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芒格对巴菲特的影响

芒格对巴菲特的影响

查理·芒格让巴菲特整体的投资理念从“用好价格买一家普通公司”,进化到了“用合理的价格买一个好公司”。

实际上,“用好价格买一家普通公司”正是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之前我们讲到过“安全边际”的概念,那么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到底怎么判断一家公司投资的安全边际呢?格雷厄姆就主张用公司的清算价值计算。

所谓的清算价值,其实就是说,如果一家公司倒闭了,公司剩余的资产需要进行清算,比如生产线和库存、办公室里的桌子椅子、各种知识产权、别人欠的货款,等等。格雷厄姆主张投资那些公司价格低于公司清算价值的公司,这样即使公司出了很大的问题,投资者也很难亏损。

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个理念必然是有点过时的。毕竟当我们投资腾讯、阿里巴巴、茅台、格力或者耐克的时候,肯定想的都是它们的成长性,想的是未来的增长空间,而不是想它们倒闭了会怎样——包括我们讲过的段永平投资网易的案例,看重的也不是网易破产之后的清算价值,而是市场情绪之下价格与价值的错位,以及网易未来业务可能的增长和爆发——但实际上这才是巴菲特升级之后的价值投资理念。

不过对于早期的巴菲特来说,格雷厄姆的理念对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当然,对于格雷厄姆来说,他秉持这样的理念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还是要回归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讨论这个问题。

对于格雷厄姆主要在做投资的上世纪30-50年代来说,美国几乎都笼罩在1929年大萧条的阴影之下,人们很长时间对股票和投资是非常恐惧的,很多股票都被赋予了极低的价格,因为人们对这个市场已经失去信任了。

然而,那时候格雷厄姆开始拿着它的“价值投资探测器”,寻找废墟之中那些明显被低估了的股票——当时有很多股票价值远远低于公司的清算价值和净资产价值,甚至公司的市值还没有公司的账上现金多,所以对于那个时候的格雷厄姆来说,能作出这种判断,并且反复地成功,恰恰是建立了一种成功的投资框架和理念。

后来,人们形象地把这种投资理念叫做“捡烟蒂”——这个说法来源于巴菲特在商学院的一次演讲,他说:

“你满地找雪茄烟蒂,终于找到了一个湿透了的、令人讨厌的烟蒂,看上去还能抽上一口,而且那一口是免费的,所以你就把它捡起来,抽上最后一口,然后扔了,接着找下一个。这听上去一点都不优雅,但是如果你找的是一口免费的雪茄烟,这个方法还是值得做的。”

——这就是“捡烟蒂”式的投资法,虽然烟蒂并不算什么好东西,但是由于获取的成本非常低,所以还是能赚到钱的。

当然,后来美国经济随着二战的到来迅速发展,投资者们对股市投资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也变得越来越聪明,那些显而易见的、很便宜的股票逐渐消失了,“烟蒂”越来越少。

所以巴菲特后面的转型,也就是从“用好价格买一家普通公司”转变到“用合理的价格买一个好公司”,是非常关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