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画父徐悲鸿,用20万赎回一画,死前叮嘱夫人:一定要保护好这幅画

徐悲鸿,中国著名国画家、油画家,画“马”名家,是中国现代写实主义艺术奠基人,其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自成一派,他一生热爱中国绘画与美术教育事业,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国画改革先驱者,被誉为“现代中国绘画之父”。

画父徐悲鸿,用20万赎回一画,死前叮嘱夫人:一定要保护好这幅画

1937年5月,时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兼教授的徐悲鸿应香港大学的邀请赴香港举办画展。这是徐悲鸿宣传、支援抗日的一个重要途径,他的画义卖所得都悉数捐赠抗日大业。

这一天,著名作家许地山及其夫人登门拜访,言谈间提到一位德籍夫人。许地山提到这个德籍夫人收藏了很多中国字画,据说有四大箱,正在四处寻找买家。徐悲鸿知道兵荒马乱的年月,文物自然不被人稀罕,当即决定前往“寻宝”。

画父徐悲鸿,用20万赎回一画,死前叮嘱夫人:一定要保护好这幅画

徐悲鸿的到来,自然使德籍夫人十分欣喜,她们将四箱古书画逐一摆放在徐悲鸿的面前,供这位内行买家任意选购。徐悲鸿翻到第三箱快翻到箱底的时候,看到一个破旧的画轴,纸张有些泛黄,凭经验,他第一感觉就是这个画轴有年头了,这种“旧货”的质感绝对不是伪造出来的。他慢慢打开画轴,眼睛陡然一亮,一幅很长的人物画卷奇迹般地出现在他的面前,随着画卷的展开,他的手指都因兴奋而颜抖,慢慢卷起画卷!最后,他花重金买下了这幅画。

画父徐悲鸿,用20万赎回一画,死前叮嘱夫人:一定要保护好这幅画

香港画展结束之后,徐悲鸿急切地返回内地,开始对这有八十七个神仙的画卷进行深入细致地考证鉴定,并在南京邀请张大千与谢稚柳等人鉴赏。

广识博见的张大千鉴定这幅画是唐武宗时期吴道子的佳作。要知道,吴道子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画史尊称“吴生”。因此,这幅画是一件无价之宝。

画父徐悲鸿,用20万赎回一画,死前叮嘱夫人:一定要保护好这幅画

徐悲鸿大喜过望,于是将这个画卷定名为《八十七神仙卷》,并亲手将一方刻有“悲鸿生命”四字的印章,小心地打印在画面上。从此,这被徐悲鸿视为生命的《八十七神仙卷》就日夜不离地跟随着他。而徐悲鸿也为自己能收藏此画卷,使其留在祖国,视为平生最快意之事。

画父徐悲鸿,用20万赎回一画,死前叮嘱夫人:一定要保护好这幅画

1942年5月,徐悲鸿抵达昆明,举办劳军画展。正当徐悲鸿沉浸在画展成功的兴奋之中时,一个致命的打击向他袭来。当时,日机轰炸极为频繁、疯狂,西南联大师生们一天之中要多次躲藏进防空洞。5月10日,空袭警报突然响起,匆忙间他同大家一起跑进了防空洞。当警报解除,徐悲鸿等人回到办公室时,忽然发现办公室的大门敞开,装有字画的铁皮箱子都被开了,自己珍藏的《八十七神仙卷》和其他30多幅画都不翼而飞。此情此景使徐悲鸿面色骤然煞白,眼前一片昏黑,仿佛五脏都在剧烈地翻腾。他用双手支撑着桌子,竭力想使自己镇定下来,可是,只觉得头晕目眩。

悲伤是水恒的,在失去《八十七神仙卷》的那段时光里,徐悲鸿痛苦异常,身体状况也很不好。

1944年,徐悲鸿偕新婚妻子廖静文女士来到重庆修养身体,暂住在中国文艺社。

画父徐悲鸿,用20万赎回一画,死前叮嘱夫人:一定要保护好这幅画

同年夏天,徐悲鸿突然接到一封来自成都的信件。这是他的女学生卢荫度的来信,她告诉老师徐悲鸿,在跟随丈夫到新结识的一位友人家中拜访时,她竟然发现了失窃的《八十七神仙卷》。由于卢荫寰曾参照老师徐悲鸿提供的《八十七神仙卷》照片作过精心临摹,所以她言之凿凿地告诉老师:她见到的肯定是《八十七神仙卷》原本。

徐悲鸿决定立即前往成都。当一切准备好后,他又取消了这个决定。他考虑到,如果亲自去成都,风声传出,藏宝人如果怕失主追究,可能会将画毁掉或者转移以销赃灭迹。

徐悲鸿和夫人廖静文考虑再三,都觉得不宜亲自登门。此时,突然有一位姓刘的朋友登门拜访,透露自己知晓《八十七神仙卷》的事情。他主动请求代徐悲鸿去成都,先找到藏画者,见到画,确认为真品后,与之交朋友,进而再花钱把画买回来。徐悲鸿同意了。

画父徐悲鸿,用20万赎回一画,死前叮嘱夫人:一定要保护好这幅画

刘姓朋友走后不久,消息很快传来:画已见到,确是原画,只是需要大笔钱购买。于是徐悲鸿不顾赎金过高,不顾自己赢弱身体,日夜作画筹款。待到筹齐20万元现金寄给刘之后,对方却告知,藏画人又提出再追加徐悲鸿10幅画作的条件。于是,徐悲鸿又紧急绘制了10幅画作,如数交给了刘姓朋友,此后,徐悲鸿一共追加了40余幅画作,才把《八十七神仙卷》”赎回”来。

百感交集的徐悲鸿叮嘱妻子说:“静文,我是为了我的祖国而收藏、保存这些作品的,希望你和我一起把它们保护好!”从此这八十七位神仙始终陪伴着他,再也没出现任何闪失。

画父徐悲鸿,用20万赎回一画,死前叮嘱夫人:一定要保护好这幅画

1953年9月,58岁的徐悲鸿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而去世。就这样,在悲鸿逝世的当天,廖静文做出惊人之举,她将悲鸿留下的1000余件作品和1000余件他收藏的历代优秀字画及万余件图书资料全部献给国家,这里边也自然包括这件价值连城的国宝《八十七神仙卷》。

画父徐悲鸿,用20万赎回一画,死前叮嘱夫人:一定要保护好这幅画

廖静文实现了悲鸿先生生前的意愿。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徐悲鸿先生为中华民族做出的无私奉献,不久,徐悲鸿故居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廖静文被任命为首任馆长。徐悲鸿收藏的所有作品都和他的主人在世时一样,被完好地保存在纪念馆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