怕被秦国吞并的韩国,面对其他诸侯大国同样需要谨小慎微。但如若走草原路线,大国部队通往强大的赵国,显然并不被其所答应,毕竟谁能保证这些国家中没有人想要伺机掠夺自己呢?中世纪十字军打出解放圣城的名义发动十字军东征,到最后竟然演变为搬到掠夺同属基督教的拜占庭,可见将本国利益寄托在他人身上是何等的愚蠢。

综上所述,草原交通不便、行军线路过长、戎狄威胁、行军情报容易泄露以及各国合纵本就各怀心思等原因造成了合纵联军只能叩关函谷。秦国借助强势兵力,常常在利用函谷关耗尽联军耐心和潜力后出关奇袭,一战之下往往溃军千里。最终秦国凭借强大的军势和高速运转的君权体制统一天下,并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之地。


有魔气历史


六国合纵攻秦,都走函谷关并不是六国傻乎乎的,而是攻破函谷关后六国大军可以长驱直入咸阳,沿途再无险关;并且函谷关离各国都近,有利于粮草运输,有利于步骑车兵前进。如果从赵国境内攻入秦国,那是走的北部的九原郡及云中郡,路途遥远不利长途行军,且要渡过黄河天险,攻破秦长城、再攻破离石要塞,最后穿越秦国北部广大的领土,才能直逼咸阳。

秦国四面环山,中间为关中平原,易守难攻,东来之敌首选就是攻破函谷关,然后穿过崤函古道进入关中平原。秦国东南方向有武关,楚国可攻破此关,穿过姚林进入关中平原。秦国南有秦岭,巴蜀二国可翻过秦岭攻击秦国。秦国北有黄河天险加离石要塞,三晋可渡过黄河再从离石要塞进入秦国本土。

从秦国的地理形势看,六国合纵攻秦,只有走函谷关,才是距离最近,易于集结步骑车三军,并且后续粮草易入输送。列国合纵攻秦,也是攻破过函谷关的,最后一次五国攻秦,由楚考烈王为约纵长,春申君为统帅,最终在距离咸阳百里的蕞地被吕不韦率秦军合围,战败而归。

如果各国联军从赵国境内进攻秦国:一是距离太远,各国粮草运输困难;二是赵国不会让各国从赵国借道的,因为联军内部是不团结的;三是渡过黄河不利步骑军三军的行动;四是攻破秦长城、渡黄河、破离石要塞,在秦国境内才途行车,风险远大于直击函谷关。

其时六国合纵攻秦,最佳的办法是各国各从不同的方向进攻秦国,同时从西部策反戎人,再从北部策反匈奴,从西南方向策反巴蜀二国,如此九路大军齐攻,则秦人不战自败也。但是六国内部矛盾重重,并不团结,又相互防备攻击,因此散六虽强,不敌混一之大秦!


大秦铁鹰剑士


大家都知道,战国中后期,秦国开始强大,引起其他六雄的戒心。在公孙衍、苏秦等纵横家的游说下,六国共有五次合众攻秦,除了公元前287年,齐、赵、魏、韩、燕五国联军攻秦因秦主动取消帝号,将前占之温、轵、高平归还魏国,将王公、符逾归还赵国,使得联军主动撤走之外,实际发生对抗的一共为四次。

第一次在公元前318年,在公孙衍倡导下,楚怀王主盟的楚魏韩赵燕五国攻秦之战,第二次在公元前296年,在孟尝君倡导下,齐湣王主盟的齐魏韩三国攻秦之战,第三次为信陵君倡导的魏赵楚韩燕五国攻秦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47年,第四次是公元前241年赵国将军庞煖倡导的赵楚燕魏四国攻秦之战。

四次合众之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战役都是在函谷关或函谷关附近发生的。为啥东方六国的联军一定要选择函谷关作为进攻秦国的通道呢?


函谷关在哪

既然函谷关这么重要,那么函谷关究竟在哪?

