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唐太宗想把女儿嫁给功臣,后者却婉言谢绝,并说了句话让皇帝佩服

对于常人来说,能被帝王召为驸马,那简直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家族的莫大荣光。然而在历史上却有一些“不上道”的人,对于跟公主结婚却采取婉拒的态度,比如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恭便是其中的典型。尉迟恭在拒婚的同时,还说过一句感情真挚的话,让唐太宗深表赞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尉迟恭字敬德,本是并州军阀刘武周手下的大将,在刘武周兵败被杀后投降唐朝,归属于秦王李世民麾下,并随着南征北战,屡建殊功。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因对李世民有救命之恩,并在事后胁迫唐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因此受到唐太宗的信任。尉迟恭因功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公,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位列第七。

唐太宗想把女儿嫁给功臣,后者却婉言谢绝,并说了句话让皇帝佩服

尉迟恭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尉迟恭性情憨直、居功自傲,见到宰相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时,常常会当面讥讽他们,有时甚至还会在朝堂之上跟他们厉言争辩,影响非常不好。太宗虽然优宠尉迟恭,但对他的言行很是担心,为了不让其走“邪路”,必须要对他进行敲打。

某日在内廷会见时,太宗故意对尉迟恭说:“有人对朕说爱卿要谋反,这是为什么呢?”尉迟恭听后勃然大怒,气咻咻地跟皇帝说:“微臣的确要谋反!想当年微臣跟随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所受刀箭创伤不下百余处。如今天下已经安定,陛下竟开始怀疑微臣要谋反,这是什么道理呢?”

唐太宗想把女儿嫁给功臣,后者却婉言谢绝,并说了句话让皇帝佩服

李世民借故敲打尉迟恭,令后者勃然震怒

尉迟恭越说越气,索性把上衣脱光后扔到地上,向皇帝展示满身的疮疤。太宗心中很是愧疚,于是便流着泪跟他讲:“爱卿穿上衣服,朕正因为丝毫不怀疑你,所以才跟你这么说,爱卿又何必如此恼怒呢?”随后,太宗又重赏尉迟恭,算是平息了这场风波。

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曰:“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

唐太宗想把女儿嫁给功臣,后者却婉言谢绝,并说了句话让皇帝佩服

唐太宗为监视尉迟恭,便想将女儿嫁给他

太宗虽然表面上消除了对尉迟恭的猜忌,但内心里还是对他有所怀疑,为了能监控他的一举一动,便跟尉迟恭说准备把女儿嫁给他,让君臣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可尉迟恭虽然看上去像个大老粗,但久在朝中陪王伴驾,对皇帝的心思还是能揣测一二,知道皇帝名义上是把女儿嫁给自己,但真实的想法,不过是在自己的身边安插一个监控他的眼线罢了。

更何况,尉迟恭此时已年过半百,比皇帝还要年长十几岁,如果娶了公主,势必要向皇帝执子婿礼,到时候老脸往哪里搁?所以尉迟恭并没有考虑多久,便婉拒了皇帝的“好意”。可在皇命如山的时代,拒绝帝王的“好意”往往意味着站在后者的对立面,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好在尉迟恭有所准备,为防止皇帝翻脸,早就想好了拒娶公主的合法理由。

唐太宗想把女儿嫁给功臣,后者却婉言谢绝,并说了句话让皇帝佩服

对于皇帝的赐婚,尉迟恭以婉拒来应对

且说尉迟恭听完皇帝的话后,马上便跪地叩头、口称谢罪:“陛下赐婚给微臣,实在是微臣莫大的荣光。只是微臣的妻子虽然庸俗浅薄,但却与微臣在微贱中结合,并一直相守到今天,微臣不忍将其抛弃。微臣虽然不学无术,但听闻古人富贵之后也不会休妻另娶,微臣心中倾慕不已,所以迎娶公主之事,并非微臣所能享受的福分。”太宗听完后点点头,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终止想要把女儿嫁给他的想法。

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引文同上。

经过以上两件事后,尉迟恭心中很明白,皇帝这是对自己很不放心,一旦自己稍有过错,难免会招致杀身之祸。所以没多久,尉迟恭便以老迈多病为由,向皇帝提出辞官归隐的想法,太宗虽然没有恩准,但对他的做法很是欣赏。

唐太宗想把女儿嫁给功臣,后者却婉言谢绝,并说了句话让皇帝佩服

尉迟恭晚年闭门谢客、不问世事,由此得以寿终正寝

尉迟恭为彻底消除皇帝的猜忌,晚年遂沉迷于炼丹术之中,每天研磨金石、吞服云母粉,忙得不亦乐乎。同时,尉迟恭还在府中开挖池塘、扩建楼台,用大量的丝绸来装饰楼台阁第,并学着演奏清商乐曲以自我娱乐。尉迟恭在府中闭门谢客、“逍遥快活”达十六年之久,终在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去世,享寿74岁。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