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的慢輪製陶已經延續了四千多年,土鍋保鮮程度堪比冰箱


傣族自古喜愛用陶,製陶在傣語中稱為“板磨”,俗稱“土鍋”。盛水、裝酒,置米、存茶和屋脊裝飾品……,因著對陶的喜愛,傣族人也將之用於身邊的各種大器小物之中,而其製陶史也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以前。

慢輪是新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在學會用手捏製陶坯後,發明的最重要的一個製陶工具。它使陶器的器壁厚薄均勻,形狀更加美觀。但很快,慢輪就被更加先進的快輪技術所取代,因為快輪更容易拉坯成型,滿足了大批量生產的要求,快輪成了最普遍的製陶工具。時至今日,人們幾乎看不到慢輪的身影。

最原始的製陶技藝,目前只能見諸於書本且殘缺不全。然而,在中國西南邊陲的西雙版納傣族地區,一項擁有四千多年曆史的原始傳統手工製陶術,現今仍被保留著,它就是“傣族慢輪製陶技藝”。


由於西雙版納特殊的地理環境,經濟、文化相對封閉,原始的慢輪製陶技藝就這樣和傣家人的生活一起延續了下來。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傣族土陶又作為佛教禮器被廣泛使用,象徵吉祥富貴的孔雀、大象等土陶器皿,在現今傣族地區的寺廟都能常見。

傣族陶器在用料上極為講究,特殊的粘土經過舂、篩選後加砂石料混合而成,這樣可以改善陶品成型性能。工序繁瑣且耗時不短,從取土、舂土、篩土到發酵成“熟泥”,通常都需要經數天時間。

而其中最核心也最難的,便是如何慢輪拉坯。傣族原始先民在發明陶器後,最初是用泥條盤築的方法捏製陶坯。但盤築法做出的陶器,器形極不規整,器壁上還常常留有指紋。慢慢地,才發明出慢輪的方法來修整陶坯。

把搓好的泥條按成一個圓餅做陶罐的底部,再用泥條按照陶罐的大小形狀往上疊壓,一手按一手慢慢轉陶輪,然後配以竹刀、木板、圓石等輔助工具讓陶泥表面光滑圓潤,最後用印花或竹籤等方式刻上花紋,一隻陶罐泥胚就做好了。

慢輪製陶凝聚了先人幾千年的智慧,一塊固定在木板上可以轉動的圓形泥板就是最重要的工具。然後就是給泥坯拍打花紋。豎紋、斜紋、花式紋理,你可以隨意選取一種花紋的木拍,輕輕繞泥罐這麼走上一圈,古樸、簡單的泥罐瞬間便增色不少。


製陶是個心情活,心情好時,一天能出好幾個陶罐泥胚,若心情不好,一個陶罐改來改去還是成不了型。拉制好的陶罐泥胚一般要曬兩到三天,再以800到1000攝氏度的溫度在磚窯中燒製一天即可。這種純手工製作的陶罐,每一個都獨一無二,充滿了靈性。

燒製時先在地上堆上木柴,然後把陶坯一件一件碼在上面,空隙的地方就塞滿稻草;再用泥巴和上稻草把土陶整個嚴嚴實實地密封起來,在不同方向留幾個湯圓大小的洞,目的是為了讓空氣流通利於燃燒;等到木柴燒燼,裡面的陶坯也燒紅了。就是利用陶坯充分自我燃燒,來達到燒製的目的。

時至今日,在西雙版納的景洪曼鬥寨、勐罕曼巒站寨、勐海曼紮寨及勐龍寨等地都完整地保留著這種傳統的製陶技藝。傣家人自制的土陶透氣性極好,在炎熱的西雙版納,它成了食物的保鮮盒,其獨特的淳樸和稚拙是其他工業化生產的陶器所不能取代的。


在西雙版納,包括雲南很多地方的茶莊、茶室以及私人家裡,用於藏茶的大都首選這種土陶,除了 “透氣性好,能有效調節空氣中的溼度,非常適合普洱茶的儲藏和自然發酵”的特點外,它們也被作為一種“迴歸自然、返璞歸真”的高雅藝術品,實現了實用性和藝術性地完美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