据记载,历史上共有三个函谷关:古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秦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始建于西周时期,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南接秦岭,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函谷关。

函谷关是洛阳到长安的必经之地,它东西长7.5公里,沿途绝岸壁立,道路狭窄,“车不分轨,马不并鞍”,易守难攻,可谓“一泥丸而东封函谷”。可以说突破了函谷关,关内的政权基本上也算是完了。春秋的崤之战,发生位置就在函谷关。崤之战后,西秦百年不得出关。由于它在军事上居有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曾有16次大战役在这里发生,而当时秦也是派驻了重兵。


除了函谷关,还有其他选择么?

其实除了从函谷关入秦之外,至少还有三个选择:

一、从运城盆地西渡黄河,进入关中;二、走蜀道越秦岭,从汉中入关中,或越秦岭先进陇西后入关中;三、走武关翻越秦岭,从南阳入关中。


第一,从运城盆地西渡黄河,吴起就曾两度在此攻秦。

公元前409 年,魏文侯以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临晋(即王城,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并筑城。次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今陕西省华县),攻克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并筑城。而秦国只能退守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南)加以防守。

这条通道,表面看正面宽度很大,是最适合进攻关中的。但是黄河在这一段的渡口是很有限的,秦军只需要守住几个渡口即可。而且从这一通道进入关中的前提,是要控制整个山西高原,至少也要控制运城和临汾盆地才行。魏文侯时期有这个条件,所以经此道数次进入关中平原。后来河东被秦军攻陷,这条入关中的捷径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走蜀道越秦岭,从汉中入关中。

楚汉争霸时,韩信就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从蜀道翻越秦岭进入关中地区的陈仓(今宝鸡市东),一举平定 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开始与项羽逐鹿天下。

第三、走武关翻越秦岭,从南阳入关中。

走武关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路程,因为武关行军路程比走函谷关要远很多,另一个是需要分军到函谷关,还要再佯攻函谷关的情况下能够牵制住秦军的主力。

秦末刘邦之所以能从武关先入关中,也是因为当时秦军主力被项羽的军队牵制,才让他捡了漏。

综上所述,入秦的四条道都很难走。首先是函谷关,六国攻不破;河东和巴蜀被秦所占,所以走蜀道越秦岭和从运城盆地过黄河也行不通。

仅存的一个选择就是走武关道,但是当时秦已经将楚的势力赶出大山,楚国只能在今天的南阳平原到襄阳一带苦苦支撑,所以武关并非楚国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此外楚国也不信任其他五国,是不可能同意五国从自己家里过的。

因此,不团结的六国,除了死攻函谷关,没有其他选择了。


趣谈秘闻野史


傻?傻才从赵国北境路线打秦国!除了赵武灵王!

我们先来看看赵武灵王是如何规划的

赵武灵王的规划是:五国军队主力攻打函谷关,吸引秦军注意,赵国精锐军团从包头,云中,九原一带度过黄河,然后集结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像一把匕首一样直接从北面经过陕北高原在十几天内突袭秦国都城咸阳。

这个规划要成功得有两个前提,第一:要有强大迅速且有纪律的骑兵。第二:秦国不能知道,或者说知道了也来不及作出应对。

为什么秦国不能知道呢?因为这条路太难走了,不是赵武灵王这种天生冒险激进分子和赵国强大的精锐骑兵支持,谁都不敢这么玩。

这条路线上要经过的地方是陕北高原,现在的榆林市和延安市,还有关中与陕北的交界处铜川市。陕北高原基本不用布防,沟壑遍地,戈壁纵横,气候非常干旱,基本走过来就够人受了,而且那地方当时还生活着诸多蛮族。

这种地形根本不适合骑兵大规模机动,但是不用骑兵,两座肉眼能看见,对话能听见的山头你走一天都到不了,这种突袭情况下就别提后勤保障了。

而越过了陕北才是真正的考验,我手边正好有一本记载关中金锁关的书,从这部书上,可以看出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小城市在拱卫关中的作用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以上两图是位于陕西中部小城铜川市的一个关隘金锁关的地形图,如果要从陕北进入关中,无论你来自甘肃还是内蒙,都必须从这里过,这里两个最窄的山口之间仅仅几十米,古代关城尚在的时候,其险要可想而知。秦军只要将关城关闭,任凭后勤就可以将来袭敌军消灭。

