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簡單易上手,讓你擺脫低效工作的時間管理方法

相信我,時間對於低效和高效的人來說,絕對不是同一回事。

學生時代,總有那麼幾個人,在你11點還在奮筆疾書時,他們已經完成所有作業,外加打了一小時遊戲,輕輕抖一抖被角,安然進入夢鄉。

等踏入社會了,依然有那麼一些人,在你為一個項目昏天黑地時,他們卻可以幾個項目一手抓,此外健身、逛街、美容、興趣愛好一個不落下。

每每看到這種人,我都要懷疑一下是不是有什麼魔幻主義的事情發生了,為毛這群人彷彿把24小時過程了48小時??這真的很不科學……

很多年以後,我才明白,不是人家把24小時過程了48小時,而是我把24小時,過程了12小時。

作為一個旁觀者觀察自己工作時候的狀態,是這樣的:

在電腦前寫文寫著寫著突然停下,腦中如旋風般晃過手撕雞、涼拌木耳、牛肉麵、回鍋肉片、粉蒸肉、黃燜雞……今天吃點啥呢?

好睏,去衝一杯咖啡吧……

對了,有幾個客戶要回復一下……

前天那個工作好像還沒收尾……

還是先做眼前的工作吧!臥槽?已經12點了?還是先去吃中飯吧!

偶買噶的,原來我的時間是這麼嘩嘩溜走的。

不過,作為一個為"不撞南牆不回頭"、"不見棺材不落淚"代言很多年的人,不到黃河,我依然我行我素地得過且過著。

直到有一天深夜,我對著電腦屏幕發出了靈魂的拷問:"再這樣下去,我會不會猝死啊?"

深切感受到了生命受到威脅後,我果斷拿起了一本叫做《番茄工作法圖解》的書,聽起來就很有食慾的樣子哈哈……

簡單易上手,讓你擺脫低效工作的時間管理方法

《番茄工作法圖解》

作者:【瑞典】Staffan Noteberg

推薦理由:

這不僅僅是一個25分鐘就會鈴鈴響的番茄,這是結合大腦運作原理,符合人性的一整套時間管理方法。作者並非番茄工作法的發明者,而是與你我一樣的使用者。他以自己多年的親身實踐,針對時間管理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都給出了詳細的解決方案。這是一本拿起即可行動起來的書籍。


番茄鐘的歷史

番茄工作法的發明者是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在大學的頭幾年,他一度因為效率低下、學習學不進去而苦不堪言。恰在此時,他注意到了一種長得雷同番茄的廚房定時器,當扭起一個鬧鐘發出"滴答滴答"的響聲,他問自己"我能學習一會兒嗎——真正學上10分鐘?"

簡單來說,番茄工作法就是把每一天分成小段,它不要求你全天忙成一個陀螺,它只要求你,在短短的25分鐘內,在工作或學習上能保持絕對的專注。

別覺得專注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我們往往一天內真正專注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同時專注也會消耗我們大量的能量,而番茄工作法專注25分鐘,休息5分鐘,勞逸結合的模式,則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持我們的精力充沛。

簡單易上手,讓你擺脫低效工作的時間管理方法

工具

簡單易用的工具可以簡化方法,讓你免於冗餘的流程,專注當下做的事情。

1、計時器

番茄鍾、沙漏、數字計時器、手機或電腦軟件都可以。

最推薦的還是番茄鍾,扭動番茄鍾這個動作有助於培養條件反射,讓我們快速進入專注的狀態。

何況,對著桌面上一顆紅彤彤的小番茄,你難道不會感覺到對它深深的責任嗎?

