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私企辞职,你觉得是为什么?

嘻嘻姐


不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有一定的流动性。员工辞职一是对现在的工作不满,二是有更好的选择。私企工作听上去体面,但就像“围城”,里面的人想逃出去,外面的人想就跳进来。那么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私企离职呢?



一、工作福利保障低

国企的工作一直被称为“铁饭碗”,稳定的工作福利待遇使人拼命也要进去。相比之下,外企的工作福利保障较低。私企以公司赚得利润为最大目标,对于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没有完善的制度,有空子就想钻。严重情况下,还会随意克扣员工工资。有些家族企业,有亲戚关系但不做事的人反而工资更高。员工缺乏法律意识,自己应有的工资福利都无法保障,自然对这份工作失望,丧失工作积极性,只能辞职。



二、自身缺乏竞争力

现在互联网发展很快,很多私企虽然有一定资金,但技术力量和核心管理层更新速度慢,逐渐失去竞争优势,被市场淘汰。因此,员工虽然拿着工资,但看不到公司的发展,不得不对自身的职业规划重新调整。

三、工作时间不稳定

“在私企,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驴使,工作强度非常大。”在私企工作的一个朋友曾向我这样吐槽。不像国企,每个星期双休,朝九晚五,没有特殊情况,很少加班。私企的老板自负盈亏,压榨员工的劳动力,想要用少的钱换得最高的劳动报酬。很多员工长时间加班工作,身体和精神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综上,私企工资待遇并不像表面那么高,工作时间长、福利得不到保障等都是员工离开私企的原因。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更多问题欢迎关注交流,成长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许悠然


这个应该主要源于部分私企制度的不完善,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经常老板本人就能一手遮天,如果恰好老板是个极品,那真的下边人很少有活路。

说下我一个同学的奇葩经历。她学的工商管理,当时大学毕业去的私企,企业卖LED灯。平时跟我电话时候没少吐槽老板。总之,就是很抠门,让我同学一边做她的助理一边做业务,但承诺的提成又不给,还总是想方设法的扣工资。曾经搞了一个员工入股项目,每个员工拿出来一部分钱入股,我同学作为基层员工,交了五万。后边离职时候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资源才把钱拿回来。

最搞笑的一次是老板在公司发文称如果销售额达到多少就给大家发一定比例的奖金,结果全员卯足劲超额完成任务,老板一算要支出那么多奖金,后悔了。。。后来,老板为了不付这笔对她来说堪称巨额的奖金,辞退了销售总监,称文是销售总监发的,她并没有同意。。。鉴于这么奇葩的老板,她手下的员工是换了一波又一波,但奇怪的是,公司也一直运转的下去,只能说中国人多。。。直到我同学实在无法忍受离职了。再往后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闻知


我呢也算经历过一个国企,现在在一个私企工作,我来说说我经历的两家企业的差别吧!一下比较仅限于这两家企业对比,其他企业情况暂不了解。

第一,工作时间对比。

在国企,工作时间是每天标准工时,八小时。上班五天,休息两天。一周工作时间5X8=40小时。每天按时上下班,工作三年,加班次数个位数,并且加班时间可以调休。现在这个私企,每天早上八点半上班,工作时长也是说的八小时,但是任务重,每天到晚上十一点的情况很常见,周六也要加班,经常没双休,每天工作时间出去中午,晚上吃饭一小时,每天工作13小时。一周按照六天上班,每周工作时间6X13等于78小时。(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的时间就不算了)。工作时间比较,这个私企,工作一周约等于国企的两周。并且坑爹的是,加班没有加班费,没有加班费,没有加班费!坑爹的事情说三遍!!!(三个叹号手动强调!!!)

第二,薪资待遇对比。

在国企的那三年,因为效益不好,每个月除去五险一金,到手3000左右。这个私企每个月除去五险一金,到手4000多。这是两家企业的薪资对比。

第三,晋升对比。

都说国企水深,我也确实感受到国企确实水深,晋升你懂的,不是说有能力就行,人脉更重要!评职称得绞尽脑汁找关系,竞选职位也要绞尽脑汁找关系,关系不到,差不多凉了一半,这倒不是说只有找关系才是出路,那个国企还行,能力强也有机会。(本人在那个企业没有关系,脑汁也不用绞了,也就不去想晋升的事了)。但是你以为私企水就不深了么?来这里我感受到水一样很深,并且还很凉。这个私企充斥着压力,一出事众人推。人人自危,人人自保。老板要结果,企业要利润。美其名曰,结果导向,一切看结果。做不好分分钟滚蛋是正事。在私企看到了势力眼,看到了笑里藏刀,大家都在为自己利益努力。晋升空间只能说,人脉有多广,空间有多大。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第四,工作+生活。

在国企工作,每天下班时间就属于你了,夜晚来临,寂寞长夜该怎样渡过,完全看你。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在这个私企,每天晚上吃完饭,坐在办公室,偶尔有朋友发来信息说出去嗨皮,我只能呵呵。抬头看看窗外,这撩人的长夜,再看看电脑屏幕,满屏的工作。只能感叹!我这有了工作,没了生活。工作起来,陪家人的时间少了,女朋友是什么东西?谁能告诉我!