这座号称“榆塞秦关咽喉要地”的金锁关仅仅是从陕北通往西安咸阳等地的上诸多关隘的一个,仅像金锁关那样的峡谷路段在铜川市就有十几公里,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拱卫长安在后面的险地上修建了要塞仁智宫(后更名玉华宫),再往南,还有后世长安驻军的大本营耀州,可以说一路上尽是艰难险阻。

在这条路上玩突袭,只能成功,一旦失败,肯定全军覆没。

所以,这种大开脑洞的突袭,只有赵武灵王这种军事天才敢于规划,但后来,就算是赵武灵王,依然没敢实施,那么对比之下,其他人还是脸撞函谷关比较划算,最起码输了还能跑。


扣毛


这问题很好回答,为啥日本不过黄河打陕北?

因为黄河不好过啊,连日本人都过不了,更别说2000年前的战国人了

黄河由黄土高原进入中原平原,刚好是中国第二阶梯进入第三阶梯。海拔由2000多米降低到200多米,黄河落差大、水流湍急,并不适合大型船舶过河。

要过也只能用这种小船过,日本人也是有打算过河的。

这种小船目测能搭20人,过10万大军需要5000艘?!

纳尼!要5000艘?就算反复运载,一艘船跑10趟,也需要500艘吧?10万大军在山西造500艘小船,这就是日本人不过黄河的原因。

说回战国,那就是10万大军在赵国造船。造500艘小船,秦军会眼看着无动於衷吗?

秦军在变法前,在函谷关还在魏国手里的时候,就能通过黄河攻打东岸了。参考秦献公的石门之战。

就算秦军不过河,六国联军过河的时候遇到秦军射箭···那也受不了


铯媒体


关东六国攻秦确实可以不经过函谷关,当时除了从函谷道入秦之外,至少还有三个选择,并且在历史上都有成功的案例。

第一、从运城盆地西渡黄河,进入关中;

第二、走蜀道翻越秦岭,从汉中入关中;

第三、走武关翻越秦岭,从南阳入关中;

逐个来分析可行性


第一、从运城盆地西渡黄河,当年魏文侯就是这么干的!

公元前409 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随后吴起两度攻秦,将秦军打到洛水以西不敢迎战。

这条通道,表面看正面宽度很大,是最适合进攻关中的。但是黄河在这一段的渡口是很有限的,秦军只需要守住几个渡口即可。而且从这一通道进入关中的前提,是要控制整个山西高原,至少也要控制运城和临汾盆地才行。魏文侯时期有这个条件,所以经此道数次进入关中平原。后来河东被秦军攻陷,这条入关中的捷径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走蜀道翻越秦岭,从汉中入关中。这个成功案例是刘邦。即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后来的诸葛亮也是此路数,只不过没有成功。不过当时巴蜀之地已经被秦国攻陷,此路也不通。

第三、走武关翻越秦岭,从南阳入关中。后来的刘邦就是这么干的!

走武关道也是一个选择。但是走这条路比较麻烦,因为行军路程太长了(比走函谷关要远很多)。所以走此道,必须要有一定的兵力在函谷关牵制住秦军的主力部队。否则关东六国很难攻克武关。后来刘邦走武关先行入关中,也是借着秦军主力被项羽牵制,他捡了个便宜罢了。所以这条道可以作为备选路线,供关东六国在函谷关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在此地佯攻分散秦军的兵力。


综上所述,入秦的四条道都很难走。首先是函谷关,六国攻不破;河东和巴蜀被秦所占,此两路不通。仅存的一个选择就是走武关道,但是当时占据南阳盆地的楚国又不争气,单挑打不赢秦国(楚国是不可能同意五国从自己家里过的)。因此等于六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秦军养精蓄锐出函谷烧杀劫掠,打了败仗之后就退回去凭坚固守,拿它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后来赵武灵王横空出世,他的军事改革将赵军由传统的步兵和车兵变为骑兵。经此一改,赵军有了远距离奔袭作战的能力。于是赵武灵王破天荒的想出了一条绕过函谷关,从云中迂回灭秦的路线。这个想法在当时来看是极具有想象力的。如果赵武灵王不死的话,他的成功几率并不小。

