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武夷山:碧水丹山 武夷茶香飄四海

武夷山:碧水丹山 武夷茶香飄四海

武夷山的山水是如此之美,更飽含著文化的雋永氣息。這座名山已入選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武夷山的茶名氣更響:這片鬱鬱蔥蔥的山川是中國烏龍茶紅茶的發源地,大紅袍為代表的武夷巖茶“實甲天下”,其製作技藝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武夷山:碧水丹山 武夷茶香飄四海

武夷山的自然保護區也意義非常:保存了地球同緯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被譽為“世界生物之窗”……

身居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是如此豐富精彩。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武夷山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山地經濟”發展之路——依託良好的生態,不僅發展了富民的旅遊產業,也騰飛起了綠色的茶產業,在產業升級的今天,更著力描繪著創意產業的藍圖,讓悠悠書香、濃濃古韻引領這片山水,邁入更絢麗的明天。

提升旅遊產業

這座城因山而興盛

如果沒有發展旅遊,武夷山市仍然是一座小山城。現在,這裡已經崛起為閩西北、閩浙贛交界的現代立體交通樞紐,未來還將建設成國際性旅遊度假城市

武夷山:碧水丹山 武夷茶香飄四海

“我算是真正嚐到‘旅遊飯’的甜頭嘍!”滿臉笑容的餘家發今年60歲,他的旅遊餐飲從夜宵攤開到農家餐館、再升級為現代化的美食城,生意越做越火。他的成長曆程也正是武夷山旅遊經濟發展軌跡的縮影。

老餘是武夷山腳下公館村土生土長的農民。“1986年設立武夷山度假區,我們村在規劃範圍內,就把老房子拆了,整出7間店面。當時,村裡的房屋差不多都辦起了旅社和飯館。”

隨著旅遊生意越來越好,老餘帶著大兒子嘗試在自家門前鼓搗起夜宵攤子,一年掙了2萬元。“1998年,我們開了小魚兒酒家!生意好得很。”3年後,小兒子到武夷山市裡也開起了餐館,老餘當上了“總指揮”,打出了“美食城”的旗號。現在,老餘在度假區和市裡各擁有一座四層“世紀福酒樓”,員工120多人。

武夷山:碧水丹山 武夷茶香飄四海

像老餘這樣,靠著名山搞旅遊而富起來的農民還有很多,而旅遊帶給這座小山城的變化更大。

“武夷山市原名叫崇安縣,過去一直很封閉。是改革開放讓這片閩北的大山釋放出了新的光彩。”武夷山市旅遊局局長季和賓說,“1982年,武夷山成為首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1989年崇安縣改名為武夷山市,以名山立市,以名山興市在這裡表現得十分突出。”

發展旅遊,給山區破解了交通瓶頸。“別看我們這個小城藏在大山深處,卻是國家一類航空口岸,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縣市。1994年武夷山機場通航,如今航線達28條,旅客年吞吐量達50多萬人次。”季和賓說。

來往頻繁的人流讓山區人民打開視野,觀念更為開放。現在,武夷山旅遊節、茶博會等大型節會活動已經成為武夷山和閩北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

武夷山:碧水丹山 武夷茶香飄四海

在堅持“旅遊為主、工業為輔”發展方向的武夷山市,以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一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六成以上,拉動經濟增長近10個百分點。

“旅遊業解決了幾萬人就業,帶動了其他產業發展,帶來了城市發展鉅變,但離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所要求的國際性旅遊度假城市還有一定距離。”武夷山市委書記郭躍進說,“武夷山文化底蘊深厚,茶文化豐富,旅遊產業的發展要從傳統的自然觀光旅遊向休閒、養生、度假、文化、會展旅遊轉變,在豐富旅遊產品,提升旅遊產業素質方面取得新突破。”

“以往武夷山旅遊的思路就是‘一山一水一壺茶’,登天遊峰、到九曲溪漂流、再看一看大紅袍母樹,2天的時間就把武夷山逛完了。現在我們正在發掘新的景點,設計新的主題旅遊線路,規劃森林養生基地、療養基地等,開發武夷山特色養生菜餚。”季和賓說,“靠山吃山的思路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原來消耗的是森林資源,現在要把良好生態用足用好。”

“在開發中注重保護,是武夷山發展旅遊一個必須遵守的原則。”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陳先珍說。1999年和2002年,管委會先後投入近6億元將景區內1200多戶村民遷出,設立環保觀光車,並加強環境監測。

