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人们痛恨苏妲己,但提起她都唏嘘不已!

细数中国历史上那些绝色倾城的丽人,纵有在生命顶峰之时的诱人千娇百媚,享受万般恩宠,但大多却也难逃缘于无常政治,导致的香消玉殒。

但无论时局多么混乱,斗争多么残酷,只要一切的不堪回首被时间平抚,有关于她们的一切,也只是为茶余饭后的闲暇之士,凭添了些许色香兼具的谈资。

杨玉环,一个前半生被宠幸之极,令无数佳丽羡慕红眼的帝王爱妃。她的短暂的贵妃生涯中,可谓享尽世间一切女人向往的荣耀。当然,能够收到如此宠幸,不光因惊世的容颜,她对艺术秉异的天赋,过人的造诣,也让人们无不惊叹。

人们痛恨苏妲己,但提起她都唏嘘不已!

当年李隆基的《霓裳羽衣曲》创作完毕,随即让她过目。杨玉环只略看一遍,便将其中精髓尽悟,并以精妙舞艺翩翩而起,令李隆基如痴如醉。

只可惜,如此天仙之貌,文曲之艺的绝世佳人,老天并未让她投生一个安稳的时代。出众的才貌,只带来短短十六年的荣耀,随即便被纷飞的战火吞噬。

公元755年6月,潼关失守。安禄山叛军即刻逼近长安,朝廷危急。杨国忠这个佞臣这时却给李隆基想了条后路。他让李隆基先到自己的老巢蜀地偏安一隅,待稳定后在做打算。而这时的李隆基早已没了当年的英武,做了一个不齿的举动,对外部散布将御驾亲征来抗击叛军,而虚张声势完之后,带着几千名禁军沿着禁院西门溜了!

人们痛恨苏妲己,但提起她都唏嘘不已!

李隆基这一路逃亡并不顺利。

在到达咸阳望贤宫的时候,精疲力尽的一干人马竟发现无人接驾。一打听原来主事的官员早跑掉了。杨国忠无奈在市上买了几个烧饼让李隆基先凑合下。周围的百姓知道皇上逃命到这里,便都围了上来。李隆基此目睹着因饥饿而嚎啕大哭的皇子们,将心里所谓的帝王尊严早丢到一边。厚着脸皮问百姓有没有饭,让孩子们充饥。

百姓自然纷纷拿出饭食献上。此时,这些难以下咽的粗糙之食,在饥饿难忍的皇子公主面前,竟然成了争相抢夺的珍馐美味!见堂堂的皇室竟落魄到如此地步,

百姓们都忍不住纷纷落泪。

一老人对李隆基说:“平日讲安禄山有不轨之图的人,您一概杀无赦。导致后来朝廷里无人敢讲实话,整日只以美溢之词敷衍。久而久之这竟成了朝廷里的习气。而那些真正要紧的军情,却因重重障碍无法上报!如非您走到今天的地步,我怎能有这等当您面说实话的机会?!”李隆基闻听此言只能后悔莫及。

人们痛恨苏妲己,但提起她都唏嘘不已!

第二天行至马嵬驿,那些饥困交加,思乡心切的禁军开始出现骚动,场面变得有些失控了。还是老将陈玄礼有谋略。他明白此时必须转移将士们的情绪,而这时最好的泄愤目标便是杨国忠。此人虽为杨贵妃的兄长,却生性狡诈,卑鄙无耻。此战乱皆由他而起,提起他无人不咬牙切齿。

于是即刻召集禁军首领以示要诛裁此人,当然,此举被怒火中的将士同意。

此时杨国忠刚好从外面回来,有事与几十个吐蕃人交涉。一禁军随即大喊:“杨国忠与胡人谋反啦!”立刻,四方的军士围上来将其大卸八块!

事已至此便没有退路了,下一步这些士兵们等待的就是李隆基的态度。如果,这个没落的皇帝老儿敢暴跳如雷,企图为这个狗官复仇,那死的下一个很可能便是他!

下面的人回来报告说,杨国忠因谋反被杀了。李隆基吓了一跳,但随即明白了。

尽管昏庸但还没糊涂到家的他,走出来对众军士说:“此人我早想除去,此时伏诛正合我意。大家回去吧!”

人们痛恨苏妲己,但提起她都唏嘘不已!

只是军士们并未散去,依然怒火中烧的盯着他。李隆基心惊肉跳,忙让高力士前去沟通。等问出结果他便一下子栽倒在地上。

他们想要了杨贵妃的命!