备注:赵武灵王的策略是率骑兵由云中南下陕北,当时的陕北还不像现在这副模样,环境还不算太差。由于骑兵行军速度快,可以做到速战速决,就算拿不下咸阳,撤退往回跑也能比较从容。至于说后勤,不管打什么仗,后勤都是大问题。从别的关隘进攻,一样有很大的后勤负担。



不过平心而论,赵武灵王这个想法也有几个问题。首先是赵军的奇袭能力虽然不错,但是未必就能够杀伤秦军的有生力量。因为战国后期的战争,其实并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关键是能不能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也就是能不能多杀敌的问题。如果秦军保存实力,即使赵军偷袭了咸阳,也不可能把秦国连根拔起。顶多就是让秦国人难受一段时间,缓解一下秦国对六国的压力。(就像匈奴对汉朝的侵袭一样)

因此就常理而言,赵武灵王的这种战术就类似于现在的斩首行动,偷袭秦国可取,但想灭掉秦国则很难。后来燕国攻齐时,乐毅占了齐国七十多城,齐国全境大部沦陷,仅存两座城池还在抵抗,结果还是让齐国顺利翻盘了。这也说明在那个时代,想靠奇袭灭国,而且还是大国,成功率不高。(并且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一个朝代或者大国因为被斩首了,然后整个政权就没了的案例)

后来秦昭襄王还在陕北修了一道长城,等于把赵国从云中奇袭的路线给堵住了,断了赵国奇袭的可能性。

其次,长途奔袭的可变因素太多,对统帅的要求也很高。赵武灵王是的能力自然没问题,但是赵国其它的将领未必就有这个水平了。通观赵国历史,有长途奔袭能力的统帅级大将,也就是后来的李牧了。如果赵武灵王去世,他的这个迂回包抄的想法肯定要被无限期搁置。因为没有合适的统帅人选。(后来也确实被搁置了)

第三,最最关键的一点。六国之间一点都不团结!站在我们后世角度来看,秦国是六国唯一的威胁。但是以当时的角度看,其实六国之中的任意一国也把其它五国当作竞争对手。这六国之间的关系,说句难听的,属于典型的狗咬狗,一嘴毛。

比如说赵国和秦国长平之战时,秦赵双方都打的要崩盘了。最外行的战略家都明白,秦国和赵国互殴时,其它五国只要在秦国的补给线上捅一刀,秦军立马会全线崩盘。但是五国就是没有一家去干这个事,因为五国君主都不希望赵国和秦国能完胜对方,都在翘首企盼秦、赵杀个两败俱伤,他们再去捡便宜。这就说明在五国的眼里,秦国是一号威胁,赵国是二号威胁。这一对大小魔王都不是好东西。然而结果让所有人都傻眼了,大家都没有想到赵国会败的那么的惨。

后来秦国企图灭赵,发动邯郸之战后,其它几国才觉醒过来,认为还是要救赵国。因此在信陵君的操作下,魏军首先赶到战场,紧接着楚国的援军赶到。魏、楚联军乘秦军围攻邯郸之际,对着秦军的背后一顿猛攻,杀得秦军丢盔弃甲。韩军和赵军的加入,这四国组成了四国联军对秦军一顿狂揍,将秦国在河南、河东的势力基本上扫清了。秦军死伤三十万,退守函谷关,不敢迎战。从秦惠文王开始侵蚀的六国领土,损失了一大半。