第五,能力提升对比。

能力分好多种,譬如有人学习能力很强,有人善于社交,有人善于钻研技术等等。在国企差不多做的工作内容固定,长时间做这一个方向的工作,纵向发展不错。在私企,完全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工程,项目,采购,供应链等等。转的是晕头转向。在私企横向发展较多,学习机会也多。这个就要看个人特质了,是否是技术控,是否是社交达人。每个人感觉都不一样!在私企能得到一定的锻炼!

最后,用手机码字,难免出现混乱句子,至于选择国企还是私企,这个要看个人。总结来说,国企稳定,压力小。私企不确定性太多,不稳定,收入会多一点,压力大!

到底你是追求远方的诗和田野,还是在眼前苟且,全凭自己!(其实看完了远方的诗和田野,依然有眼前的苟且!)


天涯人他乡客


我也是从私企辞职出来的,谈谈自己的体会。马云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为什么辞职?要么是钱没给够,要么是受了委屈。员工辞职的时候,没人给企业说心里话,反而绞尽脑汁想一大堆理由,无非就是给企业留点面子,不好意思说你你这破公司文化有多贱、管理有多差、老板有多烂!一般来说,辞职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现在很多私企老板,素质真的不敢恭维,对员工没有丝毫的尊重,抬手就打,张口就骂,但凡有点能力的人,谁能甘愿像奴隶一样活着!

二,拿不到应得的待遇。有的老板不讲诚信,承诺的工资待遇大幅缩水,或者是按制度规定,员工应得的提成、奖金,不予以兑现。员工只好另谋高就。

三,企业文化氛围不好。有的企业推崇所谓的狼性文化,把市场化竞争引入员工管理,造成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公司上下充斥着自私和冷漠。压力太大,压抑太久,就会选择逃离。

四,宰人的屠刀太过锋利。员工犯错,适当惩戒无可厚非,可是有些公司却拿罚款代替管理。屠刀每天都磨的寒光闪闪,员工就像待宰的羔羊,一点小小错误,也罚的胆战心惊。员工惹不起,那就只有躲了。

温馨提示: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忘记添加关注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交流、评论、收藏、转发,谢谢😜


管理那点事


1.缺乏安全感,在私企里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企业不养闲人,”固然这是硬道理,听写着却让人倍感辛酸,就好像牛、马,不等有天你老了拉不动了,甚至你动作慢一点,就会被找个理由无情抛弃。

2.很多私企的待遇只不过是“看上去很美”,工资几年不涨,到了年底,年终奖全看心情,给你发个几百块的红包,你得千恩万谢。进了私企就别想朝九晚五,双休日、各种假期。加成了常态,工时、计件制度、绩效考核、项目任务压的你喘不过气。想陪陪家人,度个假,到了月底七扣把八扣,看着被克扣的越来越薄的工资,让你下次再也不敢有这个想法。



3.私企老板,为了生存,无时无刻想得都是利润,这种意识已经深入骨髓,有的私企老板开会时满嘴的大道理,实际做起来却是一肚子小算计,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节约成本,大到你的劳保待遇,小到算计到厕所里的一张纸。

4.大部分私企属于家族式企业,根本就没有团队意识,管理制度混乱,朝令夕改,七大姑八大姨遍布各个管理层,工作中各种掣肘,得学会讨好每一个人,一个不注意小风一吹,你干的再多的成绩,也抵不过一个小小的错误。

4.私企永远做不到以人为本,没有企业文化,唯一的文化就是以最少成本,创造最大价值。在老板眼里你和设备,材料没什么区别,当你还有价值,他会跟你谈情怀谈发展,只不过是想把你绑在船上,待到有一天乘风破浪了,生锈的你就会被找个理由无情抛弃。

每个企业都在讲“以人为本”,“企业文化”,但有几个私企能做到呢,唯一的文化就是以最少成本,创造最大价值。在老板眼里你和设备,材料没什么区别,必须要每时无每刻给他创造利润,哪怕晚上你已经酣睡时,一个电话也要听他安排。当你还有利用价值,他会跟你谈情怀谈发展,只不过是想把你绑在他的船上,待到有一天乘风破浪了,生锈的你就会被找个理由无情抛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国企,大公司进不去,进私企是无奈的选择,有的进私企是以为为能多挣个仨瓜俩枣,改善一下生活质量。但是私企也需要生存,不如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技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才能多一些选择,多一些出路。