“提升旅遊產業,走出一條有特色的山地經濟路子,就要進一步提升交通的便捷性。目前武夷山交通仍然不夠完善。”武夷山市市長鬍書仁說,“我們面臨著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新興發展區域建設和被認定為原中央蘇區縣等重大歷史性機遇,正迎來一個大發展、大跨越、大變化的歷史時期。”

目前,武夷山民用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正準備實施;橫貫武夷山的橫南鐵路正在進行電氣化改造工程;穿越武夷山市的寧德—上饒高速公路已開工建設;雙線時速達300多公里的京福高速鐵路於2009年年底開工建設;杭廣高速鐵路正在規劃中……

振興茶產業

讓大紅袍“紅”起來

將山水風光和茶產業捆綁營銷,以茶促旅,以旅帶茶,武夷山茶產業紅紅火火!從傳統的茶葉到茶飲料、茶食品、茶枕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產品,一個綠色、環保的茶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採訪前,先坐下泡上一壺茶,聊什麼話題都伴著淡淡茶香……在茶文化藝術之鄉武夷山,採訪顯得另有一番韻味。

大紅袍是武夷山一張響噹噹的金名片,也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然而3年多前,武夷山的茶產業並不那麼紅火。2006年春茶上市時,茶青一公斤只賣1.2元,一畝茶園只能採一二百公斤茶青。“當時武夷山的茶產業是分散式家庭生產,規模小,技術落後,茶農不瞭解市場信息。”武夷山市發改局局長林明生說。

怎麼讓大紅袍真正“紅”起來,讓武夷山特有的茶葉資源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引擎?2006年,武夷山市下決心把茶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抓,成立茶葉產業領導小組,設立茶業局,制定《茶產業發展三年規劃》,全面分析了全市茶產業發展的優勢和薄弱環節,從增加面積、擴大規模、提升質量、提高附加值等13個環節提出了未來3年茶產業的發展規劃。一套壯大茶產業的組合拳開始出擊——

首先抓品牌,改變武夷巖茶“有名茶無名牌”的現狀。武夷山確立了主打大紅袍的品牌戰略。2007年10月8日,最後一次採製的母樹大紅袍茶葉送藏國家博物館,成為該館收藏的惟一現代茶葉,使大紅袍名氣大振。

其次抓品質,建立質量監管體系。要求企業嚴格按照標準生產,建立原材料可追溯臺賬,設立茶企質量檔案,產品茶上市前強制送質量監督部門檢驗合格後,才允許貼上武夷巖茶地理標誌保護專用標誌,同時制定扶持政策,鼓勵茶企創建綠色食品茶、有機茶基地。

第三抓營銷。將武夷山的山水之美和茶韻之香有機結合起來,以茶促旅,以旅帶茶,在全國打響大紅袍品牌。

今年,茶產業3年規劃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很多農戶式小作坊已經成長為正規企業,武夷山獲得國家QS認證的茶企業136家,擁有“武夷星”、“戲球”、“元正”等6個茶葉類省著名商標,“武夷山大紅袍”正在申報中國馳名商標。2008年,武夷山已建立4.8萬畝綠色食品巖茶基地,已有10萬餘畝無公害茶園基地,涉茶產業總產值達8.05億元,茶企(農)的直接經濟效益提高了30%。

現在,武夷茶更跳出大山闖入國際市場。在武夷山最大的茶葉出口企業凱捷公司,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國外的茶商。

“以前,茶農是挑著擔子來送茶,慢慢地變成開著摩托車來,後來開起了‘皮卡’,現在很多坐上了小轎車。”武夷星茶葉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劉益寧笑著說。

持續升溫的茶產業不僅富了茶農,還招來了金鳳凰,越來越多看好武夷山茶產業的企業前來投資。武夷星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

“當年到閩北山區投資設廠,大家都不看好。但是我們有信心,這麼好的茶葉不可能賣不出好價錢。經過10年的發展,2008年武夷星公司銷售額達到2億元。”劉益寧說。

和一般茶飲料不同的是,大紅袍罐裝茶水是不添加任何輔料的純茶飲料。武夷山友青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善明告訴記者,“這個產品成功解決了罐裝茶水保質期短的技術難題,計劃投入1.5億元建廠生產,初期規模預計年產4000萬瓶。”

如今,武夷山的茶產業鏈條已經延伸至茶飲料、茶食品、茶枕等保健用品、茶味牙膏、茶工藝品、茶酒、醒酒茶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產品。在仙店工業園區內,形成了一個綠色、生態、環保的茶產業集群。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茶葉深加工企業對周邊縣市的茶葉企業發揮吸納作用,將這裡打造成為高附加值茶的窪地,並進一步帶動茶機械、包裝等相關產業集群的發展。”林明生說。