这个时候如果四国联军加把劲,秦国肯定更加的难受。然而关东六国就是这么搞笑!四国联军在破秦后,迅速开始内讧。首先是魏军临阵反水,从前线调回偷袭韩国;楚国看到魏国反水,它也立马反水,派兵去打魏国,结果就是楚、魏联盟破裂,相互再也不信任。而韩国和赵国对魏国也是很提防,不敢信任魏国。(魏国在打退秦军后,在四年之内把齐国、燕国和韩国打了一个遍,小小的中兴了一把。成功的把诸侯对秦国的仇恨吸引到它的身上了)

由此也看得出来,秦能灭六国,除了秦国自身强大之外,六国之间那种狗咬狗,一嘴毛的塑料姐妹花关系也是秦国能吊打六国的关键因素之一。

备注:六国之所以要齐集于函谷关,主要原因就是相互不信任。与秦国接壤的赵国和楚国不会允许大批别国军队深入本国腹地。所以关东六国想要集结起来合力抗秦,只能到周天子所在的洛阳集结,因为这是周天子的地盘。然后从洛阳向西进发,先攻破函谷关后,再一步一步的来。


总的来说,关东六国在战果后期与秦死磕于函谷关,无非就是三个原因:

第一、关中乃四塞之地,秦灭了巴蜀,并在陕北构筑长城,六国很难从别的地方绕道进入秦境。函谷关是当时最近,也是最利于后勤供应的一条路。走其它的路线,补给线太长,其实没有函谷关方便。

第二、六国之间不团结。山东六国想要联合抗秦,大队人马不论是在河东突破黄河防线,还是转道楚国翻越秦岭,都要经过赵国和楚国的腹地。赵和楚不信任其它四国,唯有函谷关东面的洛阳(周天子辖地)是一块中立区,比较好协调六国军队。如果关东六国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吊打秦国,不需要死磕函谷关,但关键六国没有统一的指挥,那就只能在函谷关想办法了。

第三、归根到底,六国的实力不如秦国。战国早期的魏国,实力强盛,直接从黄河就能西渡关中,打的秦军哭爹喊娘。那个时候的函谷关毛用都没有。战国后期,六国的实力都不如秦国。所谓的六国合力伐秦,其实就是仗着人多壮胆子。六国自己心里都很清楚,伐秦只是个幌子,为自己争取利益才是关键。比如信陵君死后,五国伐秦不利(齐国没去),联军统帅立刻调转枪口对准齐国,把齐国杀的是莫名其妙。这说明六国君主心里都很清楚,灭秦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联合伐秦只是一个幌子,为自己苟延残喘续命罢了。


尾声:其实在第五次合纵攻秦之战时,关东联军就改变了战术,放弃攻打函谷关的计划,采用当年魏国的办法,就是西渡黄河,直接攻秦的河西之地。结果联军中的楚国战败,其它四国瞬间瓦解,不战自溃。因此所谓的秦国固守函谷关,六国拿它没办法,只是给失败找一个借口罢了。伐秦不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六国联军同床异梦,协同不力。这个关键问题不能解决掉,哪怕秦国没有函谷关,六国也不是秦国的对手。


Mer86


这么说吧,看一下秦国的地形,你就可以明白了。在古代,山水是天然屏障。秦国四面环山,拥有广阔的纵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攻进去绝对不容易,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不论古今,打仗靠的是一套综合的系统,包括兵源素质,军队数量,后勤保障,朝廷运转等等。只能从函谷关进兵,是有特殊原因的。古代打仗,后勤保障是极大的问题,如果大部队远途奔袭,后勤跟不上,很容易被敌军困死。但如果是小部队骚扰,又容易被歼灭。六国合纵,既然合作,就要找一个共同点来调配兵力和物资,这样才有更大把握打败秦国。函谷关明显是最好的选择。列国合纵,也攻进过函谷关,说明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函谷关是可行的。另外,北方的赵国也联系过少数民族攻打过秦国,楚国也从商於之地进攻过秦国。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了。



另外,还有一个政治层面的考虑,那就是大国都希望小国在前面抵挡秦国锐士,自己完成收割和抢地盘。六国合纵,也仅仅是利益上的关系,楚国齐国赵国肯定希望韩国和魏国在前面当马前卒。选择函谷关正好也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