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教會你認識自己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教會你認識自己

1788年2月22日,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誕生。哲學,看似高冷,實則溫暖心靈。它不是“無用之學”,也並不空洞遙遠,它就在你身邊,教會你認識自己。

生命是什麼?叔本華說:

沒有人生活在過去,也沒有人生活在未來,現在是生命確實佔有的唯一形態。

我們要儘可能地把每一天過得稱心滿意,它是我們實際上擁有的唯一時間。

給自己留點時間去了解生命,不要只顧著埋頭向前衝,要知道衝到最後面對的只有死亡,別無其他,所以看看路上的風景,給自己多留一些值得回顧的往昔,讓整個旅途變得豐滿起來,人生應是一段奇妙之旅,而不是一次漫長的苦行。

人生是什麼?叔本華說:

這個世界不會凡事有求必應,這應是年輕人走向成熟的第一個認識。

世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們只是一個旋轉的齒輪,如果想走到自己想去的位置,只有靠自己,而不是等待世界降臨恩澤。

如果你不滿意現狀,那麼就拋卻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把工作具體地落實到你未達到目標而要做的點點滴滴上,尤其不要把失望、心灰意懶歸結到別人的身上。

這個世界並不虧欠你什麼,能為你帶來福音的只有自己。

幸福是什麼?叔本華說:

自己就是自我世界的全部,自給自足,這就是幸福最主要的品質。

很多時候,幸福就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一種“幻覺”,這種“幻覺”是別人無法給予的。很多時候,幸福就是路過一家音像店恰巧裡面響起一首久違的老歌,幸福就是週末的時候騎著自行車到海邊吹吹風,幸福就是早上醒來第一眼看到自己愛的那個人。

這些幸福的感覺都源於內心,源於自我滿足。

什麼是人性的弱點?叔本華說:

如果一個人看不到自己,就會特別在意別人如何看自己。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太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其實別人的眼光真的沒那麼重要,可以說它造成的影響幾乎微不足道,它與我們是否幸福並沒有直接聯繫。只要能夠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寧靜,只要可以感受到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就是最簡單的幸福。

時間是什麼?叔本華說:

時間是良藥,它會撫平傷口,它會創造奇蹟,它也會證明你所做的一切意義何在。今天的努力明天未必會得到回報,昨天的聲名鵲起到了今天或許就曇花一現。

往事如煙,你不必去糾結付出與收穫,昨日如雲,你也不必斤斤計較微不足道的得失,時間告訴我們凡事不要著急,慢慢走在路上不是一件難事,在意義後面不停地追問不會得到答案,答案只能等待。

我們會越來越頻繁地感慨,“時間過得好快啊”,沒錯,時間都不會讓你察覺到。如果你已經意識到這一點,那麼就開始仔細過好接下來的每一天,因為明天總比今天過得要快那麼一點點。

真理是什麼?叔本華說:

所有的真理都要經過三個階段:首先,受到嘲笑;然後,遭到激烈的反對;最後,被理所當然地接受。

尋求真理和認識自我是兩件並行不悖的事,很多人一直試圖瞭解自己,但是偏偏無視探尋真理的必要。其實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你會認識自己,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你也會發現真理。

友誼是什麼?叔本華說:

如果你還在尋找那個和你心靈完全契合的人,實際上這只是徒勞無功的事罷了。你會發現,儘管人們彼此間保持協調一致,但仍會習慣性地保持距離,或者仍會產生一種偶然的衝突。

差異的存在本來就是無可厚非的事實。你能夠做的只是隨時準備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靠情緒做事而要儘量憑藉理智。將你的情緒調到常溫,以一種溫和的姿態待人接物,從而消除或者弱化隨時都可能出現的矛盾。

疏遠和長期分離總是會損害友誼,那些我們長久不見的朋友即便是生死之交,即便是青梅竹馬,即便是紅顏知己,即便是情同手足,感情也經不住時間的折磨。時過境遷,所有的牽掛都將會淡化,所有的感情都將會因為距離而拉遠變細,最終成為一種縈繞在我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情懷,一個概念,變得越來越抽象。

作為無可奈何無力拯救的東西,我們可以做的就是保持一種清晰的認知承認它的存在,然後不妨給遠方的他們寫一封信,打一個電話。

什麼是人的價值?叔本華說:

如果我們的存在是否具有價值需要依靠別人來評定,我們的生命就是可悲的。

確信自己價值的人,能在痛苦中安詳地坐下來,而如無此確信,他便會陷入悲觀失望之中;雖然他沒有各種享受,沒有歡樂,沒有朋友,他能相信他自己,依賴自己;活生生地意識到這個優點,給我們極大的安慰;寧要這一安慰,也不要塵世其他的一切幸福。

與此相反,世界上任何東西都解救不了一個自認為毫無價值的人。

什麼是獨立的思考?叔本華說:

大腦安全地盤踞於人體的最高層,在那兒過著一種相對自足獨立的生活。不過可惜的是,人們往往忽略它的存在,忘記給其提供理所應當的原料。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喪失了原本具有的天賦,越來越多的人遺忘了自己的本能,從冷靜剋制到寂靜敏銳,一點點喪失了引以為豪的閃光點。

所以在你忙碌得快要忘記自己的時候,不要忘了你還有義務為自己的大腦提供一個富裕的環境,讓它過上一種純粹的理智生活。這既是一種拯救,又是一種迴歸。

如何面對苦難?叔本華說:

牢記困境,時刻保持謹慎與容忍;牢記順境,時刻保持謙虛、恭敬;牢記歡樂,時刻保持感知美好的敏感;牢記難過,不放棄一個讓自己開懷的時刻。

人不會一直處在同樣的環境之中,環境不是為了折磨我們,而是為了教導我們,讓我們牢記做人的本分,學會如何面對不同的境遇,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如何擁有更多?叔本華說:

我們常常不去想自己擁有的東西,卻對得不到的東西念念不忘。

我們應該等待,直到需要與匱乏自行宣告,而不是去尋找它們。

如何處世?叔本華說:

寬以待人是一種能力,它可以通過後天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而習得。這種能力可以有力地阻止我們做出放肆的行為、說出不羈的言語,從而使我們在和人交往時不至於因為性格差異等不可調和的因素而產生難以化解的矛盾。

世界上沒有解不開的亂麻,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之道往往都解釋成寬容二字,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如何與人交往?叔本華說:

世界上並沒有什麼可以一眼看穿的東西,人其實是一種簡單的動物,但人心往往是複雜的,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簡單到被人一眼就看出其性格特點、弱點缺陷。所以不要急著對他人下結論,無論這個結論是好的還是壞的。當然,對一個新結識的人寄予過高讚譽,如果自己最後對其感到失望,那麼受到的傷害要更大一些。所有的關鍵點都體現在細節處,不是斤斤計較,而是生活為我們展現的觀察一個人的絕佳視角。

當然在最後我們也可以獲得一點教訓——不要嘗試掩飾弱點偽裝事實,因為在我們察覺不到的地方會有人在細心觀察,而且這些被掩飾的東西隨時會在更大的問題上暴露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