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大清帝国海军“秀肌肉”却露了底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半岛和中国的战争,历称“甲午战争”。其实在甲午海战之前,大清帝国的北洋舰队曾两次友好访问日本“秀肌肉”。这两次不成功的访问不仅引发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还让日本摸清了北洋舰队的底细和软胁,日本政府为全歼这支当时“亚洲最大的舰队”发奋备战。

大清帝国海军“秀肌肉”却露了底

1886年8月1日,日本长崎出现了悬挂着大清龙旗的庞大舰队,北洋舰队的到来,让见惯了挂着英、法、美等西方列强国家国旗军舰的日本人议论纷纷。日本从1868年开始,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国力日渐强盛。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自身资源匮乏,加之国内各种矛盾尖锐,促使以日本天皇为首的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朝鲜半岛因其有利的战略位置,一直被列强各国觊觎,日本对朝鲜半岛更是垂涏五尺。

1886年(光绪12年),在朝鲜半岛负责防务的袁世凯向李鸿章报告:“朝鲜内部有人要联合俄国发动兵变,准备将清军驱出朝鲜半岛。”为防备俄罗斯,清政府决定派丁汝昌、吴安康分别率领北洋和南洋舰队前往朝鲜的永兴湾“秀肌肉”,以制止俄军可能的侵略。清政府的海军可谓是精锐尽出,当时的清政府海军势力是很强大的,在全球海军实力排名第8。特别是清政府的北洋舰队拥有六艘排水量巨大的铁甲舰,在东北亚可谓是“鹤立鸡群、独树一帜”。

大清帝国海军“秀肌肉”却露了底

北洋舰队在永兴湾巡访之后,丁汝昌又奉命率领舰队护送吴大澄前往海参崴(1860年被清政府割让给俄罗斯)。在返程时清政府下令丁汝昌率领“定远”、“镇远”、“济远”、“威远”4艘军舰前往日本长崎进行大修,其实在大修的背后也有着警告日本不要对朝鲜有所动作的意思。

日本人看到龙旗高扬、威风凛凛的清朝巨型铁甲舰,真是嫉妒、羡慕、恨。1886年8月13日,日本长崎,一群北洋舰队的水兵上岸购物,与日本警察发生冲突,结果一名日本警察被打成重伤,一名清朝水兵也受了轻伤。8月15日,北洋舰队放假,二百多名水兵上岸观光浏览,遭到早有预谋的数百名日本警察的袭击。北洋舰队的水兵猝不及防,不仅没带武器又分散于各街,结果吃了大亏,当场被打死5人、重伤6人、轻伤38人、失踪5人。日本警察死亡1人、伤30人,参与闹事的长崎市民也有多人受伤。这就是著名的“长崎事件”。

大清帝国海军“秀肌肉”却露了底

事件发生后双方反应强烈,日本态度强硬,清朝政府也不甘示弱,双方针尖对麦芒展开激烈的谈判。1887年2月,双方在英、德公使的调停下达成协议。双方各自对对方死亡和受伤人员实行补偿,日方付给中方抚恤款52500元,中方付给日方抚恤款15500元。此外,长崎医院的医疗费2700元由日方支付。

“长崎事件”给了日本人很大的刺激,明治政府认为日本要想崛起,就必须在海军力量超过清朝,就必须要把北洋舰队完全打败。当时的日本政府没有太多的储备发展海军,所以为了发展海军,日本政府号召被“长崎事件”刺激起来的日本民众进行捐款,结果民众踊跃捐款,很短时间内筹集到了一笔巨款。日本政府拿着这笔钱不仅在海外采购军舰,而且在国内也修建了大型造船厂。同时日本政府派遣大批“有痔”青年学生到西方学习海军知识和战术、战法。后来的日本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就是这个时候去英国学习的“有痔豺俊”之一。到1889年左右,日本已拥有了”千代田”“秋津洲”“吉野”等军舰。尤其是主力舰“吉野”号,更是航速快捷,炮火猛烈。一个全新的海军力量正在东北亚悄然崛起。

大清帝国海军“秀肌肉”却露了底

日本要想征服朝鲜就必须击败中国,就必领首先击败北洋舰队。日本海军虽然经过这几年的大力发展,但是对于北洋舰队目前的情况,日本并不清楚。为了知己知彼,日本政府特意正式邀请北洋舰队访问日本。1891年6月28日,丁汝昌率北洋舰队主力舰”定远”“镇远”“致远”“经远”“靖远”“来远”六舰先后抵达了日本马关、神户、横滨。7000吨级的“定远““镇远”舰,铁甲之厚、炮火之强,令日军十分艳羡。但他们通过深入观察,发现北洋舰队的大炮没有擦干净,而且水兵晾晒衣服也十分随意。由此他们断定北洋舰队在军纪上存在很大问题。

直到8月4日,北洋舰队在日本停驻了15天后,才离开日本回国。清政府认为北洋舰队充分秀了自己的肌肉,威吓日本的目的已经达到。自此,北洋舰队在没有添置一艘新的军舰,装备补充的费用也被停拔。而对于日本,北洋舰队展现的肌肉并没有吓阻住日本称霸亚洲的野心。日本反而加大了对海军建设的投入,到甲午海战爆发的前一年,日本海军拥有军舰55艘,其中多数是航速快、出弹迅速、射程远的新军舰。

大清帝国海军“秀肌肉”却露了底

​1894年,自认为羽翼丰满的日本海军对北洋舰队发起了突然袭击,结果北洋舰队大败,昔日风光无限的“亚洲第一舰队”全军覆没。

欢迎在评论区评论,图片来自网络,请关注与分享,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