驿站内,躺在卧榻上的李隆基脸色苍白,双眼紧闭。高力士见此只得在一旁愁眉苦脸,束手无策。听手下报陈玄礼想见自己。他急忙出来,看到陈玄礼带着杨贵妃平时贴身的丫鬟站在院中。

二人交流后才知道,这丫鬟服侍贵妃多年,早已情同姐妹。如今悉知贵妃即将赴死,怎不心如刀绞!她也明白陈玄礼并非卑鄙之人,今日胁圣上赐贵妃死并非其本意,但众军士怒火不平息,此皇族估计要被灭门。

平日贵妃于她恩重如山,今日便是报答贵妃的最好机会。她的身材体型与贵妃别无二致,因此,她做出了一个郑重的决定。

她,要替贵妃一死,来保住贵妃的性命!

高力士听罢瞬间泪如雨下,当即深深跪下,对丫鬟有此深明大义而感激涕零。丫鬟扶起高力士道:“公公,时间无多,马匹细软等我以已备好。快从后面小路,带贵妃逃走吧!”

此时的杨玉环已来不及向李隆基道别,她对着驿站深情凝视了片刻,便在陈玄礼亲信护送下绝尘而去。

人们痛恨苏妲己,但提起她都唏嘘不已!

公元762年,已继位的唐肃宗李享,任用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将安史之乱平定。

此时,与大唐隔海相望的扶桑皇宫,正是莺歌燕舞,一副太平盛世之景象。而皇宫一侧那条幽长的小道尽头,一间和室的拉门轻轻虚掩着。一位年逾不惑的妇人跪坐在榻榻米上,安详的望着前来看望她的大唐使臣。

使臣的头轻垂着,未敢仔细瞧她。使臣心里明白,尽管据政乱过去了那么多年,但她的容貌依然犹如天仙般逼人心魄。多看一眼,可能都会让自己心慌意乱。

许久,妇人开口道:“他,还好吗?”

使臣一哆嗦,忙回道:“太上皇龙体尚可,只是过于牵挂与你,命我等前来宣慰。而今看贵妃无恙,臣等便放心了!”

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副精美的芙蓉玉,看到此物,妇人身体不禁颤抖了一下。

玉器在使臣手中,透着摄人的幽光,怎样看都是那么的晶莹剔透。

她想到了昔日,与他携手在皇宫花园里嬉戏时,他注视她的深情。

还有他看着她,在等到八百里加急的鲜果荔枝,那副激动开心的模样。

以及她沐浴华清池中,欢快的戏水吟唱时,他的专注于沉醉.......

人们痛恨苏妲己,但提起她都唏嘘不已!

很多人心中,那些生就一副秀外慧中,貌若天仙的女子,毕生唯有锦衣玉食,绫罗绸缎才能与之相配。而她们一生则在永享荣华,逍遥似仙的日子中安度。但从未想过她们在得到这看似锦华相向拥的炫目人生里,能主掌自己真正生活有多少? 而又有多少人一生的起伏,牢牢的栓系在“时局”这个滚滚奔向前方的巨车中,只知盲目随行却不能意识此行的可怕,直至无路的尽头,悲凉的与车一同坠下无法挣扎。

也有很多人说是因为她的缘故,使当年那个智勇双全,威武四方的李隆基意志消沉,不理朝政。变成只会听信谗言,接受魅惑的无为昏君。但同时,似乎每一个人又对这个导致国运命悬一线的红颜祸水,透露着淡淡的恻隐与莫名的感伤。

她虽冰雪聪明,悟性过人。但仍然是个心存慈爱,淳朴善良的女人。她无意参与后宫步步心机的明争暗斗,也不懂得使计陷别人于不义。

她并非褒姒,妲己之流,为满足野心蓄意迷惑君王,使其利令智昏兽性大发而视人命于草芥。她只是做着一个贤淑的贵妃应作的一切。有确切的史料记载,她短暂的宫廷岁月中,无论宫中上下,对她的人品都无不赞叹,敬佩有佳。

人们痛恨苏妲己,但提起她都唏嘘不已!

但温良减让的品性并不能让驾驭起时事的变迁,在那种时刻都有国之倾覆,隐患四起的敏感时日,仅仅只用心做好一个贤妃根本无济于事。而悲哀之处是她犯了一个作为后宫之人都会犯的错误,那便是身处深闺不辨政事。她是个善良但视野格局并不宽广的人。所以,她对即将发生的一切毫无知晓,最后眼睁睁的看着灾难逼临。

往往一段悲凉且传奇的历史,总会被人们反复评说。谈论之余,说者感情节而万千感慨,听者更因身临其境不胜唏嘘。

这,便是杨贵妃,一个拥有倾国倾城的美色,俘获了帝王的心,却最终被绑在时局的车轮上,随它一起倾覆的女人。

人们痛恨苏妲己,但提起她都唏嘘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