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歷史上的騎士都有哪些裝備?

dingyongkang


西歐騎士的裝備,一直以來都是軍迷們感興趣的話題,那今天我們就來侃一侃那些年騎士們用過的裝備。

作為一名騎士,首先你要明確自己的身份,和普通的小兵不一樣,你是一名堂堂正正的貴族,而且一般來說都是受過很好的武術訓練,所以你需要一些能配得上身份的裝備。不過歐洲騎士的裝備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這裡我們主要說一下十字軍東征時期和文藝復興前期的其實裝備。

十字軍東征時期

在這個時期,作為一名經濟狀況較為良好的騎士,你已經有很多種武器可以挑選了。不過最配得上身份的武器還是騎士劍。

騎士劍有很多個型號,根據護手、劍形可以劃分成好幾個類別。其中有單手的也有雙手的,一些特別富裕的騎士還會在劍柄上鑲嵌寶石以示身份的顯貴。

除了騎士劍,你還可以選擇長劍,這是一種單手雙手混合使用的劍,相比於騎士劍,長劍的價格比較低廉,通常都是其實的衛隊才會使用。

除了劍,騎士還會使用長矛,這種長兵器在騎士衝鋒時可以帶來極強的殺傷力。在距離上,長矛相比劍有一定的優勢,而且價格便宜。

腰刀/匕首也是騎士必備的武器之一,在很多危急關頭,短刀和匕首都可拯救騎士的命或者幫助騎士解決問題。

狼牙棒或者釘頭錘也是騎士們喜歡的武器,這種武器對於技術含量要求不高,而且殺傷力極強,價格也非常低廉,可以使很好的選擇。

大斧也是騎士們會選擇的裝備之一,其既具有鈍器的打砸能力,也有利器的劈砍能力,可以說是一種力量型多功能武器。

在遠程方面,騎士們會青睞於手拉弩,這種武器便於攜帶,而精準度高,還可以突破鎖子甲的保護。

除了進攻武器,騎士們還需要一套鎖子甲、鐵盔和一支盾牌來防禦。

文藝復興早期

文藝復興早期的歐洲,冷兵器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因此騎士們可以裝備的武器也就更多了。(十字軍時代的武器都有沿用)


首先是巨劍,巨劍在這個時期成為了騎士們眼中最講究技術含量的武器,巨劍既不失劍的優雅和高貴,還可以劈砍砸擊重甲,威力非常巨大,因此備受青睞。

然後是雙手劍,區別於巨劍,雙手劍在劍身的底端還有一處可以抓握的地方,根據不同的揮舞套路,雙手劍可以應對遠近各路敵人。

再就是闊劍,其實闊劍在十字軍時代就已經出現,但真正在騎士手中發揚光大還是在文藝復興時代,這種寬刃的單手兵器,兼具了砍刀的特點,是不錯的輔助裝備。

然後是圓月砍刀,這種頭重腳輕的砍刀,很好的符合了人類劈砍時刀的受力設計,在英法百年戰爭中,法國騎士曾多次使用這種武器。

當然,利器裡面除了大型的刀劍,還有書生氣息很重的細劍,這種劍雖然不利於劈砍,但是穿刺能力極強,而且還有一招挑人的必殺技,是很好的輔助兵器。

說了短兵利器,再說說鈍器,首先是戰錘,一頭是今天的錘子,另一頭是一個鐵鉤,可以擊穿人的頭骨。

另外還有枷鏈,利用繩索做圓周運動產生的動能,迅速的擊碎敵人的骨頭來擊殺或者擊傷敵人。

戰斧,是一種斧刃下端特別長的斧子,雙手使用,在指環王中矮人金礫使用的就是戰斧。

雙刃斧,這個想必不用多說了。

大錘,除了個別力氣特大的,一般很少有人用這種東西。

然後是長兵,除了長矛,騎士們還熱衷於長柄戰錘、長戟和鉤鐮槍。

遠兵有絞盤弩和拉桿弩。

甲冑方面,鎖子甲已經升級成鎖鏈甲,上面帶有甲片。在高級一點就是板條甲,這種盔甲的保養費用已經是一個一般騎士那一負擔得起的了。最高級的就是全身板甲,騎士靠自己很難負擔得起,一般是需要大貴族資助,或者是皇室成立衛隊時統一分發。


火器工坊


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發展、衰亡的過程,曾經顯赫一時的騎士也不例外。騎士的裝備是身份的象徵,好的裝備價格昂貴,具有很高的辨識性。它們到底有些什麼呢?

