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CPU性能過剩,但顯卡卻總是覺得不夠用,如何避免這種情況?

卷北


顯卡覺得不夠一般是對於遊戲玩家而言的,因為遊戲的配置需求不斷提高,但是絕大部分遊戲對CPU的要求仍然不算高,甚至目前還有很多人在用老舊的i5-2500和2600這樣的CPU搭配最新的顯卡玩遊戲,使用經典E3和AMD處理器的也不少,這說明在面對大部分遊戲時,這幾年的主流CPU性能都是過剩的,至少不會讓你卡的沒法玩。

而電腦遊戲畫質在不斷提高,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顯卡,因此顯卡發展速度也比CPU快得多,每隔兩代性能就翻番,這個幅度放在CPU行業是無法想象的,顯示器有1080P、2K和4K,遊戲也有高低畫質的差別,所以無論哪個時代,對於遊戲玩家而言,顯卡的性能永遠不夠用,就看你對畫質和流暢度的要求如何了。

當然,除了遊戲以外,顯卡在視頻渲染等一些專業應用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擁有一塊好顯卡甚至能比高端CPU發揮出更好的性能。

一般來說,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遊戲玩家都會追求“低U高顯”的裝機思路,也就是用1000多元的i5或者銳龍5處理器搭配2000多元的GTX1060和1070乃至更高的顯卡,因為這樣才能在相同的預算下達到最強的遊戲性能,如果你非得弄一顆i7處理器,顯卡減成了1050ti遊戲性能仍然很低,所以想要避免顯卡總是不夠用的情況,首先要做的就是儘量保證顯卡的檔次和性能,CPU和內存講究夠用就好(最好不要出現i3或更低的CPU,否則會拖累顯卡性能的發揮。)


嘟嘟聊數碼


民用級主流處理器性能過剩是不存在滴,

很多人誤以為玩遊戲cpu佔用只有30%左右是性能過剩。

其實現在很多大作已經支持6核優化,而且多人同事在線競技的話對主頻要求也是很高的。

顯卡決定了遊戲的最高幀數,cpu決定了遊戲的最低幀數。

由此來看,即使是8700k全核5g運行玩吃雞或者更硬核的遊戲也是會掉幀的。

多核心cpu不僅僅是在遊戲,還有直播行業,視頻剪輯,渲染,編碼,工作設計等多方面都有運用。(對於專業用途的工作者來說,效率就是金錢,9900k 8核16線程全核5g也不一定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就目前來看,intel 旗艦8代和9代處理器5ghz的頻率已經是個瓶頸了,短時期再提高高也難以有更大的提升。只能說在核心和線程方面,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有些過剩用不到。

然而顯卡更是如此,稍微大點的主流遊戲,1080p分辨率情況遊戲想要穩定144及以上的顯卡,起碼也得1070級別顯卡。

2k分辨率玩遊戲想要穩定144及以上的起碼也得超過1070ti級別的顯卡。

目前來看,1080起步能夠滿足2k分辨率大多數玩家的幀數需求。

新出的RTX和11款支持光追的遊戲讓顯卡再次感覺到費勁,2080ti開了全特效+光追最高玩《戰地5》在1080p分辨率環境依舊是表現的毫無壓力,

但是一旦上了2k分辨率,即使是價格過萬的顯卡也是不能達到百幀穩定流暢。

再往遠了看,以後得發展趨勢4k顯示器呢?

顯卡的挑選其實也就變得很簡單了,根據自己預算和顯示器分辨率挑選一款能無壓力挑戰各類大作的顯卡,再加上144hz+的顯示器就能完美遊戲。


清水科技


過剩的說法只是相對的!

比如對一個公司的文員來說,他只是用來編輯文檔,Word ,電子表格這個時候CPU基本上的利用率很低,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在休眠!這就是現在得CPU為什麼平時都是自動維持在一個很低的頻率,大量運算時不夠就會自動把頻率提高的緣故,這樣不光熱量很低,還可以節省電力!

