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什麼是eSIM?

開著布加迪威航滅蟑螂


感謝您的閱讀!

手機廠商估計要笑瘋了,5G讓你們換不了手機,eSIM肯定能讓你們換!如果在之前你還不是很關注e-SIM的話,現在隨著iPhone Xs的出現你不得不去關注eSIM。三大運營商真的是壞壞的,他們提早佈局,或者提前收到消息,蘋果會在這一次使用e-SIM,所以2018年3月7日聯通首先試點、5月25日移動發佈國內首款eSIM芯片。他們知道e-SIM來了!

eSIM卡的將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上,這樣的話你無須使用物理SIM卡,省了力氣還節約成本,當然更主要的是運營商可以讓消費者一個人可能有三卡.

而且,我覺得e-SIM應該會讓信號更好,因為傳統的sim卡如果出現金屬磨損,可能會影響信號,而現在e-SIM因為嵌入在其中,反而對於信號的影響變小。

當然對於移動來說,可能一家獨大的局面將丟失,因為在目前9.4億4G用戶中,移動移動佔有6億多,所以,現在就等待他們三大運營商的角逐了!


LeoGo科技


簡單來說,eSIM是焊接在手機的主板上的,不支持拔插,相當於手機主板上的一塊芯片

最最重要是的,eSIM不屬於任何一個運營商、它能夠在運營商網絡之間自由切換!!!

舉個例子,在一個偏僻的地方,如果碰上了A運營商信號差,你就能利用eSIM,從A切換到B運營商。切運營商就像切WiFi,是不是美滋滋!

也許,蘋果真的是在憋eSIM這個大招。但eSIM卡能不能成真,完全還得看三位大佬的臉色。

事實上,eSIM的實現方案有很多,而且不難實現。但eSIM最大的阻力在於——中國三大運營商的勢(long)力(duan),簡單一個詞就是——利益

世界上最不想看到eSIM問世的,估計就是運營商了。eSIM的出現,不會將運營商置於死地,但會加劇運營商的同業競爭、削弱運營商對於用戶的市場操作能力(各種收費服務……)。這麼一來,運營商原有的基於SIM卡的增值業務可能會毀於一旦。

而SIM卡終究會被淘汰,原因很簡單:它不符合用戶的利益。


DIVI第一衛


在北美時間 9 月 12 日蘋果秋季發佈會之前,Apple Watch 在很多用戶看來並不是一個能與 iPod,iPhone,iPad 相提並論的產品線,因為它嚴重依賴於 iPhone,一旦與其斷開連接且沒有在同一 WiFi 的場景下,許多功能就處於完全不能使用的狀態。雖然蘋果在 Apple Watch Seires 2 添加了獨立的 GPS 芯片,讓它能獨立地對每次運動進行監測,但距離真正的「獨立」還遠遠不夠。

不過,蘋果在近期的秋季發佈會上終於推出了真正意義上獨立的 Apple Watch Seires 3 ,支持 LTE 功能,實現獨立聯網,這背後的一切都要歸功於一個特殊的 SIM 卡——eSIM。

eSIM 是什麼?

eSIM 是 Embedded SIM 的簡稱,即嵌入式 SIM 卡。

顧名思義,就是嵌入到設備芯片上的 SIM 卡。而在生活中,我們常接觸的標準 SIM 卡、micro SIM 卡以及 nano SIM 卡都屬於傳統式 SIM 卡,它們與 eSIM 都有著最大的不同點:以獨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存在於設備之中。

eSIM 優勢何在?

便利性

一般情況下,我們從運營商購買一張 SIM 卡後就只能使用這一家運營商的服務,如果想要更換其他運營商的服務,我們最好的辦法是購買新的 SIM 卡,雖然運營商還提供攜號轉網服務,但條件各種限制和辦理手續繁瑣的不足讓它始終發展不成規模。

這種場景下,在設備製造過程中就已經被嵌入的 eSIM 卡優勢顯得十分明顯,用戶不僅可以遠程激活連接,還能無需換卡便能切換運營商網絡以及更加靈活的選擇運營商套餐。同時,得益於此,也很容易實現零國際漫遊費的願景。

安全性

就目前而言,如果手機被盜或丟失的話,任何人都能很方便地將你的 SIM 卡取出,然後將它裝在自己的手機上,這樣一來,支付寶、微信以及手機網銀的安全隱患極其嚴重。但如果是採用 eSIM 卡的手機就不會遇見這類事件的發生,因為它只能在有機主密碼的條件下才能添加新的用戶資料。

