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泥塑或是替人陪葬,今成非遗文化,西安70岁手艺人令人佩服


中国地大物博,古老艺术遍于民间。泥塑,作为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不仅古老而且历史悠久。泥塑,顾名思义就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手工艺,但比起“彩塑”的色彩明艳,无色彩的泥塑更为古朴、朴实,展现民间文化的真挚与不掩藏。

据悉,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但从众多博物馆中可见,自新石器时代之后,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如从汉朝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就可以说明泥塑历史非常悠久。图为,西安泥塑人苗春生老先生创作的《汉中记忆》。

苗春生是西安有名的泥塑大师,其作品收藏于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在这里我曾见识过王泰来先生创作的《砖雕大明宫》,实在震撼。但比起“建筑”的恢弘大气,《关中记忆》更富有生活气息。数不清的老百姓汇集一起,每个人物生态各异,举止不同,像是一个大圈子,又分数个生活小场景。


《关中记忆》像是一群人在看大戏,但实际上这片“记忆”中,内涵丰富,所呈现的生活场景是鲜活的。 而这些都是苗春生老先生曾亲眼所见,曾亲手经历的。老先生,自八十年代初开始从事泥塑创作,是一个痴迷于泥塑创作的民间艺术家,今年已有70岁。但随着时间的流淌,岁月的沉淀,出自他之手的泥塑作品更是广大而尽精微。

冬日的树下,人们围在一起,有的抽大烟,有的全神贯注的看大戏,有的东张西望,生动逼真地展示了关中地区原生态的民俗生活。对于南方游客来说,想要一眼目睹关中生活场景,《关中记忆》不可错过。虽然人物、树木和房屋都是静止的,虽皆为泥,但仔细观赏,却仿佛是身入其中,和大伙儿一起看大戏、耍社火、赶大集。

更是让我感到生动,甚有身临其境之感的是这《关中记忆》中的寻常生活,如母猪喂小猪,耳畔似乎是听到小猪熙熙攘攘抢着吃奶的哼哼声,一旁的大姐正在安慰母猪。


还如这院落里吃饭的场景,脑海里不禁浮现出陕西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

除了小猪吃奶,吃饭等场景,还有一番过年过节的气息:三五人忙活着杀猪,这怕是农村最有名的杀猪饭。虽然并不肯定,但画面富有老百姓过日子的点点滴滴。据悉,关于苗春生老先生的大多数泥塑作品都取材于关中百姓的日常生活,多以描绘地方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不仅人物形象生动鲜活,还富有生活情趣。这不正是应了那句:艺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

不论是看大戏,还是赶大集,凡是老先生在生活中看到的场面,他都能轻松自如的捏制出来,不仅技艺娴熟,而且人物传神。那些纺线的婆姨、庄稼汉子、滚铁环的顽童、抽着烟袋嘴的老汉、表情动作夸张的老腔演员,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鲜明的面孔,还是如此真实感人。


最早的泥塑作用,或与陪葬有关。从汉代开始,泥塑往往是丧葬习俗中的陪葬品。但在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泥塑得到大力发展,也不单单只是作为陪葬品,更有偶像需求和艺术表现。在唐代,中国泥塑艺术达到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

到了宋代,泥塑艺术不但是宗教题材的主要延续,同时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在当时,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供人玩耍。

在这历史的长河里,全国各地都产有泥塑,但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凤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 、河南浚县 、淮阳以及北京最是有名。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这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见到的陕西泥塑。据考古学发现,陕西凤翔彩绘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至今中国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


艺术馆内,还有苗春生老先生创作的露天看电影的泥塑作品,极为生动真实。虽然小时候,我也捏过小泥人,但不曾想过,泥塑文化会是如此悠久。当时不过是一番童趣,但在这童趣背后,却是泥塑的深厚文化。泥塑,从源人殉葬到佛像膜拜,再至“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中国泥塑艺术得以长久发展。至唐宋时代,更是其盛期,代表作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山西太原晋调的宫女等。

但在今天,有西安苗春生创作的《关中记忆》、《露天看电影》、《赶大集》等等,表现出一方水土的真实生活和风土人情。我第一眼看到这些泥塑作品的时候,仿佛自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深深感受着陕西人的生活。但更为敬佩的是,是这位70岁老人对于泥塑艺术的坚持和传承,若不是一门心思专注一件事,中国传统艺术又该何处来?遗憾的是,我无捏小泥人之天赋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