听雨江湖客


民企缺钱已经无以言状,基层银行至今没有什么举措给民企贷款,贷款难问题依旧,即便有些银行有放贷意愿,但设置的各种条条框框束缚民企根本达不到要求,等同于无法踏入银行门槛,形同纾困实为虚设。中央多次强调纾困民营企业。截至目前只旋转停留在高层的喊话当中。银行不放贷作为民营企业的任意企业家都束手无策,高层出台和提供的各类若干条,都是困难民企无法企及的空谈。民企恐怕很难躲过这个“严冬”,不歇业关门退休还能干什么?民企缺钱导致承担90%就业岗位收入降低,民众手里没有钱,社会各个阶层的消费断崖式下降。银监部门对银行业的处罚是导致民企“贷款难、贷款贵”的重要推手。银行业放贷给国企出现一笔烂账,“面烂了在锅里”一家人的事得过且过做做样子就过去了。但民企贷款发生一笔烂账,银行、银监层层如临大敌,层层追责,逐级重罚,直到惩罚信贷员下岗走人才罢休。民企还有谁敢冒着下岗失业丢饭碗的事给贷款呢?纾困民企贷款难不是随便说说或出几个措施就可轻易解决的。从银行业、银监体制上根本上不给予转变。民企贷款的“高山”就永远难以翻越。


用户93200397286


要找原因千万个,总结起来就一个,说的高大上叫做“企业文化奇葩”,说的接地气一点就是私企“由着老板性子胡乱来”。我给你们挨个剖析一下五个方面,就明白了。


1、工资!

其实现在私企的工资水平并不低,但人为什么还要辞职呢,甚至辞职了去工资低一些的国企也很普遍。就是因为“由着老板性子胡乱来”,今天给你10000,明天就可能找个理由变成7000了,就这么任性。而国企外企都是有非常固定的薪酬制度的。


2、规定!

也就是员工的行为准则,国企外企这些成熟企业,都有一套普适的员工守则,甚至几十年不变。但私企就不同了,“由着老板性子胡乱来”,老板今天喜欢佛,全员读佛经,老板明天喜欢道,全体员工学国学,后天老板喜欢狼性,全体员工一瞬间要嗷嗷叫。


3、晋升!

国企外企的老板,想晋升自己喜欢的人,都要先做各种铺垫,走各种流程,把表面功夫做的足足的再提拔。而私企,“由着老板性子胡乱来”,老板今天喜欢你,直接就是总监,明天不喜欢你,可以滚蛋了,啥程序?老板的话就是程序!


4、职责!

私企的JD(岗位描述)不存在的,你具体是什么职位不重要,“由着老板性子胡乱来”,你明明是个销售代表,老板一句话,行政的事物流的事就落你头上了。而外企国企每个人就是螺丝钉,按照规定的职责做事就可以了。


5、决策!

国企外企的决策,虽然很多都是拍脑袋做出来的,但好歹人家也找找理论依据,装模做样开会沟通啊。私企“由着老板性子胡乱来”,他今天要干这个,大家一窝蜂干,明天突然又说不干了,大家又一窝蜂往回撤,折腾是很正常的。


好了,看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因为人都喜欢做相对明确的事情,喜欢有相对明确的规则和机制。而私企是“由着老板性子胡乱来”的,他特别适合那些有挑战性的、能够随时拥抱变化的人,而大多数不是这种人,所以一旦和老板不合拍,就只能辞职了!


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普遍意义上的私企,其实私企里面也有很大的比如腾讯百度等,那已经超过国企外企了;即使是小型私企,也有很多非常非常优秀的。

世界500强经理,职场规划和转型专家,只分享跳跃性发展的干货,请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职场再出发


这个问题我从我们快消品行业来谈一谈。

越来越多的人从私企辞职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普遍现象,人员流动性相当大。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这几点:

1 工资福利的差距。与国企和外资企业相比,私企的薪酬待遇处于劣势,就普通操作工而言,相同的工作时间,每个月的工资甚至能相差1000以上。私企可以说福利很少,大多数企业没有给员工缴存公积金,五险也是最低标准,过节福利更是没办法相提并论。


2 管理水平,工作环境。在我能这行业里,私企的基层管理员水平实在有限,也是辞职率很高的原因,不能培养出人才。管理观念陈旧,认为劳动力众多,走一个可以再来一个。工作环境差说的是由于薪资限制,往往一个团队大多数人工作能力差,学历低,素质不高。这样是留不住工作能力强的人的。