巖茶村裡話“鬥茶”

武夷山大紅袍如雷貫耳,但是知道武夷山岩茶的人卻不多。走進種植正宗巖茶的巖茶村,處處飄蕩著濃濃的茶韻。

一進餘盛良的家,偌大客廳裡只見一張巨大的根雕茶案,案上茶壺、茶杯、茶勺、各色茶葉和茶食等一應俱全。“我給你們泡點陳年的巖茶嘗一嘗。巖茶越陳越好,去掉茶葉的火氣,更潤澤。”餘盛良邊說邊煮上了水。落地玻璃窗外,一側是竿竿翠竹,一側是鬱鬱蔥蔥的茶山。

什麼是巖茶?“因為武夷山的茶樹是長在岩石上。”身為高級評茶師的餘盛良說,“你看,那邊茶樹根部泥巴下面沒多深就是岩石,是武夷山特有的丹霞地貌,石頭經過漫長風化形成的土壤,它的PH值等特性和別處不一樣。在這樣土壤裡的茶樹是長不大的,茶葉有一種特別的味道,我們稱之為‘巖韻’,也就是‘巖骨花香’!”

餘盛良家做茶的歷史相當悠久,“到我已經是第六代了。巖茶村做茶歷史更長,有800多年。宋代范仲淹寫過一首鬥茶的詩,說的就是這裡鬥茶的故事。”

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對武夷山岩茶的品質讚譽頗高,“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近幾年,這一民間鬥茶的習俗搞得更熱鬧了,已經成了標準化的賽事、技術交流的平臺和品牌推廣的渠道。

今年8月18日至22日,150多戶巖茶村的茶農帶著327個優質巖茶茶樣參賽,比去年增加了近65%。巖茶村裡,樹蔭下,數十張長條木桌擺放起來,品茶杯一字排開,分為大紅袍、肉桂、水仙和品種4個系列,評委由特邀茶葉專家評審和送樣者、市外茶商等組成。北京、上海、福州等地的茶商紛紛慕名而來。

連續舉辦5屆的鬥茶賽“鬥”出了經濟效益,昔日“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巖茶不僅打開了銷路,價格更是一路走高。以前茶葉積壓賣不出去的大有人在,現在是供不應求,8月份今年的茶葉已經基本售完。現在巖茶村有一半以上茶農辦起自己的茶廠,年收入最多的茶農達到幾百萬元。今年4個系列的鬥茶狀元被福州君越茶葉有限公司以72萬元的高價收購。

多次獲獎的餘盛良辦起了擎天巖茶廠,也從簡單的人力勞作升級到機械化製作,現在有綜合搖青機6臺、大型烘乾機1臺、小型烘乾機1臺、提香機2臺,每年採茶季節還要聘請40多名工人。

“我覺得鬥茶賽最重要的效益體現在生態上。”餘盛良說,“環境對茶葉品質的影響非常大。通過麻雀、茶毛蟲等生物鏈治蟲,茶葉就能達到有機食品的標準;山上植被增加了,過強的日照就可以被樹木遮擋,保證茶樹生長的潮溼度,負氧離子含量也高了。”

“為了賣出好價錢,村民們保護環境的意識越來越強了,對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少了,自覺施用有機肥,採取人工除草和生物殺蟲。武夷山的山更綠、水更清、動植物更多了。”餘盛良望著“種”在屋裡、三棵碗口粗的竹子笑著說,“我蓋房子時,特意把這幾棵竹子包了進來,捨不得砍掉它們嘛。”

培育創意產業

靈感在山水間起舞

創意產業是武夷山積極拓展山地經濟的一個新的著力點。不僅要培育動漫等新興產業,更要借創意而有力提升旅遊業、茶產業等傳統產業

武夷山茶博園是一座以茶為主題的公園,漫步於此,隨處可見武夷山千年的製茶歷史被融入一座座雕像中,用無聲的語言做著最生動的講述。特別有趣的是一組形態各異的青銅群像,或捧著簸箕,或守著火爐,或用手揉搓……形象地展示了武夷巖茶複雜的製茶工藝。

站在茶博園廣闊的露臺上,環顧四周,高低錯落的山巒是如此安靜,彷彿在靜靜等待《印象·大紅袍》在此奏響的第一聲震撼。“如果順利的話,由張藝謀創意的這個山水實景演出,明年初就能與觀眾見面。”林明生告訴記者。

