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李世民留下一個官職 郭子儀堅決不肯做 有人做了不得善終

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門之變”爆發。秦王李世民殺掉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被封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淵宣佈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便順理成章地成為唐朝第二個皇帝,是為唐太宗。

李世民在登基之前的職位是尚書令。李世民成為皇帝后,這個官職就空置下來。朝廷沒有任命官員,也無人敢去任職。

755年,改變了唐朝歷史進程的“安史之亂”發生。老將郭子儀勇敢地站出來力挽狂瀾,經過8年的浴血奮戰,最終平定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平定後,吐蕃又乘虛而入,攻入長安,嚇得唐代宗倉皇逃往陝州。關鍵時刻,又是郭子儀出馬,說服回紇與之聯軍,大破吐蕃。

李世民留下一個官職 郭子儀堅決不肯做 有人做了不得善終

正是因為如此,唐朝兩代皇帝給予郭子儀很高的評價。

757年12月,唐肅宗在郭子儀收復河東、河西、河南等大部分失地後,不無感慨地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意思是我大唐的天下,就是您重新打造的!

後來,郭子儀的兒子郭曖與昇平公主吵架,郭曖憤怒地說:“你仗著你父親是皇帝嗎?我父親還不稀罕當皇帝呢。”昇平公主聽了,氣呼呼地回到回到皇宮,她老爸唐代宗說:“這你就不知道了,郭曖說的沒有錯。郭子儀如果想當皇帝的話,天下難道還能是我們李家的嗎?”

由於郭子儀對唐朝的巨大貢獻,朝廷對他加官進爵,優待有加。不僅如此,唐代宗又任命郭子儀為尚書令。這一次,郭子儀堅決推辭,不肯接受。唐代宗命500騎兵持戟護衛,護送他到官署就職。然而,郭子儀仍然懇辭不受。

李世民留下一個官職 郭子儀堅決不肯做 有人做了不得善終

郭子儀說出一番感人肺腑的話:“太宗嘗踐此官,故累聖曠不置員,皇太子為雍王,定關東,乃得授,渠可猥私老臣,隳大典?且用兵以來,僣賞者多,至身兼數官,冒進亡恥。今兇醜略平,乃作法審官之時,宜從老臣始。”

這番話,是說唐太宗李世民當年做過尚書令,所以歷代皇帝都不任命。皇太子(唐代宗之子李適)擔任雍王,平定關東,才授此官,怎麼能夠因為偏愛我,違反重要規定?而且起兵平定‘安史之亂’以來,出現了許多冒領賞賜的人,以至於一人兼任數職,貪圖升官不顧廉恥。現在叛賊基本平定,正是端正法紀、審查官員的時機,應從我郭子儀開始吧。

郭子儀話說到這份上了,唐代宗只好作罷。他感慨萬千,吩咐史官將這段事情記入國史。

李世民留下一個官職 郭子儀堅決不肯做 有人做了不得善終

就如郭子儀所言,提唐代宗之子李適,也曾經做過尚書令,但這是極為特殊的情況。因為李適是皇太子,未來的皇位繼承者,不需要像其他文臣武將一樣避嫌。事實上也是如此。779年,當唐代宗病逝後,李適隨即等級為帝,是為唐德宗。

如果不是皇位繼承者,又敢覬覦尚書令一職的人,往往不得善終。

比如唐朝末年的將領王行瑜。王行瑜是唐僖宗、唐昭宗時期的權臣,曾經逼迫唐昭宗殺掉宦官西門君遂及宰相杜讓能等人。唐昭宗為了籠絡王行瑜,給他頒發了丹書鐵券。然而,王行瑜還不滿足,竟然要當尚書令。

李世民留下一個官職 郭子儀堅決不肯做 有人做了不得善終

大臣韋昭度密奏唐昭宗說:“當年太宗(李世民)以尚書令執政,最後當上皇帝,此後就不再將這職位授予人臣。只有郭子儀建立大功,官拜尚書令,但他終身避讓,不肯擔任。王行瑜怎麼能夠動尚書令的念頭!”

唐昭宗便拒絕了王行瑜的請求,為了牽制王行瑜,命李溪為宰相。王行瑜大怒,乾脆反叛唐朝,率部殺進長安,殺掉韋昭度、李溪,廢除唐昭宗,另立唐懿宗李漼六子李保為帝。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進京勤王,打敗王行瑜。王行瑜在逃跑途中被部下所殺。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