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案例|這4家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銀行,有什麼“獨家祕訣”?

案例|這4家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銀行,有什麼“獨家秘訣”?

全球各地的銀行正在越來越多地推出數字化方案,以擴大或建立旨在提升業務效率或營收增長數字化能力。隨著數字化轉型成功案例的陸續出現,這一趨勢正在不斷升溫。安永表示,85%的銀行未來將實施數字化轉型計劃作為工作重點。

根據德勤最新的國際銀行業調研顯示,目前超過20%的先進銀行已經投入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佈局,積極籌備大規模的數字化轉型。並有一些銀行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已經取得了成功。那麼,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不妨看看下面這些銀行是怎麼做的。

1第一資本金融集團(capital one)

美國第一資本金融集團(capital one)自2002年起就制定了“數字驅動的戰略”,設置了首席數字官(CDO),平均每年嘗試8萬個以上的大數據實驗分析。作為全球範圍內運用大數據技術的先驅。美國第一資本金融集團數字戰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信息決策戰略(IBS:information-based strategy),即基於大數據分析,判斷客戶價值,並指導差異化的客戶策略。IBS被廣泛運用在客戶獲取、激活、產品組合管理及客戶挽留四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數字化戰略的推動下,capital one銀行在成立不到30年的時間內,從一家業務模式單一的信用卡公司迅速成長為全美資產排名前十的綜合性商業銀行,在2000~2012年的13年時間內,總資產從190億美元增長到3129億美元,增長了15倍。它的移動銀行應用更是成為首款支持蘋果TouchID功能的軟件。2016年,該銀行亦率先通過Amazon.com的Alexa虛擬助理實現了語音控制的金融服務交易。如今該公司的首席信息官Rob Alexander正在監督轉向開發運維的重大轉移工作,以進一步加快軟件創新的速度。

Alexander表示 :“銀行業最後的贏家必須意識到消費者希望未來的銀行以什麼樣的方式為他們提供服務,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擅於創建軟件。”

2 星展銀行(DBS)

星展銀行是亞洲領先的金融服務集團,總部位於新加坡,也是新加坡上市公司。星展銀行突破了很多新加坡銀行業的“第一次”,給新加坡銀行業帶來全新的面貌。然而,星展銀行(DBS)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如此榮譽滿身,反而,2009的星展銀行銀行曾一度因其官僚作風盛行、想象力缺乏、反應遲鈍而享有盛譽。

2009年11月,銀行業從業20餘年並曾有著互聯網公司創業經歷的高博德(Piyush Gupta)掌舵星展銀行(DBS),出任CEO,成為星展銀行發展的重要轉折點。

高博德(Piyush Gupta)表示:“隨著數字化革命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數據的大爆炸、共享經濟的興起,都讓客戶行為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客戶們需要的是新形態的銀行,銀行業早已從根本上被重新定義了。他下定決心要扭轉這種局面,隨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數字化轉型。星展銀行年報顯示,星展銀行2017年收入和利潤均比10年前翻了一番,而市值翻了三倍達近750億新元,成為全球前40家最具價值銀行之一。

星展銀行首席執行官Piyush Gupta表示其數字化轉型成功的秘訣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是,順勢制定發展戰略。2009年決定轉型之後,星展銀行便制定了階段數字化轉型目標:第一,核心業務的數字化;第二,與客戶融為一體,讓銀行變得隱形;第三,轉變成一家擁有2.2萬人的初創企業。星展銀行高層稱,星展銀行目前處於第二個階段。

二是,以客戶為中心 打造全渠道銀行的一體化體驗,提升服務效率和體驗。如,調整不同渠道之間的戰略定位,改變網點的功能。存款、轉賬等操作在線上進行,網點的服務人員將會進行服務方向的調整,比如會多做一些像理財、貸款這類較複雜的業務指導。

三是,推動企業文化改革和人才培養轉型。從審計、合規、後臺、呼叫中心到銷售團隊,星展銀行的每個員工都在重新構思客戶旅程,完善業務流程,促進數字化轉型。為了保障員工持續學習,增強員工的業務能力,星展銀行給員工發800美金學習費用,但是要求學完後教給10個人。這一項目目前已經成為一個成功的項目。

3 匯豐銀行

匯豐銀行在2015 年6 月提出了“從根本上把組織完全數字化”的數字化戰略,將數字化列為銀行近三年的前十大戰略之一。匯豐銀行計劃在2020 年之前,將60-70% 的業務、交易完成數字化轉型,從而全面提升銀行數字化水平。為此,匯豐銀行針對最關鍵的20-30 個流程( 覆蓋90% 左右的客戶活動,如借記卡開卡、信用卡申請、貸款申請、客戶投訴等,這些佔到了40%-50%的成本開銷),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同時開展端到端流程數字化改造(EdgE),旨在降低20%的運營成本。

案例|這4家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銀行,有什麼“獨家秘訣”?

零售銀行最常見的客戶旅程

目前,匯豐銀行的數字化旅程改造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從2014 年到2016 年末,數字化渠道銷售額增加了75%,活躍的數字化用戶比例達到40-50%,大幅改善了客戶體驗。

同時,匯豐銀行還通過金融科技投資第一時間掌握科技創新的市場動向,據統計,2015年-2017年,匯豐銀行累計投入23億美元,通過自建、併購或者投資合作,獲取尖端科技洞見並及時應用到銀行場景當中。

4 ING Direct

ING Direct 是由荷蘭國際集團於1997年在加拿大首創的直銷銀行,也是全球第一家直銷銀行,是荷蘭ING銀行打造的創新型的銀行模式。在成立ING Direct前,荷蘭國際集團在海外的對公業務和保險(放心保)業務已經佔據一定的市場規模,但尚無零售業務,ING Direct成立的目的就是旨在拓展海外零售業務,成為全球最大的網上銀行,支持母公司業務發展。

作為一家直銷銀行,ING Direct品牌建設強調與行業傳統模式的脫離,實踐中,通過線下的ING咖啡館支持線上業務。經過長年發展,ING Direct以簡單、差異化的產品和明確的市場定位塑造了鮮明的品牌特徵,在歐洲和海外多個市場都取得不俗的成績。如,將目標客戶定位為:30~50歲受過良好教育的上班族,已經接受或通過電話、網絡理財,收入水平高於市場平均水平,樂於自助理財,為其量身打造產品服務。

近年來,ING Direct在基於移動端和互聯網平臺的業務模式創新上不斷推陳出新,其直銷銀行模式已更加緊密地嵌入到各個生活應用場景,通過與線上高頻用戶平臺對接合作,大幅增加了高頻應用場景和客戶觸點,數字化業務已逐漸成為ING Direct的重要收入來源。

值得關注的是,ING 還是德國第一個引入人臉識別技術的銀行,已有超過15% 的客戶使用這項功能處理銀行業務,有效緩解了網點的運營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