馬匹

騎士第一裝備是“馬”,沒有馬匹,何談騎士?圍繞著馬,還有各種配馬的器械,比如馬鞍、馬鐙、馬甲以及金屬裝飾品。

歐洲原產的馬體型較小,並不適合作為戰馬,人們引進原產非洲和中亞的馬種進行培育。後來,歐洲人終於孕育出體長超過170釐米的馬匹,它們能夠馱起170公斤的重量,在16世紀甚至要承受220公斤。

從最基礎的實用角度看,騎士離不開1匹能承重的馬匹,只有強壯的馬才能承受騎士和武器的重量。中世紀的歐洲騎士,騎著劣馬或者沒馬參戰,是要被人恥笑的。有錢的騎士還會養“儀仗馬”,這種馬不僅會按規定的步伐行走,而且能夠負重。

可以說,馬匹是騎士的第一裝備,騎士會像老朋友一樣跟它說話,而馬的表現會帶給他力量和威嚴。

長槍

騎士持槍衝鋒,是體現騎士勇氣的經典場景,長槍可謂是騎士標配武器。

長槍分為2種:一種是輕長槍,有3種功用,像標槍一樣投擲、像長劍一樣刺殺、像魚叉一樣近距絕殺。另一種是重長槍,11世紀後期成為主流,用可吸收衝擊力的蘋果樹、冷杉等木材製作,利用人馬一體的衝力攻殺敵人。

我們重點來看看重長槍,槍長約在3米左右,重量有2-5公斤。騎士同右手握住長槍的後端,發動攻擊之前右手到槍尖的距離佔到長槍總長的3/4以上,利用馬鐙將身體緊緊固定在馬鞍上,進而發動極具殺傷力的攻擊。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劍一直被認為是高品性的武器,不像弓弩被視為“暗箭傷人”,騎士的劍更有靈性。

中世紀的騎士是上帝的代言者,他們肩負著保衛教會和弱者的神聖職責,手中的劍就是“正義之劍”。騎士們都希望得到1把好劍,能夠長久使用並傳給後代子孫,甚至騎士冊封儀式上還會為它起名。

騎士們使用的劍分為2種,一種是長劍,像著名的“諾曼劍”,長約1米、重2公斤,劍身的寬度為7-9釐米,主要作用是砍人;另一種是短劍,這種劍又輕又短,就像加長的匕首,主要作用是刺殺。

盾牌

盾牌能夠擋住箭矢,還能近戰護身,它也是騎士的重要裝備之一。

中世紀初期的盾牌,一般為圓形或者橢圓形,直徑為80-90釐米,厚度約為0.8-1.2釐米,採用皮面木板組合,內側的正中間裝有手把。

12世紀,“諾曼盾”受到騎士們的喜愛,這種盾牌上半部分弧形、下半部分是“尖下巴”,整體很修長。騎士拿著它上戰場,儘管高度不足1米,但足足能夠保護半個身子。

隨著盔甲工藝的發展,後來的騎士們就開始使用直徑30釐米左右的“小圓盾”或“小方盾”,原因是騎士的雙腳得到鋼板的保護,盾牌就不用這麼大了。

盔甲

盔甲包括頭盔、鎧甲,頭盔保護腦袋、鎧甲保護身體,都是戰場上重要的防具。

騎士早期的時候,使用的是“青銅頭盔”,一個大鐵籠蓋住頭部,只有眼睛的位置留有2個孔。11-12世紀的時候,“諾曼頭盔”開始流行,它主要是用鉚釘固定鐵條打造,呈橢圓形、圓錐形,裝有可開啟的鼻翼。後來還產生“雀嘴盔”“蛤蟆頭”等品種的頭盔。

而騎士的鎧甲,最早的時候是“鱗甲”,就是將金屬片一片片縫起來。一直到12世紀,“鎖子甲”才普遍出現在騎士身上,鎖子甲是由眾多的小鐵環串聯而成,優點是能都抵禦刀劍的攻擊,缺點是容易被手斧、長槍、箭頭所破。再後來,“板甲”橫空出世,它能夠有效抵禦強弩的攻擊,還能裝備到全身各個部位。

