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浅谈国学复兴能给现代中国人带来什么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几年,备受广大媒体的推广,特别是央视之前百家讲坛热播,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成功举办,也掀起起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再一个现在小孩子父母多是八零后,受高等教育程度比较高,新知识分子能够接受多元文化,有助于传统文化传播和推广。


浅谈国学复兴能给现代中国人带来什么意义?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很多人盲目以为学习唐诗、宋词、京剧、毛笔字、国画甚至学习收藏这种形式就是了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表现就过于浅显,如果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从国学来了解。

国学这词是相对西学而说的,在清朝末年,西方的人文和科学思想传入以后,人们就把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全部称为国学,国学与西学对比是不分学科的,主要是哲学、文学、史学等三大类,基础是中国先秦百家学说,后来结合了佛教、道教经典。

面对庞杂的国学经典,很多人都无法下手,所以现代人了解中国国学主要通过学习儒家经典,因为儒家在中国的延续时间长,影响深远,由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重视儒家,从西汉中期在一批儒家儒士推动下,儒家学派逐渐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学术的思想,而后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几乎都是围绕着儒家思想延伸起起伏伏。

小孩子一般读的多就是童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可以给你搭建国学框架,后期为读四书五经打下基础。

所以学习国学中基础就是基本就是儒家,传统文化复兴实质应是新儒家思想复兴。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有三千年的历史,自汉朝汉武帝时期,儒家被中国封建帝王和一些知识分子们加以杜撰,成为古代中国人言行标准,道德标准,帝王治世理想,影响着无数的中国人。

但是到近代中国经历“新文化”运动以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民国新知识分子们都认为过去封建王朝所谓孔孟儒家文化,都是糟粕,加以鞭挞,倒声一篇。 但是我们看在这个时期,纵观为什么民国会出现那么多学术大师比如历史方面陈寅恪、钱穆、吕思勉、顾颉刚。哲学方面傅斯年、钱玄同、熊十力、冯友兰等等数不胜数,这些人年少时期大多都受到教育仍就是儒学教育,这些知识给她们打下了坚实文化基础。


浅谈国学复兴能给现代中国人带来什么意义?



为什么现代中国出不了学术大师,主要经过十年浩劫,彻底把孔孟打到,人们认为孔孟就是牛鬼蛇神,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毁掉,新中国人改革开放后,为了建设需要迅速培养技术人才,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砸碎孔孟,确让我们国人道德水准是下滑的。 现代鼓励传统文化复兴,主要是国家外交需要,中国在世界很多国家开设“孔子学院”,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好奇和认可,再一个就是儒家文化里面保留了一些对人类高尚道德,对家庭伦理孝道推广,对人自身修养内涵要求,都是有现实意义的。

我们看儒家文化要结合西方哲学思想辩证来看,就是儒家里面被很多人把孔子、孟子的思想曲解来迎合当时封建统治者,这些的确是文化思想上糟粕,古代帝王为了维持统治需要,比如忠君思想,王权神受,这个我们要摒弃,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自己三千年的文化传统,钱穆先生在其《民族与文化》中提出,“不要一提到中国文化就是裹小脚,中国文化远不止这些”,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做人的标准,对父母孝道,努力刻苦学习光宗耀祖,尊重师长,友爱兄弟,古人文化传统这难道不是拷问现代中国人道德水平。

我们学国学、学儒家不是要复制古人,推崇古人生活,这就是把传统知识学歪了,而是应该学儒家经典文化内涵,结合现代人结合古人行为规范学习做人道理。


浅谈国学复兴能给现代中国人带来什么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