除了這種低負荷的運行,還有遊戲,視頻編輯,3D渲染等一些高負荷的情況,這個時候的CPU和顯卡,就可能不夠!

具體要看軟件的需求和自己對軟件的需求!

個人建議購買電腦時首先確定自己的主要工作性質,是編輯文檔還是遊戲或是視頻編輯!不同的需要不同配置!從2000到20000都是根據不同的需求來配置!

如何有興趣可以按鍵盤上的Ctrl+Alt+del三個鍵來煥出任務管理器點擊 性能選項卡來查看自己電腦的CPU性能!


風來了156


其實目前來說,無論是CPU的性能還是gpu的性能,都並沒有產生所謂的過剩的情況。只是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在使用電腦的時候感覺到性能過剩了,在專業的領域可以這樣說,性能永遠都是不夠的。


比如說要進行一些視頻壓縮或者視頻剪輯的工作的時候,就非常討厭計算機的CPU的性能,而在進行一些3d渲染或者是玩一些大型的遊戲的時候,就非常的考驗計算機的gpu的性能了。

那麼如何去避免電腦的性能瓶頸呢?其實這只是一個輸出和輸入的問題。就像我們口袋裡面的錢不夠花一樣,我們如何去解決我們口袋裡面的錢不夠花呢,無非是開源節流罷了。

比如說如果說電腦的CPU的性能非常的不夠你使用,那麼就更換一個CPU性能更加強大的電腦來滿足你的需求,又或者你放棄進行這個操作就沒有問題了。

比如因為我實在受不了電腦卡頓,所以我現在基本上放棄了圖形界面了,因為在圖形界面下面無論怎麼樣電腦都會有一些卡頓的,它不能夠實時的給你一些反饋。

所以我現在更多的操作都在命令行下面進行圖形界面,唯一給我的作用就是有一個圖形界面的瀏覽器,並且我在閱讀一些新聞文章的時候,我更趨向於在命令行中通過文字瀏覽器來進行瀏覽,而不願意通過普通的圖形界面的瀏覽器來進行觀看。

因為在命令行中的話會更加的清晰簡單,而圖形界面的話加載渲染什麼的都是很耗費時間的。

所以要麼你換一臺更貴的更好的電腦,要麼就像我一樣擁抱命令行吧?

以上文字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中討論留言。


FungLeo


個人覺得所謂的CPU性能過剩,只能說是對於普通用戶來說,CPU的性能在使用的過程中可能超過50%,比如一般的辦公自動化,普通數據的處理,製圖軟件,CPU是完全足夠使用,但是對於大型遊戲的體驗,包括視頻的渲染,CPU不見得性能會過剩,甚至會出現負載7%八十,甚至滿負載的狀態

所以在配置電腦的時候不要走入一個誤區,要根據自己的硬件需要來進行電腦配置,如果只是普通電腦使用,內存,固態,CPU,顯卡

要用電腦主機體驗大型遊戲以及3D建模,視頻渲染

那麼選擇的順序,顯卡,CPU,內存,固態

大型的單機遊戲,或者是網絡遊戲,對於CPU處理,遊戲畫面數據進行渲染的過程中,CPU資源不足是會導致運行卡頓,即便你的顯卡配置的再高,圖像處理經過CPU進行渲染,再打包給gpu,兩者是相輔相成

尤其現在的兩k顯示器,4k顯示器,遊戲畫質的設置,不僅僅只是對顯卡性能的考驗,CPU的性能也不能太差


俠客挨踢數碼


應該說不夠用才是啊


英雄少年66265076


不打遊戲,做科學計算,你會發現,內存、硬盤、CPU、GPU都不夠的。


風林火山真田


過剩?又在過剩?

永遠不會過剩!超算幾萬顆U都不夠用,

還要上計算卡來加速,你跟我說過剩?

你要是覺得你家U太強,或者計算力浪費,

你就跑蛋白質摺疊啊……


奇怪大叔叔


八代i3足夠秒殺大部分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