2008年11月,張藝謀到武夷山進行實地考察採風,《印象·大紅袍》正式啟動。《印象·大紅袍》以茶為主線,是融武夷山特質的歷史、民俗、山水、茶文化於一體的實景演出。目前該項目已進入創意完善、項目設計、具體創作階段,並將在本地招募400多名演員,建造可容納2000多名觀眾的360度旋轉看臺。

“武夷山發展創意產業,一方面要培育動漫等新興產業,另一方面則是對傳統產業進行創意提升。”林明生說。

培育創意產業,武夷山先把基礎打牢,目前已經形成“一個園區、一個學院、一箇中心”的發展格局。“一個園區”即“武夷山創意動漫產業園區”,將形成動漫作品開發、影視創作、廣告等綜合配套產業群;“一個學院”即武夷動漫學院,將成為軟件和動漫人才的培養基地、軟件及動漫產品的研發基地;“一箇中心”就是“大紅袍發展中心”,旨在推進“大紅袍”茶文化創意產業項目策劃,開展茶葉高附加值深加工以及關聯產業研究等。

“茶產業是傳統產業,創意可以為它注入新的力量。”武夷山鄉土文化研究會會長鄒全榮說,“泡茶給客人,除了展示茶藝,也要有創意茶席。我設計的一個方案曾獲好評,幾枝菊花,兩把摺扇,一柄紫砂壺,再加上江南的藍花布,這些元素巧妙地擺放在一起,就有了一種素雅寧靜的氛圍,顯得很別緻。”

“武夷山的旅遊產業要用創意去提升!”武夷山市旅遊局局長季和賓總在琢磨著怎麼用創造性的思維方式,設計出更多新的旅遊主題。

雖然創意產業在武夷山還是剛剛起步,但是人們對這一新興產業充滿了熱切的期盼。

山地名片

武夷山

武夷山集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全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全國十大文明風景區、中國十大名山、中國茶文化藝術之鄉等品牌於一身,同時擁有國家一類航空口岸、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個全國曆史文化名村。

武夷山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保存了同緯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被譽為“世界生物之窗”、“蛇的王國”、“鳥的天堂”、“昆蟲的世界”。保護區內已知植物種類3728種,幾乎囊括了中國中亞熱帶所有的植被類型;已知動物種類5110種,是珍稀、特有野生動物的基因庫,是“研究亞洲兩棲和爬行動物的鑰匙”。

武夷山主景區佔地面積79平方公里,擁有典型的碧水丹山奇觀,形成秀水、奇峰、幽谷、險壑、雲海、日出交相輝映的諸多美景。

採訪札記

創意的關鍵是什麼

夕陽,為下梅村鄒氏家祠的大門塗上了一抹金色的餘暉,門牆上的磚雕雖有些斑駁,仍異常精美。坐在這間老屋裡,鄒全榮聊起創意產業,頗有些激動,眼睛中閃爍著熱切的光芒。

“17世紀,武夷茶遠銷俄羅斯和西歐,武夷山下梅村作為萬里茶路的起點而名揚中外,在我國茶葉貿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下梅村還是全國70多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要挖掘文化底蘊,首先就要重視自己的歷史文化,保護好它,其次才是在這個基礎上融入創意的元素。”鄒全榮說。

真正有厚度、有感染力的創意,必須要真正讀懂原有的文化底蘊,真正瞭解它的精髓,真正找到恰當的表述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風、矯揉造作。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這八個字是準則。

張藝謀的“印象”系列很火,效益十分誘人,但是這個創意產品不應成為一個“克隆的視覺盛宴”,只是將各地的山水、歷史掌故和民俗風情等進行高度商業化地簡單複製。

記得兩年前,在貴州荔波縣看過一場山水實景演出,也許它的聲光電等現代化舞臺表現手段不夠完善,但是一曲曲未加雕琢的侗族大歌,保存了純樸蒼勁的原生態歌聲,猶如天籟之音,有著穿透心靈的力量。

把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成為創意產品,需要推動者,特別是熟悉當地歷史文化的挖掘者、投資人和旅遊企業等的多方合作。鄒全榮作為責任心強烈的挖掘者,多年來,一直勤勤懇懇地做了大量歷史文化的整理蒐集工作。“武夷山現在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包括節日民俗、手工、山歌、服飾、飲食等。這對於保護瞭解當地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鄒全榮說。

在祠堂內一扇古蹟斑駁的木門上,貼著“全榮創意工作室”的LOGO。一頁薄薄的紙見證著鄒全榮堅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恆的努力,令人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