前瞻性

相比傳統的 SIM 卡, eSIM 在體積上小約 90% ,而且無需再專門設計獨立的 SIM 卡槽,對於手機整體設計而言,不僅讓機身進一步輕薄,還能讓手機更方便地做好防塵和防水設計。此外 eSIM 還可以讓可穿戴設備生產商設計出更輕薄且真正的獨立聯網的智能手錶或健康跟蹤器,逐漸告別笨重的外觀設計和依靠藍牙及 WIFI 才能聯網的侷限性。

擁有這些特性的 eSIM 在物聯網、智能家居等新領域運用場景中具有極大的想象空間。

eSIM 的現狀與未來

尷尬的現狀

你也許不知道,eSIM 概念其實是源自於蘋果在 2011 年時向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申請的一項虛擬 SIM 卡專利。在專利中,蘋果稱它可以讓用戶無需使用 SIM 卡就可以直接訪問運營商提供的無線網絡服務,同時也強調這將讓未來的 iPhone 進一步變得更薄、更美觀。

2014 年 10 月,蘋果發佈了 iPad Air 2 和 iPad mini 3,在面向美國和英國市場的 LTE 版本中首次將虛擬 SIM 卡運用到了實際產品中,並取名為 Apple SIM,這意味著在美國和英國之間往返的遊客可以隨意地在切換不同運營商的數據網絡,免去了在當地買 SIM 卡和多帶一部手機,或是在本國調整套餐的麻煩。

可是這一次,蘋果眼中 SIM 卡的未來形態卻並不像 micro SIM、nano SIM 一樣推出後被迅速普及,而是遭到了運營商的強烈「抵制」,因為 eSIM 的發展趨勢會對運營商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除了用戶被分流和傳統收費模式被顛覆外,運營商甚至不得不適應新的形勢,不斷降低自己的控制力。

所以,2016 年先後推出的世界首款搭載 eSIM 的可穿戴硬件三星 Gear S2、國內首款 tiwatch 2 都有著明顯的侷限性,比如說運營商支持不全、只能支持 3G 網絡,Tiwatch 2 甚至還要以手錶終端為主進行新號碼開通的申請才能實現聯網。

光明的未來

幸運的是,eSIM 尷尬的現狀並沒有長時間持續,隨著 GSMA(全球移動通訊系統)協會認定 eSIM卡是未來的趨勢和陸續公佈遠程配置規範後,越來越多軟硬件廠商和運營商開始參與了進來,eSIM產業鏈日趨完善。可以預見的是,移動行業將迎來巨大的進步。

雖然蘋果在 Apple Watch Seires 3 國內官網詳情頁面中註明稱目前「蜂窩網絡服務」暫時僅支持大陸地區中國聯通的 5 個省市,中國移動與中國電信將於今年 稍後推出,但是這也說明了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已經參與到 eSIM 的建設與推廣中,這讓未來可穿戴設備產業甚至整個移動行業的突破成為了一種可能。

不過遺憾的是,蘋果此次發佈的 Apple Watch Seires 3 仍然無法解決運營商網絡覆蓋的制約並實現漫遊。或許,這正如 GSMA 大中華區戰略合作總監龐策發表「eSIM,勢在人為」主題演講中所講的一樣:

eSIM 的產業就是事在人為,現在的標準已經完善,就是需要產業界一起攜手推動的這樣的一個時間點。


少數派


eSIM實際上還是一張卡,但是這張卡是虛擬化的。是將實體SIM中攜帶的數據通過空中入網的方式下載到真實載體eUICC中,實現和傳統意義上SIM卡相同的功能的技術。eSIM卡最核心的目的就是為了“卡”“號”分離。

要再次說明的是,eSIM和傳統SIM卡在功能上沒有任何區別,不用了要銷號,而非很多媒體說的可以隨意變更運營商或者一卡多運營商。未來可以實現隨意更改運營商的業務是攜號轉網,一卡多運營商不可能。

不過eUICC是可以存儲多張eSIM卡的,這時候的eSIM卡可以是多運營商。不過目前受制於硬件技術,在多張eSIM卡同時存在的條件下只能有一張被激活,其餘卡不能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