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魏晉時代的書體,因玄學的興起,時代審美認識發生了變化,加上在漢末隸書因程式化已喪失活力,所以急劇地衰退下去。

在漢代已成熟的章草,到漢末魏晉開始向今草轉化。作為今草的母體。文人書家仍將章草作為學習的重要傳統,如皇象、索靖都有傑出的章草作品傳世,文獻記載王羲之也是善章草者。但隨著行書和今草的風靡,章草退到了幕後,並逐漸衰落。

西晉之後,北方的十六國和北朝的書體發展,因文人介人甚少,加上文化中心轉移至南方.掌權的少數民族帝王又大多一介武夫而不通文墨,所以新體的進展遠不如江南迅速,且顯得保守。在民間書寫中,尚沿用著漢代質樸滯重的用筆方法,書體演化的尾聲在北方久久地存留著。

民間在書體運用上這種保守、落後的現象,與漢代民間書體的活躍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究其因,一是從漢末以來文人書家就十分重視新書體的研究和練習,發展速度甚快,二是南北朝時代動盪.民間工匠在新體運用上落後於優閒的士族文人,加上漢代石刻發達,傳統的刻石程式對刻工有相當的約束,所以從民間以石刻體系為主流的作品和經籍抄書手的作品中,仍可看到殘存著的篆、隸舊體用筆與楷書新體用筆的交叉和混合。風行於當時的新體草書和行書在石刻作品中幾乎沒有痕跡。

由於時代的動盪變遷,社會意識形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魏晉玄學的風行與道教、佛教思想的傳播,對書法的發展發生了重大的影響。自漢末書法進入自覺時期以來,文人流派書法更加朝個性化、藝術化的方向邁進。文人流派書法的勃興使書法理論與技法日趨成熟,對後世的書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西晉之後,南北分裂的局面,客觀上造成了南北書法發展的不一致,這種現象也為後世書法的發展埋下了伏線。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包山簡“全”“ 夫”、清華簡“王”字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元和四年簡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熹平元年甕題記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居延新簡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還所掠記簡 故宮博物院藏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永壽二年陶瓶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詣鄯善王檢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朱然名刺 ▲ 南疆丘男子木簡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魏晉南北朝民間墨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