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這是一輛指導價37.8萬元的ES300h,屬於ES系列裡混合動力版本的最低配。

為什麼說這是最後一篇六代ES車評呢?因為第七代ES網上都已經爆出前臉照了,據說這幾個月就會上市,所以估計不會再有人談論六代ES了。換句話說,你看了以下的文字,也很快買不到這款車了。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ES是雷克薩斯中銷量最大的車款,也常年雄踞北美豪車質量排行榜的前10位,說人話就是最暢銷又最耐用的一款日系豪車,可以說是日系豪車裡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個型號。

所以這次開了一個下午ES300h,不談具體的實用度和購買性,談談這車是不是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和德系豪車到底有多不一樣。

首先,這車是豐田九州宮田工廠生產,日本原廠進口的,朋友購買的時候可以全自選配置訂製生產,2月份生產的車,3月底就到4S店了,從下訂到提車,約需要一個多月。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外觀這事情見仁見智,官方說法的“紡錘”進氣口,大家一般都叫“吸塵器”前臉,在ES上還算十分收斂和 諧,並沒有凶神惡煞嚇壞小朋友的感覺。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車漆觀感和平整度,也明顯超出非豪華品牌日系,感覺上似乎比寶馬和奧迪還好一點點?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大燈也算是點睛之筆,外側的近光跟上潮流用了LED光源,遠光還是較為傳統的鹵素燈。照明效果沒問題,但似乎有點不夠酷。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側面線條也十分流暢,雖然輪胎尺寸較小,但看起來也沒有奇怪的感覺。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輪胎規格215/55R17,這年頭連1.4T的丐版A4L都用225的胎,動不動就上到235,18寸輪圈的時代,真的一點兒也不亮眼。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但後備箱裡放著一模一樣規格的全尺寸備胎,而且輪圈也是鋁合金圈,這個就很厚道了,要知道同級豪車不是沒備胎就是用摩托車寬度的小備胎。看得見的地方這麼隨性,看不到的地方下猛料,這個操作就很實誠。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蓋著這個備胎的後備箱蓋板,那個輕飄飄,很容易讓人懷疑是不是是拿瓦楞紙板造的,這個又很沒質感了。

後備箱一側的類似儲物箱可以打開的地方,竟然就用光禿禿的塑料,啥表面功夫都不做,雷克薩斯心也太大了吧。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屁股線條也不過不失吧。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藍色的徽標和300h的藍字,告訴你這是真傢伙混合動力雷克薩斯,不是裝著國產2.0發動機的“中國特供縮水版”,之前小灰對縮水特供版的試駕就很不滿意。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很多朋友說雷克薩斯的內飾是多麼美輪美奐,多麼一絲不苟,這次試了ES後,我只能認同一半。

在ES上,第一印象是“經典”,一下子就喚起了千禧年時代的坐大老闆家豪車的印象。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一個觸控鍵都沒有!中控屏幕也不算大,而且也不是觸摸屏,儀表也是實體指針!

滿滿的實體按鍵,空調面板的小液晶顯示,猶如老款的SONY音響,撲面而來的OLD SCHOOL豪華感!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加上車主選裝的“黃水晶-棕”色內飾,那瞬間真的有點兒穿越了。

發現車主竟然在聽CD,一看是張宇的專輯,回想一下我自己,都多少年沒摸過CD了。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車主見我對著CD發呆,來一句:“開凌志,就是要配上真CD才夠味!”

666沒毛病!

