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閻廣勤:三築華州城

三築華州城

早年聽老人們談及“三築華州城”的掌故,說是古代華州城建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小,但詳情都不甚了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縣城建局派人在縣城對古城遺址進行了一次勘查,確認有三次不同大小的城郭遺址。在這次勘察結果的基礎上,筆者又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加上走訪調查,現場踏勘,對“三築華州城”有了一個較為詳細的瞭解。這就是:在今縣城位置,於唐朝、明朝及清朝末年,曾有過三次重要的城郭建設(小規模整修不算),形成了華州城牆的三次變遷。

南北朝的西魏廢帝三年,即公元554年,在今華縣地區設置了華州,從那以後,華州城的位置多有變遷,但翔實資料缺乏,這裡暫且不論。

有文獻可證的,在今縣城位置建的華州城,最早是唐代宗永泰元年(765),由鎮國軍節度使周智光所建,元代曾拓修了西北隅(清《關中勝蹟圖志》卷九)。

閻廣勤:三築華州城

華州唐代城牆(原華縣城關棉絨廠後面遺蹟)

經勘查,唐代華州城(包括元代拓修部分)的北城牆,東起今東關以北一二百米處,向西經華州鎮潘陳村、張場村之南,溫家巷以北等處,至華州鎮楊巷村北二三百米處為止。今華縣城關棉絨廠廠區北牆,有一段30多米長、3-5米高的土夯高臺,就是這一段城牆保存至今的珍貴遺蹟。

唐代華州城的西城牆,北起今華州鎮楊巷村村西,向南經華州鎮鐵爐巷村西,變成東西向,經鐵爐巷村南,又折向南,經華州鎮崖坡村東,再折向東,在今華州鎮吳家村南、馬泉堡南,變成東西向的南城牆。

唐代華州城的東城牆,北起東關郭子儀祠東二三百米處,向南經蓮花寺鎮封官臺村西、瓦頭村西、蟲陳村東,再折向西南,經西寨村西,在馬泉堡村東與南城牆相接。

唐代華州城的周長約十七里(清《續華州志》記唐城為“周七里”,應為“周十七里”之誤,因為縣城建局的勘查結果,唐城遺蹟就有十幾華里),這是“三築華州城”中面積最大的一次。當時的華州是唐代京城長安的東方門戶,近畿上輔之地,“百郡之首”(韓愈語),轄鄭縣(即今華縣)、華陰(含潼關)、下邽(今渭南臨渭區北)等縣,因此唐代華州城的規模,是當時華州政治軍事位置重要性的體現。

唐以後的五代、北宋、金各朝,華州城基本維持了唐代格局,元朝時雖在西北隅有拓修,但變化有限。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華州發生了毀滅性大地震,包括城牆在內的所有建築物均倒塌。嘉靖三十五年(1556),當時的華州知州朱茹重建了華州城牆(明《華州志》卷四)。這次建的州城比唐城縮小,其北城牆仍為唐華州城的北城牆,但西、南、東三個方向向裡收縮。西城牆和北城牆的連接處,大體在北環路與新秦北路相交處附近,然後西城牆向南,經今西關街東口,沿新秦北路西側延伸,約止於今醬園住宅小區一帶。南城牆約西起醬園住宅小區一帶,東經物資局住宅小區南、南街南口,再向東延伸到今蓮花寺鎮西寨村西二三百米處。東城牆大體南起西寨村西,經今少華中學校園內,再向北,至老西潼公路(柳枝至赤水公路)三門巷北口與東關之間,然後沿西北方向與北城牆相接。

明朝大地震後重建的華州城,周長九里(民國《重修華縣縣誌稿》卷三),東南西北各有一城門,門上皆有城樓。其西門約在今西關街東口,門曰 “望安”,樓稱“挹渭”。東門約在今三門巷北口與東關之間,門曰“鎮潼”,樓稱“鎮華”。南門約在今城內村南街南口(教師進修學校大門北百米),門曰“見山”,樓稱“瞻華”。北門位置不詳,門曰“帶渭”,樓稱“通渭”(清《續華州志》卷一)。

這個時期的華州,雖已不是近畿之地,地位較唐代大為下降,但仍為關中東部重鎮,轄華陰(含潼關)、蒲城等縣(鄭縣已省縣入州)。州城規模雖然縮小,但仍相當可觀。

時至清朝,華州的政治地位進一步下降,不再管縣,降為相當於一個縣的散州(雖仍稱為州,實為一縣)。清朝末年,戰亂頻仍,天災不斷,經濟凋敝,人口銳減。同治七年(1868),華州知州王贊襄見華州城“幅員寥闊,年久坍塌,居民鮮少,難資守衛”(清《三續華州志》卷二),遂再次收縮州城,重修了一個小城。這個華州城的東城牆、南城牆依原來的舊城牆,另新筑西城牆、北城牆。西城牆北起今鹹林中學教職工住宅區西北角,向南經鹹林中學西校門,延伸到法院住宅小區,再向南與舊南城牆相接。北城牆西起今鹹林中學教職工住宅區西北角,沿鹹林中學北院牆向東,經少華中學北二百米處,與舊東城牆相接。第三次建築的華州城周長“四里一分”(清《三續華州志》卷二),民國時,有人精確測量為2394.55米(民國《重修華縣縣誌稿》卷三)。這個規模,不但難與唐華州城相比,就是與明華州城相比,也難以望其項背。王贊襄修築的華州城西門,建在今絲巷路北口與法院住宅小區之間,門曰“鎮乾”。北門建在今三門巷路與鹹林中學北院牆相交處,門曰“拱極”。當時未建東門。到了光緒元年(1875),知州俞志敬添修了東門,位置約在今華州鎮城內村民委員會辦公室東一二百米處(蓮花寺鎮西寨村西北),門曰“延春”(清《三續華州志》卷二)。

閻廣勤:三築華州城

清末華州城遺蹟(鹹林中學校園北牆)

這就是“三築華州城”的來龍去脈。農耕時代,戰爭以冷兵器為主,都邑多築城牆,以防入侵。清末乃至民國時期,雖熱兵器漸盛,但火力相對較弱,城牆還有一定的防禦功能。時至現代,城牆的軍事防禦作用已無。華州的王贊襄修築的華州城一直保存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隨著社會發展的浪潮,也逐漸消失了,只在鹹林中學校園北牆,還殘留約幾十米的殘垣斷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