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摄影初学者追求“大虚化”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柳侍墨


我刚接触摄影的时候,就是被单反拍摄出的大虚化效果给迷惑了,觉得单反真棒,这种大虚化才叫摄影。


而且也有人会一脸羡慕的对你的大虚化作品,表扬有加,这照片拍得真好,主体突出,并且还一定要问这背景模糊是怎么拍摄出来的?那时候被赞的,真是心里开花。虚荣到都不好意思说这是相机自己拍出的背景模糊。

时过境迁,一回首已经快小十年了,那时候,单反相机在我们这小城市还是新鲜东西,更多的摄影作品都是卡片机的杰作。但我确实是因为大虚化才上了摄影这条船的。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是因为大虚化才开始喜欢上摄影的,当时,我也很长一段时间痴迷于大虚化作品的创作。最早用的定焦头就是50定小痰盂,记得,那时候不管拍什么,一定都是1.8的光圈,生怕虚化不够,拍出的照片从来不考虑需不需要背景。其实,现在看看那时候的自己,是很滑稽和可笑的。不知道,其他摄友,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后来慢慢的深入到摄影的学习中,我才发现摄影哪里是只有大虚化这么单调,摄影简直是浩瀚的大海。所以,现在来看摄影初学者追求“大虚化”好不好的话题,我觉得只要不偏执,不钻牛角尖似的盯着一个点不放的话,这也无可厚非。因为随着摄影学习的深入,我们自然会明白,要根据画面的需求去设定实与虚,要通过光圈、快门、感光度的配合,去实现画面的准确曝光;什么情况下用大虚化的方式剥离前后景的杂乱,凸显主体,才最合适。

对我而言“大虚化”就是师傅,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我还是要感谢“大虚化”的。


陌上小麋鹿


在摄影艺术中,“虚化”是摄影师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比如背景比较复杂,影响主体元素的表达,就要运用大光圈对背景进行虚化,从而增强视觉冲击力。

对于初学摄影者,一味地去追求“大虚化”效果是不好的现象,我觉得应该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虚化的程度,该虚化才虚化,该清楚就得拍清楚。虚实结合,表现出画面的节奏韵律美,才是初学者所追求的。

因为初学者对背景的虚化效果非常入迷,包括我自己也是,刚开始看到那些摄影前辈们拍的照片,背景虚化得非常漂亮, 还有各种各样的光斑。所以,当初我也去买了一枚小痰盂镜头,以为大光圈就能拍出很漂亮的虚化效果。但结果不是,刚买回来小痰盂,就拍了一段时间的大虚化,糟糕的是,由于光圈开得太大,连拍摄的主体拍出来都是虚的,这就是追求大虚化的结果。

所以,在初学摄影的时候,还是最好先追求拍清晰,把基本功练扎实,比如合理曝光,光圈、感光、快门安全组合,光影的运用等等。当然不是就运用虚化方式去拍摄,只是要适当去追求虚化,该虚则虚,该实则实。

“脑摄狼图事界”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与大家共同学习摄影,敬请关注,欢迎留言讨论。


脑摄狼图事界


“大虚化”,也就是小景深,通过虚实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体,但是不是需要“大虚化”完全是从拍摄内容来出发。

“大虚化”适合人像、花卉等,但初学者并不会只拍这一种题材吧?如果只是人像、花卉题材也并不是所有适合用“大虚化”。

“大虚化”不只是通过虚实对比来突出主体,有时还是因为背景杂乱,可以通过“大虚化”把背景虚化掉。

如果背景挺漂亮的,全部“大虚化”了是不是有些浪费?!

有时候的“大虚化”是不得及而为之,像拍鸟,需要很快的快门速度,是不是要开很大光圈?开大光圈的时候“大虚化”就来了。

但“大虚化”并不是适合所有题材,比如风光的时候就需要小光圈大景深,实现远近都清晰的目的。

不管初学者还是资深者,“大虚化”只是其中一个表现手法,在实际拍摄中,一定是根据需要来确定景深的大小。形式的多样化,才会丰富作品的多样性。

尽量尝试更多的表现手法吧。


南方之南


先说定论:摄影者只追求大光圈虚化不是好事,不过题主问的是初学者,那我觉得一个初学者拍摄大光圈不是什么坏事

我们都知道虚化背景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摄影是一个做减法的艺术,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总想把所有看到的美景都记录在一张照片里,而这往往很难出好的作品,也随即的容易心理受到不好的影响,大光圈的作用就在于在初学摄影时利用大光圈突出主体的性质,更容易拍出不错的照片。

在接下来的进阶过程中慢慢会发现一味追求大光圈虚化背景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慢慢会想着如何在小光圈的拍摄中也能出好的作品。


有趣的小巷


摄影当中一直追求虚化不算是个好习惯。比如空气切割机,刀锐奶化之类的等等。因为说到底虚化只是一种手段就像是工具一样。只有需不需要没有必不必要的说法。我们肯定也听过无脑虚化这类词,虚化可以剥离背景干扰,平缓过渡。增加空间景深立体感,突出拍摄主体这样的作用,但是问题也来了,背景一直都是没用的吗。当然不是,好的照片,背景是可以烘托主题的,让主体上升到更高的境界层次去。这会考验摄影师的背景选择能力。镜头语言。甚至还有人生经验。可以说是通往大师之路的钥匙。如果我们一来什么也不管,都给虚化掉了。长此以往你的摄影也就麻木了。因为你丧失了摄影师或者艺术工作者的思考能力。我们也可以来打个比喻。假使在你面前是一位女孩做主体。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如果她站在一面白墙下面。那么这张照片多半要糟糕了。因为人们容易在视觉上混淆白墙和白色的衣服也就达不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了。那么黑色衣服呢,其实也不行。因为只是存粹的白墙并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给观众帮助表达主体的更多内容。那么背景如果换成大海。这个时候看起来开始让人感觉到了故事性了。这个女孩在海边。如果天也是蔚蓝色的。那么一个在海边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在带上一顶遮阳帽的话,这应该是一个美妙的故事。


自在的爱255


对于虚化的追求~很多人都曾有一段时间追求过~但到了一定的时段后~越来越发现~照片虚化并不一定是好片,还要看场地景色的具体情况而定~很漂亮开阔的大风景作为背景时~应该拍实焦才有感撼力~只有在背景杂乱无章时虚化才有意义~而且也不要过度虚化到看完全分不清内容~应该是淡淡的模糊~朦朦胧胧~似有似无~若即若离~所谓的朦胧美~其实是还能分辨出内容~这样主体与陪景才是融合一体的~这种片子比那些一味的超大光圈把背景完全拍没了的片子耐看多了~而且我个人也早就走过了那段追求大光圈虚化的阶段~基本上过度虚化的片子~看一眼就没第二眼兴趣了~


潇湘书生剑


虚化可以突出主题


玉龙行摄


不好。一味的追求大虚化,只会让自己的技术停留在初级阶段。虚化有一定的好处,但最佳运用是虚化的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作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虚化的目的恰在于此,突出重点,减少背景,对主体的干扰,提升美感。但有的照片,背景也需要有一定的呈现和交代,所以不可过于虚化。所以初学者应该尝试不同光圈带来的不同虚化效果,然后就可以应对自如,既可以虚化,又可以把握虚化的程度。


小帅行摄天下



手机用户4363584821


大虚化拍摄出来的效果还是非常迷人的。新入手的爱好者从自身喜爱的相片拍摄方式入手也是非常好的,多看别人的照片各种拍摄方式都有自身的优势。一段时间后就能有自己的风格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