儘管看起來是如此古樸,藍牙連接這些新功能也都是有的。

首先,內飾材質的觸感十分細膩,部件之間的拼接精度是十分高的。

啞光處理的LOGO,方向盤的真皮覆蓋十分細緻柔軟,讓我都捨不得用力去“打”方向,多功能方向盤按鍵觸感也很復古,很精密的感覺。而且還是電動調節的,這個好。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下圖精緻的石英鐘,上方的仿皮材質和縫線,都十分柔軟。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但這些毫不修飾的車窗升降按鍵是什麼鬼?德系的話,通常都會凹各種造型,加上各種啞光金屬漆,大眾連最普通的家用車都會在按鍵上印刷圖標提升質感呢,雷克薩斯還真是夠“單純不做作”啊。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但在按鍵後面,看不見的車門握把內側,竟然都包滿了皮質材料,很多豪車看著美輪美奐,在這些小地方還是偷偷用了硬塑料。ES300h能觸摸到的地方,無論是軟包面積還是柔軟度,都十分出色。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 頂棚面料也是細膩順滑的絨面質感,又可以省下一筆選配的錢。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 車頂閱讀燈採用了LED光源,外形依然保留著經典味道。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亮點來了,紋理復古的座椅,沒有一點花哨,雖然是低配車,雙電動座椅功能齊全到沒話說、座椅仰俯角度調節通通都有,竟然有座墊長度調節,對於腿長和胖子是福音。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 座墊那個打孔皮的柔軟度真沒誰了。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 頭枕柔軟度也沒得話說。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後排座椅除了頭枕比前排稍硬,也完全是沙發的軟綿感,支撐也十分到位,空間充足,我183高,200斤體重在後座坐直了稍微會被頂棚蹭到頭髮,也屬這個級別轎車的正常現象,總的來說挑不出毛病。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 後排保留有老闆們抽雪茄用的點菸器和兩邊門把上的菸灰缸,這年頭真不多見了。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這一套經典派頭下來,坐上去是什麼感覺?感覺我應該在東莞有個大工廠,下面有幾百號人給我打工呢!

讓我納悶的是,這經典內飾完全感覺不出這是個混合動力的車啊。這車還有車道偏離預警和ACC自適應巡航這些科技配置啊!完全完全看不出來!

開起來呢?

一個字——順!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這套2.5+電動機的混合動力系統,40以下低速行駛,只要不猛加油門,基本都是全電模式,電機反應快又平順,多給點油門,發動機開始不著痕跡地介入,但不看儀表的話哪怕是司機也不容易察覺,深踩油門才能聽到明顯的發動機聲音。

動力銜接太平順了,加速夠快,但完全不會有猛的感覺。

剎車就更離譜,剎車踏板的前1/4深度都是能量回收剎車,剎車力度十分柔和,要踩到比較深才有更大的力度漸進出來,開慣德國車的會覺得剎車偏“肉”,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好處是減速的控制可以做到十分細膩,結果是無論加速減速,都十分“柔順”,乘客會誤以為司機的駕駛功力突飛猛進。

中控屏幕顯示的混合動力系統三種不同工作狀態

▼ 純電驅動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 汽油發動機驅動+充電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 剎車能量回收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懸掛功夫深

平整好路,你會覺得這套懸掛還挺有路感的,完全沒有開船的感覺,並不是傳說中那麼軟。看見前方出現爛路,本能做好了像德國車那樣懸掛彈跳“咚咚嘩啦”的準備,走到爛路上卻發現“咦?這麼軟?”,顛簸都被減震器一一化解,懸掛噪音也降到一個很低的水平,舒適度十分驚喜。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雖然沒有采用雙層玻璃,隔音效果卻非常出色,加上混合動力的發動機聲音極小,低速時的噪音非常低,到了80以上才開始有一點胎噪傳入,80-100風噪非常不明顯。不聽音樂開的時候,會覺得有點太安靜,把窗戶開個小縫聽聽噪音。

冰箱級別的空調製冷效果,外面溫度30度,空調開25度,一檔風力都把我冷的直打哆嗦。而且混合動力版本用的是電驅空調,停車時不用燒油也可以享受半小時的空調呢。

另外這個車是腳踩式機械駐車(手剎),不帶AUTOHOLD的,對於這個價位的豪車,也是有點怪怪的。

小結:

總的來說,太舒服、也太安逸了,完全的波瀾不驚,乘客很容易就打起了瞌睡,開車的人要找個人聊天都不行,非常悲催。但作為乘客,可以說是非常幸福的。小時候對豪華轎車的印象,就是這個樣子啊。

如果用德系豪車的標準去看雷克薩斯ES,會發現雷克薩斯的“任性”,很多認為不必要的細節相當“直白不做作”,但一些細微部分,又做得更加細膩用心。

另外,雷克薩斯的混合動力系統,省油是不用說的,安靜順暢也是一流水準,ES300h比2.5排量自吸的ES250同配置版本貴三萬,使用強度不高買ES250也是可以的,ES200那個國產2.0發動機版本就有點兒變味了。

6年15萬公里除了輪胎,連雨刷剎車片亂七八糟啥都包換的免費保養也是大賣點。

總之車主鄭SIR本人是十分滿意,打算開他個20年。

最後一篇六代雷克薩斯ES300h車評

就開了一個下午,沒空拍圖,也沒上高速,暫時體驗就上面這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