2、三張紙及一支筆

簡單易上手,讓你擺脫低效工作的時間管理方法

今日待辦

打算在今天要進行的活動,每天早上更新。

簡單易上手,讓你擺脫低效工作的時間管理方法

記錄表格

記錄每天番茄的完成情況,同一張表格可以用很多天,以便觀察自己的變化。

當然,你可以使用清單app,像滴答清單、奇妙清單、包括蘋果自帶的提醒事項,都是很不錯的軟件。

簡單易上手,讓你擺脫低效工作的時間管理方法

好的,現在即刻開始吧!這是一篇可以邊看邊行動的文章,建議你跟著步驟一起來行動一次。

簡單易上手,讓你擺脫低效工作的時間管理方法

番茄工作方法

第一階段:計劃

1、準備一張紙、一支筆,一個番茄鍾,扭動5分鐘的鬧鐘,然後寫下你所能想到的一切需要完成的活動。

2、選出最重要的一件事,寫在今日待辦清單上。

通常在每日的清晨,你可以選擇最重要的三件事記入今日待辦清單。這有助於將你從紛亂的事務中解救出來。

第二階段:扭動番茄鍾

扭動一個25分鐘的番茄鍾,專注於此項事情,僅此一件。

番茄鐘的時間必須是25分鐘嗎?

番茄鐘沒有最佳時間,只是25分鐘作為一個不長不短的時間段,適合絕大部分人。

如果比較容易分心,那可以從一個10分鐘的番茄中開始。

如果注意力能集中的時間較長,也可以相應增加番茄鐘的時間。

找到最合適的時間段後,就固定下來,儘量不要經常改動,讓你的身體適應這個節奏。

很快你會發現,專注可以變得很簡單。

第三階段:記錄

1、每一個番茄鍾結束後,都對其做出滿意度評價

2、記錄一個任務的番茄次數

第四階段:休息

每一個番茄鍾結束後,都需要3~5分鐘的休息時間,如果你的番茄中時間較長,休息時間也要相應增加。

美3~4個番茄鍾後,要有一次長間隔的休息,通常在15~30分鐘左右。

休息的過程中,大腦可從聚焦的狀態脫離,從宏觀的層面將之前的信息進行吸收和聯結,這都是在潛意識中進行的,你不會察覺到它,但無數的實驗已經證明了確有此事。

很多時候,在工作時怎麼想也想不通的問題,可能休息一會兒再回來就有了新的見解。

遠眺窗外的景物、站起來走幾圈、做一會兒短暫的運動、打個小盹都是不錯的主意,但不要去做回覆郵件這些需要專注以及花費智力的事情上,你的大腦會無法真正的放鬆,可以將這些瑣碎的事情放到一個番茄鍾裡解決。

第五階段:處理

對歸檔數據提取有用的信息。

將之前的記錄滕超在記錄表格上。

寫好日期,今天完成的番茄數量,一個任務所需要的番茄數量。

比較與前幾天的變化,番茄數量事多了還是少了,有什麼原因?

一個任務需要花多少個番茄數量,如果番茄數量太多,那需要對此大任務進行拆分。

第六階段:調整

對數據反映出的問題進行改進。

假如你一天中經常被郵件或消息打斷,那就可以調整分配出1個或更多的番茄鍾來處理。

本書作者由於活動清單塗塗改改需要經常更新,最後用索引卡片直接代替了活動清單和今日待辦。將活動清單上的任務寫在一張張卡片上,如果是今日待辦的任務,那就將卡片單獨取出來,完成一個番茄鍾後還可以直接在上面做記錄。

當然,我個人覺得卡片有些麻煩,不如用便籤紙代替更方便。可以將今日待辦的便籤紙貼在電腦旁邊,時刻提醒自己。

總之,如果你在使用番茄工作法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千萬先別抱怨"這什麼見鬼的時間管理方法",你應該先思考的是,如何改進。

