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雨林深處的“非遺”手藝人:從油畫到製陶 18年堅持 越來越難!


走進雲南西雙版納,除了奪人眼目的傣族建築,還可見傣族人家用的傣味茶杯,傣味碗具,傣味陶缸陶罐等,充滿濃郁的民族特色。在位於景洪市告莊西雙景的趕擺街中有一座二層樓的傣式建築,裡面全部是一樣東西:傣陶。在當地人帶領下,走進這家最為知名的傣陶茶器館,看我國非遺文化的傳承者們如何在這裡進行傣陶的研發和堅守。

這位人到中年手拿陶器的人,就是著名的非遺文化傳承人邱以勝老師。他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後,一直任職於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現為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工藝美術教研室主任。他當初的美術專業本為油畫,自來到西雙版納接觸傣陶後,開始對這種藝術著迷,於是有了這家傣陶工作室。

2015年,邱老師的傣陶體驗中心成立,並把它命名為:泰象陶。這是一家集傣陶生產、傳統文化展示、作品產品展示、文化體驗為一體的綜合中心,也是西雙版納最大、最有影響力的一家民族民間藝術製陶館。


傣陶雖不如瓷精緻,不如紫砂細膩,但懂陶的人卻深知它的韻味與蘊含的價值。傣陶從誕生至今,約有數千年曆史。西雙版納傣族製陶的方法,稱為“慢輪製陶”,並在2006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中國傳統制陶方法不一樣,其一,它仍保留有新石器時代基本的製陶方法;其二,傣陶被認為是有信仰的陶。從取土開始,直至成品,它的整個工藝乃至器型都具有濃厚的民族信仰特徵。

慢輪製陶,保留了從無窯堆燒向有窯燒製過渡的初級形式,堪稱活的人類學文化樣本。20世紀50年代末期以來,國內外著名考古學家多次對傣族製陶進行調查,認為它是我國原始陶藝的代表,有很高的價值。

但是,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傳統傣族製陶工藝複雜,週期長,市場受到嚴重衝擊,已少見傳統制陶,學習和從事製陶技藝的人也越來越少。在西雙版納,只有少數村寨的幾戶人家還會這門手藝,原始製陶術已處於即將消亡的狀態,亟待拯救和保護。

從一名油畫教師走上了傳統的製陶之路,邱以勝說到今年已是他的第18個年頭,一切都源於機緣,但不是偶然。這是他對傣族少數民族文化的深愛,才是他決定走上這條艱辛之路的最根本原因。

在他的傣陶展廳內,呈現在眼前的是無數個由傣陶製成的茶罐、燈罩、花瓶、碗盆等陶製品,雖然看似質樸,但無不體現著傣族的生態觀。

為了研究傣陶,邱以勝說,他帶領他的團隊走訪了上百個附近的傣族村寨和佛寺,併成立了一個由少數民族手工藝文化研究專家、傣陶手工藝人、設計師組成的“泰象陶”團隊,專門致力於傣陶設計生產與研發。他說,其中找土之艱辛,是用陶人所無法感受的。

邱以勝建成的這家傣族製陶體驗中心,堅持傳統手工製作,以工匠心態來面對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為了應和市場需求,在必要的環節上,還是做了適當突破和創新。他認為,只有在原有的傳統上創新融合,讓更多人接受使用,才能更好地促使傣陶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傣陶潛藏著巨大的藝術價值、人文價值和市場價值,但由於當地傣族人購買力低,邱以勝最為擔心的還是市場前景。

讓他一直憂慮的,是他和他的團隊花了數年時間研發的產品,面臨的是,往往不被識貨銷售不出去。整個團隊要生存下去,要吃飯,是他們面臨的糾結與尷尬。

在他的工作室兼廠房裡,邱以勝的團隊成員正在進行製陶。昔日沒有生命的泥土,在他們手中不斷的演變和雕琢賦予了傣陶以靈魂。在火與土的燒製中,傳統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堅守,邱以勝說他已經深愛和研究了18年,但當下的市場衝擊越來越大,他們還能堅持多久,也只能走一步說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