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在职备考,六个月上岸,公考达人分享独家秘籍

今年6月,在上班的间隙颤抖着打开查分网站,心跳接近200下,然后看到72+68的成绩不得不长舒一口气。

去年11月参加国国考,61+64,虽然当时没进面,但可以说基础还是不错,虽然每天需要上班打卡,但每晚听课刷题的学习从没放弃,周末整块时间用来仿真模考的习惯一直坚持着,可见公考学习功夫在平时,在职考生一样能上岸,下面详细说一下我的备考经历和考试经验。

一、谁在和你竞争?

国家公务员很多岗位都要有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这就把那些刚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线挡在了外面,为你的竞争减少了很多压力,要知道,在职的你,和在学校的学生们相比,你全不占优势。但是,好在和你竞争的都是在职的人,所以不要抱怨,不要害怕,都一样,不一样的是你们备考的方式。

二、我一天忙死了,哪里有时间复习?

决定考,就努力考。一般来说,职场人士的有效时间包括每天下班后的时间和周末,下班,出去交通和吃饭梳理,休息,在20-24点之间,都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时间,还有很多人,喜欢夜深人静,晚上起来学习,这样的话,其实每天拿出2-3个小时学习,是完全可以的。王者荣耀就卸了吧、抖音就不要上了,非工作时间就关机或者静音吧,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上,其实学习时间不比在学校少。只是需要毅力。

三、在职复习大体分几段过程?

(一)了解和系统学习公考内容。

公考大纲要细看,多找名师来帮忙。在职的我们缺的是时间和有效精力,那么能让别人做的就不要自己做了。比如我们半月谈的《2019国考笔试基础班》,就把考试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总结,梳理了解题技巧,听课比你自己去琢磨要省很多时间。跟着名师走,事半功倍。

(二)自己总结

道听途说终觉浅,自己实践感触深。听完课,就需要按照老师的讲解来联系,巩固加强,这个过程比较漫长,每天1个小专题,就能积少成多,逐步完成。

(三)套题训练

真题就够了,真题就够了,真题就够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经过了自己总结的阶段,然后用套题去磨合。这个过程比前面更加痛苦,因为有的时候你一天的时间保证不了做完一套题,那就两天,三天一套。没关系的,再找周末系统的梳理一下。这是考前临近一个月要干的事情。

(四)冲刺复习。

临近考试,建议选择一个冲刺班的课程,时间短,见效快,还会进行最新知识的梳理和补充,是个高效备考的法宝。

(五)考前两天

在职的你,建议请假吧。坚持了那么久,给自己放个假,在家好好调整心情,把公考内容一条条罗列出来,模块——题型——应对方法,需要记忆的要点,罗列到小本上,你晚上冥想的时候,在脑子中一条一条过,这样就没有问题了。当进入考场的时候,你会发现小本子好有用。

四、如何攀上理想的天梯?时间安排。

(一)第一个时间段:夜深人静的时候,是你思想遨游的时候。(晚上)

既然决定改变,晚上就要克制了,也别出去胡吃海塞了,学起来吧。晚上8:00-11:30,找两个半小时。关闭手机,学1-2个专题,或者做套试题。每天2.5个小时,三天时间可以做完一套真题,并完成纠错提高环节。不要间断,这样60天,你就可以把公考的各个模块或者多套试题学习完毕了。如果你全力以赴,一心一意,那么提高是迅猛的,变化很可能是质的飞跃。

第二个时间段:难得的双休日,是你整理思绪的好时候。

双休日,在北京比较正常,在很多城市却比较奢侈。在职备考,最痛苦的是没有大块的时间,那么双休日(或者仅有周日)就是你最理想的复习时间了。除去必要的应酬和自己的放风时间,好好的利用这个时间进行套题训练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到考试前,你至少需要10套真题进行训练。

第三个时间段:碎片化学习已经是不得已的趋势,抓住上下班的有效时间。

北京早高峰繁忙的地铁上,经常能够看到在手机上听讲座的人们,他们在这座忙碌的城市,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上下班时间,是我们必须要去争取的时间,这个时间精神还行,干别的也干不了,与其看看连续剧,不如听听半月谈的课程,支持离线观看奥。或者这个时间背一下名言警句,所以说时间呀都是挤出来的!

公考备考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经历,如果你能做到破釜沉舟,不妨辞职一试,人生能有几回搏?如果放不下,请假也不妨是个好的方式,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想好了就去做,在职一样可以高效备考,持续关注我们吧。待你上岸时,跟我一样也可以轻描淡写和往日的同事说:我就是随便试一试,就成功了。

在职备考,六个月上岸,公考达人分享独家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