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都說核電成本高,究竟高在哪裡?

根據國家能源局官網上2017年底公佈的數據,我國核電的上網電價為420.89元/千千瓦時,高於發電企業的平均上網電價370.97元/千千瓦時,這背後與之相應的是核電高昂的成本。

作為一種電力商品,核電的成本是影響其競爭力和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西屋公司甚至因為AP1000的四組在建項目工期延誤、成本攀升,而直接導致破產重組。也因此,有人說經濟性是核電的軟肋。那麼,為什麼核電的成本高呢?

一、核電的成本主要花在哪裡?

衡量核電經濟性的主要指標有兩個:比投資和發電成本。

比投資是指核電站單位裝機容量的投資,包括土建費、設備採購費和安裝費等;發電成本則包括燃料成本、運行和維護成本等。

核電的成本高,主要體現在建造成本(也就是比投資)上。核電的初期投資大,其前期的建造成本大約佔到全部成本的50%~70%,相比之下,火電只有20%~30%。目前國內已經建成投產的二代改進型技術機組,單位造價一般在12000~14000元/千瓦,與風電、太陽能的比投資相當,是火電的三倍。

不過,在發電成本上,由於核原料體積小、能量大,加上當前國際鈾價比較低,核電的燃料及燃料運輸成本相較於煤電、氣電要低。且由於不受自然條件限制,核電的年有效運行小時數遠高於風電、光伏等。這些因素使得核電的發電成本比較低,僅高於大型水電。

核電機組的投資回收期大約為10年,而設計壽命一般為40-60年,如果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核電的經濟性就很可觀。

都說核電成本高,究竟高在哪裡?

二、核電建造成本高的原因?

核電站之所以建造成本高昂,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由於核級設備對設計、材料、製造工藝等要求比常規設備更高,使得核電廠的建設週期比較長,從前期規劃到投入運營通常需要5-7年。這期間,絕大部分資金開支來自於銀行貸款,產生的利息非常高,若是發生項目延期,花費則更為高昂。芬蘭的奧爾基洛託核電站3號機組從2004年開建,至今已比原計劃拖期了近10年,投入幾乎是預算的3倍,已經高達85億歐元。

2、出於安全性的考慮,核電站設置了大量冗餘設備,無形中抬高了設備製造和機組建造的成本。比如,三代機組較二代機組考慮了更多安全性,其建造成本也明顯增加。華龍一號的預計建造成本在16000~20000元/千瓦之間,而EPR的預計單位造價更高達6000美元/千瓦以上。

3、進口的設備和技術也是核電建造成本高的原因。比如引進國外技術建設的大亞灣其比投資為1658-2077美元/kW,摺合人民幣為13760-17173元/ kW,而自主設計建造的秦山一期單位造價僅為5664元/ kW。

三、高成本有哪些影響?

除了建造成本高以外,在未來,國際鈾價上漲、核電廠老化退役等因素也有可能進一步增加核電的成本。

高成本最直接的就是影響核電在電力市場上的競爭力。由於核電高成本,核電電價往往高於市場電價,在沒有優惠政策的自由市場中,幾乎無法盈利。在歐洲,得到大量補貼支持的可再生能源利潤比核能更高,使核電受到巨大沖擊,德國、法國、瑞典等國家都有關於關閉核電站的計劃。

高成本也不利於核電出口。阿海琺就因EPR技術成本太高,在阿聯酋核電站招標中敗給了韓國的APR1400技術。近幾年,俄羅斯的核電技術因價格相對低廉(如VVER-1200的比投資大約在4000美元/千瓦時左右),在海外市場上競爭屢屢勝出,競爭強勢。

都說核電成本高,究竟高在哪裡?

四、如何才能讓核電物美價廉?

提高自主設計能力、儘量採用成熟的製造工藝和技術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法,比如採用漸進改進的三代機組華龍一號造價就比AP1000和EPR低。

另外,提高工程建設過程的管理水平,加強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和投資控制,也是控制成本重要途徑。

當然,最根本的方法還是實現技術創新,如採用非能動設計簡化冗餘設備、採用模塊式建造方式縮短建造週期等,從各個環節提高建造效率,降低核電站成本。

(作者單位: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