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泥塑或是替人陪葬,今成非遺文化,西安70歲手藝人令人佩服


中國地大物博,古老藝術遍於民間。泥塑,作為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常見的民間藝術,它不僅古老而且歷史悠久。泥塑,顧名思義就是用粘土塑製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手工藝,但比起“彩塑”的色彩明豔,無色彩的泥塑更為古樸、樸實,展現民間文化的真摯與不掩藏。

據悉,泥塑發源於寶雞市鳳翔縣,流行於陝西、天津、江蘇、河南等地。但從眾多博物館中可見,自新石器時代之後,泥塑藝術一直沒有間斷,發展到漢代已成為重要的藝術品種,如從漢朝時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陶俑、陶獸、陶馬車、陶船等,就可以說明泥塑歷史非常悠久。圖為,西安泥塑人苗春生老先生創作的《漢中記憶》。

苗春生是西安有名的泥塑大師,其作品收藏於西安市群眾藝術館,在這裡我曾見識過王泰來先生創作的《磚雕大明宮》,實在震撼。但比起“建築”的恢弘大氣,《關中記憶》更富有生活氣息。數不清的老百姓彙集一起,每個人物生態各異,舉止不同,像是一個大圈子,又分數個生活小場景。


《關中記憶》像是一群人在看大戲,但實際上這片“記憶”中,內涵豐富,所呈現的生活場景是鮮活的。 而這些都是苗春生老先生曾親眼所見,曾親手經歷的。老先生,自八十年代初開始從事泥塑創作,是一個痴迷於泥塑創作的民間藝術家,今年已有70歲。但隨著時間的流淌,歲月的沉澱,出自他之手的泥塑作品更是廣大而盡精微。

冬日的樹下,人們圍在一起,有的抽大煙,有的全神貫注的看大戲,有的東張西望,生動逼真地展示了關中地區原生態的民俗生活。對於南方遊客來說,想要一眼目睹關中生活場景,《關中記憶》不可錯過。雖然人物、樹木和房屋都是靜止的,雖皆為泥,但仔細觀賞,卻彷彿是身入其中,和大夥兒一起看大戲、耍社火、趕大集。

更是讓我感到生動,甚有身臨其境之感的是這《關中記憶》中的尋常生活,如母豬喂小豬,耳畔似乎是聽到小豬熙熙攘攘搶著吃奶的哼哼聲,一旁的大姐正在安慰母豬。


還如這院落裡吃飯的場景,腦海裡不禁浮現出陝西十大怪:“麵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

除了小豬吃奶,吃飯等場景,還有一番過年過節的氣息:三五人忙活著殺豬,這怕是農村最有名的殺豬飯。雖然並不肯定,但畫面富有老百姓過日子的點點滴滴。據悉,關於苗春生老先生的大多數泥塑作品都取材於關中百姓的日常生活,多以描繪地方風土人情為主要內容。不僅人物形象生動鮮活,還富有生活情趣。這不正是應了那句:藝術源自生活,又高於生活。

不論是看大戲,還是趕大集,凡是老先生在生活中看到的場面,他都能輕鬆自如的捏製出來,不僅技藝嫻熟,而且人物傳神。那些紡線的婆姨、莊稼漢子、滾鐵環的頑童、抽著菸袋嘴的老漢、表情動作誇張的老腔演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特點鮮明的面孔,還是如此真實感人。


最早的泥塑作用,或與陪葬有關。從漢代開始,泥塑往往是喪葬習俗中的陪葬品。但在隨著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入,泥塑得到大力發展,也不單單只是作為陪葬品,更有偶像需求和藝術表現。在唐代,中國泥塑藝術達到頂峰,被譽為雕塑聖手的楊惠之就是唐代傑出的代表。

到了宋代,泥塑藝術不但是宗教題材的主要延續,同時小型泥塑玩具也發展起來。在當時,有許多人專門從事泥人制作,作為商品出售。元代之後,歷經明、清、民國,泥塑藝術仍然流傳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觀賞陳設,又可供人玩耍。

在這歷史的長河裡,全國各地都產有泥塑,但無錫惠山、天津“泥人張”、陝西鳳翔、河北白溝、山東高密 、河南浚縣 、淮陽以及北京最是有名。但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在這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見到的陝西泥塑。據考古學發現,陝西鳳翔彩繪泥塑,始於先秦西周時期,流傳民間三千年之久,是至今中國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類手工製品。


藝術館內,還有苗春生老先生創作的露天看電影的泥塑作品,極為生動真實。雖然小時候,我也捏過小泥人,但不曾想過,泥塑文化會是如此悠久。當時不過是一番童趣,但在這童趣背後,卻是泥塑的深厚文化。泥塑,從源人殉葬到佛像膜拜,再至“耍貨”玩賞的民間風俗,中國泥塑藝術得以長久發展。至唐宋時代,更是其盛期,代表作有甘肅敦煌莫高窟的菩薩,山西太原晉調的宮女等。

但在今天,有西安苗春生創作的《關中記憶》、《露天看電影》、《趕大集》等等,表現出一方水土的真實生活和風土人情。我第一眼看到這些泥塑作品的時候,彷彿自己是這群人中的一員,深深感受著陝西人的生活。但更為敬佩的是,是這位70歲老人對於泥塑藝術的堅持和傳承,若不是一門心思專注一件事,中國傳統藝術又該何處來?遺憾的是,我無捏小泥人之天賦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