中世紀的騎士有哪些裝備呢?真的非常多,上面介紹最具代表性的馬匹、長槍、劍、盾牌、盔甲,其實還有很多……

其他的常見物件,不妨列一下名字,大家在影視劇裡會經常看到,戰斧、錘矛、雙節棍、大錘甚至棍棒。騎士有時候也會使用弓弩,但比較罕見,因為崇尚勇氣的他們,要樹立威武高達的形象,使用弓弩被視為下作。

對於騎士的裝備,本文就大體介紹到此,你還有什麼經典的武器要說嗎?請寫下哪些武器……


子屠龍


著名戰略史研究家鈕先鍾在《西方戰略思想史》中曾對中世紀的騎士作戰有過這樣一段著名論述:

“騎士之間的戰鬥,與後世的裝甲戰鬥或海軍戰鬥非常類似。勝負的決定是有賴於射程(range)、保護(protection)、速度(speed)三因素之結合。射程(即打擊距離)來自較長和較重的矛(lance),保護則來自甲冑(armour)。因為裝甲,所以馬的負重量自隨之而增加,自然影響其速度,所以也就必須有特別培育的駿馬,不僅要能載重和耐勞,而且還能發揮高速以適應衝鋒陷陣的任務。但在戰役中,一位騎士又不能單槍匹馬來作戰,他還需要若干助手來幫助他攜帶或操作日益複雜的裝備,包括長矛、戰劍、頭盔、盾牌等。至少,他需要一位持盾者(shield–bearer,即esquire,意為侍從),一位馬伕(groom),一位輕裝的騎兵,負責搜索和前哨的工作,兩名步兵負守衛之責。所以,以一位騎士為核心,遂組成一個包括6人在內的戰鬥小組(lance),正像一輛重戰車有6位乘員一樣。”

一般來說,“騎士”指的是中世紀歐洲以衝擊近戰為主要職能的重裝騎兵,同時他們也是中世紀世俗貴族階層的一員。在中世紀時期,騎士堪稱影響戰爭勝負的重要力量,他們的裝備也要優於臨時徵召的民兵。總體來說,中世紀騎士的裝備可以分為防具和武器兩大類,它們一般也代表了相應時代鍛造技術的最高水平。

14世紀前,西歐騎士護甲的標配是長及膝蓋的單層或雙層鎖甲+鐵盔+罩袍;拜占庭騎士有時則會採用札甲+鎖甲的混搭樣式,但他們一般不著罩袍;14世紀之後,全身板甲則取代鎖甲和札甲成為騎士們最常見的護甲類型,並一直沿用至17世紀。除了甲冑和頭盔之外,騎士們在戰鬥中還會使用盾牌保護自己,圓盾、鳶形盾、鬥形盾(Heater shield)都是較為常用的類型。相較而言,西歐騎士更喜歡使用鳶形盾和鬥形盾,拜占庭騎士則更喜歡使用圓盾。當然,騎士自己的戰馬也會披上全身或半身馬甲以增強對箭矢和刀劍的防禦力。

武器方面,刃長約75-90cm的雙刃長劍是騎士在進行肉搏戰時最常用的武器;長約3米的長柄騎槍則是騎士在集陣衝鋒階段所採用的武器。除了長劍和騎槍之外,中世紀的騎士們還會使用長柄錘、頁錘、狼牙棒、匕首、雙手劍、長戟等武器進行戰鬥,其中戰錘和頁錘通常用於破甲;匕首則在擊倒敵方騎士後用於割喉;騎士在下馬步戰時也會使用雙手劍、長戟等攻擊範圍較大的雙手武器。由於中世紀歐洲騎士的主要職能是衝擊近戰,因此他們較少使用弓弩之類的遠程武器。


文字介紹完畢後,下面就放一些圖片吧,這將更能強化直觀印象:

