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段祺瑞怒怼日本人:我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网上流传这样一句名言:“我凭本事借的钱,凭什么要还?”这句话是用来形容那些借钱不还、还理直气壮态度恶劣的老赖。

欠账还钱,天经地义!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不还钱的老赖,对这些人常常嗤之以鼻,甚至是恨之入骨。

然而历史上,并不是所有的老赖都讨人厌,有的反而会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大英雄!

在北洋时期,有个军阀头头,从日本人那里借了1.45亿日元巨款,从借款之日起他就没想过要还,直到他去世日本人都没有要回来这笔款,到最后不了了之。

这个军阀头头,就是:段祺瑞。

段祺瑞怒怼日本人:我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

段祺瑞与冯国璋、王士珍被称作“北洋三杰”,是袁世凯手下的三员猛将,分别称作“虎”、“狗”、“龙”。这三位中,实力最强的就是段祺瑞,段祺瑞曾自称三造共和:逼清帝退位、反对袁世凯称帝、反对张勋复辟,他四任民国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他是继袁世凯之后,北洋政府的实际控制者。

北洋军阀虽然内部派系林立、权力争夺严重,但对外却没有一个软骨头,整个北洋五大系没有出一个汉奸,这是业界的一个共识。从最开始的袁世凯与日本关于二十一条据理力争,到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阀拒绝日本人的合作请求或威胁,再到张作霖在东北与日本人周旋被炸死……

在民族大义与气节上,北洋军阀个个都是英雄男儿。

在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两次战役中,大清都打了大败仗,特别是甲午海战输给日本,日本从大清捞到好多好处,从而完成工业布局,跃身成了亚洲第一强国。

清政府被推翻后,北洋政府成了中国权力的掌控者。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段祺瑞成了北洋政府1916-1920年期间的实际首领。

这时北洋政府因为几年以来一直不太稳定,里面派系林立,在权力上你挣我夺,还有南方孙中山对北洋政府的不断施压,在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府就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四个字:十分缺钱!

段祺瑞怒怼日本人:我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寺内正毅

在袁世凯时期,日本大隈内阁曾强迫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遭到中国各层的激烈反对,这时民国政府开始寻求与英、美、德、法等国的合作。日本继任者寺内正毅内阁一改大隈内阁对华强硬态度,采取拉拢的绥靖政策,这样既能确保日本在华的话语权和利益,还能和平演变控制民国政府。

这个办法就是向北洋政府借钱。

1917-1918年期间,段祺瑞政府和日本签订一系列公开和秘密借款,两年期间,日本分8次总共借给国民政府1.45亿日语,因日本人西原龟三为段祺瑞政府顾问,同时也是中日此次借款的主持人,这次借款又被称作“西原借款”。

西原借款65%用于政府开支,25%用于军费开支,可见,当时民国政府已到了快揭不开锅的地步了。当时段祺瑞的皖系军阀有句传言:“官员无欠薪,军警五欠饷”,也就是说皖系军阀有了这笔钱,工资和军饷都按时发了。在当时各路军阀普遍缺钱的情况下,这样说是相当拉仇恨的事情。

段祺瑞怒怼日本人:我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西原借款

据时任段祺瑞政府秘书长的恽宝惠后来回忆,当时国民政府代总统冯国璋(主和派),曾约总理段祺瑞(主战派)到公府上商谈向日本人借款的事情,双方有这样一段对话:

冯国璋:“现在外面都说你竟向日本借债,打内战搞武力统一,你要慎重啊。”

段祺瑞:“政府经济拮据,处处需要钱,不借债怎么办?谁都不愿意打内战!可是你不打他,他就会打你!主持一个国家的人,没有不想统一的,难道说你当大总统,愿意动不听命,西部奉令,跟中央对抗吗?”

冯国璋:“可是债劫夺了,将来怎么还呢?打仗又没有必胜的把握,枉使生灵涂炭,实在叫人痛心!我看借款这事还是慎重点好。”

段祺瑞:“慎重是对的,可是不能不干事呀。咱们对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时,这些借款谁打算还他呀,只要咱们国家强起来,到时候一瞪眼全拉倒!”

(以上对话来源:《北洋人士话沧桑》王毓超,P45页)

西原借款,段祺瑞根本就没打算还,加上当时政局动荡,借款担保等又不靠谱,段祺瑞下台后,曹锟、吴佩孚等领导的国民政府就更不愿意替前任段祺瑞还这笔款,再到后来,西原借款绝大部分都打了水漂,成了一笔烂账,直到现在日本也没拿到这笔钱。

段祺瑞怒怼日本人:我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晚年段祺瑞

段祺瑞又被称作六不总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

1926年,“三·一八” 惨案发生,北洋政府打死47名、打伤200多名游行学生,李大钊等参加,鲁迅撰文《记念刘和珍君》。“三·一八”惨案是段祺瑞一生最大的污点,作为当时北洋政府临时执政(最高首领),惨案发生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那以后,段祺瑞宣布一生只吃素。

1936年,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