預估——掌控時間

在每一天開始前,預估自己可以完成幾個番茄數量,每個任務需要多少番茄數量。

通常一個任務的番茄樹在1~7個之間,如果<1個,可以將幾個活動合併,如果>7個,那這個活動需要拆分成更小的任務執行。

在待辦事項的旁邊畫上小方格,表示你預估的番茄數量,美完成一個,就在一個方格內打上"×"。

如果超過了預估,那就進行第二次預估,第二次預估用圓圈表示。

在一天最後的處理階段,對實際完成番茄樹和預估數量進行比較,根據歷史數據,進行下一次預估。

當你的預估越來越準確,你對自己一天的時間就會有更強的掌控力。就像天氣預報越準確,我們就會知道今天該帶傘還是該帶口罩,不會因為突然的降雨而手忙腳亂。

簡單易上手,讓你擺脫低效工作的時間管理方法

番茄工作法中遇到的問題——中斷

在完成一個番茄的過程中,最容易發生的事情就是中斷。

即使一個番茄中只有25分鐘,仍然會有干擾將我們專注的工作打斷。這也是效率低下的最大原因之一。因此,我們需要尋找到有效的策略減少中斷的數量。

中斷主要分成兩種形式:

1、內部中斷——直覺向心智發出信號,讓我們去做當前專注的活動以外的事情

例如去倒杯水、上個廁所、看一下微信消息,突然想到自己還要發一封郵件。

這些都是我們的拖延本能在作祟,倒水、上廁所或看微信,都可以休息的時候做,別讓這些小事打斷你好不容易的專注狀態。

如果是想到某個要完成的活動,就在今日待辦下方寫下來,將腦內的想法可視化,可以將它從腦海中快速清除出去。

記錄:發生內部中斷時,在該任務的旁邊用"/"標記,代表一次內部中斷,在今日待辦的下方,另寫一個"計劃外事件",忽然想到的計劃就可以記錄在下面。

2、外在中斷——有人找你詢問並等待你的答覆

例如微信消息、電子郵件、電話、有人找你面談

假如可以,首先儘量關閉消息提醒或靜音,如果不能,那也要培養無視它們的習慣,通常微信消息以及電子郵件都不會緊急到需要你立刻回覆,你可以在番茄鍾完成後,另扭一個番茄鍾來專門處理這些事情。

如果是電話或面談,可以在不影響結果的前提下,請求別人稍微推遲。

當然,番茄鍾並不是讓你作為藉口拒絕對同事的幫助,一些社交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得判斷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

比如我的母上大人叫我出來談談人生,我是不敢拒絕的。

記錄:每一次被外部事件打斷,在該任務旁邊標註"-",代表一次外部中斷。

作廢

某些中斷是無法阻止的。

如果你上了一個廁所又或和同事聊完天回來,發現番茄鍾還有10分鐘,你還能繼續完成接下來的部分嗎?

不行。

番茄鍾如同原子一般,是不可分割的,不管是較短還是較長的中斷,都要作廢,扭動一個新的番茄鍾代替它。

作廢並不意味著你失敗了,它不是用來衡量你的工作能力,只是記錄你在25分鐘內付出的連續的、完整的努力。

簡單易上手,讓你擺脫低效工作的時間管理方法

結語:

雖然對於"番茄工作法"我特別想嘆一句"相見恨晚",但其實我明白,我和"番茄工作法"相遇的恰是時候。

在一年多前,我就接觸了時間管理,好奇地嘗試了一下,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我的生活照舊拖延和低效,但都還hold、住,也就不會想著如何使用時間管理。這就和智齒不疼,絕對不會拔一樣。低效的問題如果沒有嚴重影響到我的生活,我根本不會想到要去解決。

直到近日,工作量的突然增加,剪不斷理還亂的紛繁事務,我唯有透支自己的時間去完成。儘管每晚12點睡,早上6點半起,我工作完成的進度依然只是勉勉強強達到及格線。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都不足以概括我心中的萬千匹迷茫無助的曹尼瑪。

然後,朋友給我推薦了這本書。

都不用痛下決心、指天發誓要改變生活,我手速極快地在淘寶上下單買了一個小番茄,特別溜的開始用上了"番茄工作法"。

列滿了一張清單的活動,選出了兩件,當即用手機上的鬧鐘開啟了一個番茄中。偶有中斷,但總的來說一切順利,最直觀的感受是,分心的毛病減輕了,工作的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了,簡直立竿見影。

所以,我真心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那些被生活折磨到焦頭爛額的人。今天的你種下一顆番茄,明天的你將會獲得一棵番茄樹!

簡單易上手,讓你擺脫低效工作的時間管理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