中世紀手抄本上描繪騎士使用戰斧、騎槍和長劍戰鬥的場景

11世紀的諾曼騎士。他的防具包括鎖子甲、頭盔和一面鳶形盾,主要使用長劍作戰。

13世紀的醫院騎士團騎士。他的防具包括鎖子甲、桶形盔和一面鬥形盾,鎖子甲外邊還披著一件罩袍。

10世紀的拜占庭重裝騎兵(cataphract),他身著厚重的札甲,左臂上還綁著一個小圓盾、用於保護身體左側。除了騎槍之外,他還使用長劍、戰斧和弓箭進行戰鬥。

10世紀後期的拜占庭重騎兵,他的護甲採用了札甲+鎖甲混編的樣式,背後還有一塊防護面積較大的圓盾。

13世紀的英格蘭騎士,他的武器包括長劍、長槍、匕首、頁錘和狼牙棒。

一名中世紀步行騎士的扮演者,他身著15世紀的哥特式板甲,手持長柄武器。

兩位使用雙手劍進行中世紀比武的騎士


平田君Bellatores


中世紀西歐各國的騎士,具備世襲職業武士、封建小領主雙重身份。其緣起,則要追溯到法蘭克王國在歐洲大遷徙時代之後,於公元6世紀所建立的封建軍事制度。這種制度事實上是由3-5世紀大遷徙時代的日耳曼軍事貴族體制發展起來的。

當法蘭克人擴張並建立王國之後,國王成為最大的地主,通過將他的土地贈送給其他貴族來收買人心,而大貴族再將土地分封給小貴族,每一層都要為上層貴族效忠,並提供兵役服務。這種結構逐步演變為法蘭克封建王國,而領導者與追隨的貴族成為國王與騎士。這就是法蘭克王國成為封建“采邑制”王國的開始。

這些法蘭克人的貴族騎士是典型的西歐重騎兵。但他們不僅僅是重騎兵。法蘭克人的重騎兵也常常下馬作戰。當然,即使下馬作戰,他們的裝備與訓練,也較封建農民組成的軍隊要強得多。在當時,“來了多少騎士”就能評定出軍隊的戰鬥力。當然,這與當時西歐專業化軍隊,特別是專業化步兵的缺失是相關的。所以這些常擔任重裝騎兵作戰狀態的法蘭克騎士是“多用途”的。

當然法蘭克騎士也是非常昂貴的。其最昂貴的裝備是戰馬和胸甲。當時騎士的胸甲主要是鎖甲或鱗甲,還有經過意大利地區,從拜占庭帝國那裡傳來的札甲。當然,對於騎士來說,除了胸甲與戰馬,同時還要有頭盔、盾、騎矛,劍與弓箭等裝備。

根據《騎士與風爐》的資料,一個8~9世紀的法蘭克騎士需要的裝備價格大致如下:鋼盔6個索利達斯(Soludos)金幣,胸甲12個,劍與鞘7個,馬匹12個,護手和護腿合計6個一副。最便宜的,是槍和盾,加起來只要兩個。一個騎士全套裝備合計是足足45個索利達斯金幣。按當時的價格,可以買23頭左右的公牛了(一頭公牛兩個金幣)。當時一法蘭克索利達斯與東羅馬帝國的相同,為4.8~5克黃金。也就是說,這一個騎士的全套裝備相當於足足225克黃金,或是1800克白銀(當時的金銀比價)。在加洛林王朝,只有至少用有一份地(份地:MANSUS, 大約相當於60英畝)的領主或地主,才有資格成為騎士。但實際上,對領地不到八份地的地主來說,要維持這套裝備就只能讓一家人節衣縮食了。在查理大帝執政的晚年,絕大多數騎士都出自於至少擁有12份地的貴族家族。也就是說,只有擁有足足720英畝的土地的家族,才能使維持這一套裝備不成為一個巨大的經濟負擔。

不過,有部分沒有那麼富有的法蘭克騎士,無法在負擔戰馬的同時也支付盔甲(甚至只是硬皮盔甲)的費用。另一種情況下,他們要麼沒有頭盔,要麼缺少劍。不過這種情況在9世紀之後得到一定的改觀,缺少基本盔甲的騎士越來越少了。在8世紀末時,法蘭克王國還只要求騎士一定擁有騎矛、盾、劍,不一定要有護甲,但到了805年之後,如果一位騎士連硬皮甲都沒有的話,他就會失去自己的地位。

這種以騎士為核心的狀況實際上已非軍事狀態而是一種國家組織形態和社會形態。在歐洲,這種情況到一直再持續長達數個世紀,至15世紀末勃艮第、法國開始長期組建常備軍為止。


冷兵器研究所


騎士裝備如下:1騎士鐵體,騎士民族防穿刺盔甲靴,騎士劍或騎士刀或騎士槍,2騎士衛隊,多少都行。3鐵甲騎乘,騎什麼都行,只要騎就行。4騎士箭樓馬棚二座,居住和征戰使用。5助理15名,長白班雙休日值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