3 不能积累经验,上升空间狭小。多数私企招聘时目的明确,普工就是普工,主任就是主任。不像大型国企和外资企业,注重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有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能够充分的展现自己,从而获得认可。现在少数私企甚至还在家族化,胡乱管理,这也是离职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

从我们快消品行业来说,主要就是这些,希望各个行业人士,留言讨论。


蓟州府博学陈


越来越多的人从私企辞职,我认为,不能用普遍现象来说。

有的私企人性化还是欠缺。我的一个朋友,从大国企辞职出去,上了一家私企。没一年工夫,又回到了国企。问他为什么?回答,很不开心,很不尊重人。

没有存在感。有的私人企业一心一意搞效益,唯效益为大,根本不会顾及人的思想、意识、精神需求,让人觉得心里空唠唠的,没底。

缺乏荣誉感。私企做不大,没有一定声望如:马云、史玉柱等,人们还是对小门小户小门脸、小打小闹的私人企业嗤之以鼻。不像高楼大厦、轰轰隆隆的大国企、大机关,很有荣誉感。

俗话说:池大有蛟龙。有志向、有梦想的年轻人,还是觉得私人企业,发展、前途没法和大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相比。

不过,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如今,党和国家对中小微企业及私人企业越来越重视,一系列好的政策相继出台,让广大私企老板们看到了希望和曙光。





0大木瓜0


在私企干了这么久,我非常了解老板之辛苦,老板也很难,所以我有利益上的不满很少说。当我无法忍受的时候,就辞职。但我觉得有些事情不得不说给你听(我不说没有人会说给你,这也是我要辞职的一个原因):

在XX年的这半年来,很多事情一直在动摇着我在这里的决心,我进公司近两年了,工资一直都没有涨过,我有对自己的工作反省过,难道是我做的比别人少吗?难道是我的工作不重要吗?头一年,我无话说,业务不熟练,工作量不大,拿的少,是因为我要学习。从XX年下半年开始,我开始一个人接管保修,并且还有接待工作,一年30万的工作量,外加服务与奇瑞公司的信息沟通,到XX年底到XX年初,仓库请产假,我再繁重的索赔工作及信息工作的同时,还要接管仓库,工作量的突然的加大,服务站大部分的工作都压在我一个人身上,我都一个人努力的承担,因为我年轻,要想比别人强,我就必须努力比别人做的多。我更希望我的努力能得到公司的肯定,可是公司对这一切熟视无睹。再我之后,服务站又先后招进2个内勤。一个司机,一个迎宾员。司机不会电脑,迎宾员只负责为客户倒水,都是中专水平,工资待遇都比我高,真不知道公司的人才引进体制是怎样?我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难道在这个公司里只要和老总有关系,就可以不干活,轻松拿钱吗?那我的努力又为了什么?公司天天在人才市场招聘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寻找真正的人才,还是只是去做个样子。公司领导无视我的努力,和不成比例的新酬,那我无法自信的继续工作下去。

其次,在一个不健康的团队中工作,为我自己已无法再进一步的提高,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在抱怨,都不想多干不属于自己的工作,毫无合作精神可言。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领导者—一站之长又在干什么呢?不是想办法怎么样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而且想方法怎样使自己的口袋利益最大化。代办保险,拿保险公司回扣,然后再用公家的钱给保险公司的人回扣,偏偏在财务都休息的情况下卖废品,卖完之后钱数又对不上,还有每月都有一些无人知晓的招待费,这些谁敢说啊,谁要人家是领导啊,说了又能有什么好后果,这些小便宜就这样肆无忌惮的占着,更何况其他暗地做的呢?


我们不断的节省办公开支,每次买东西就像是给自己家买东西一样,不停的还价就是为了能省几十块钱,可是领导每个月必买的两条烟,不知道进了谁的口袋,反正大家都是服务站当家一样的嘛!车是不能随便乱开,出去办公事要早点回来,但是站长就可以随时开车回老家,还假装去救援,平时说跑就跑,一跑就是大半天,也不在乎汽油烧多烧少了,反正不是自己掏腰包就行。

要讲公平。迟到、旷工、请假扣钱,那么所有节假日的加班,平时每天将近十小时的工作日呢?这都是白白的付出,又有什么怨言呢?有的人中午、晚上值班永远都在值班,好象我们无休止的加班都是应该的,不合理的工作安排工作,每个人都是平等,为什么总是有特殊呢?。

每天都想着怎样监督自己的员工,可是服务站的业务呢?,我们的财务还只停留在基本的记帐的水平上,更别谈辅助决策?从来没有想过通过财务上的计算,来刺激业务的发展,

在这样一个不团结的团队和一个让人不值得学习的领导周围,我无法学到积极的东西,无法使自己进一步提高,为了自己今后的前途,我决定离开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