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南斯拉夫消失了?

輿地鏟史官


因為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去世,最後導致整個國家土崩瓦解。而我們的國足在世界上面的排名,最少也跌了六個名次。


▲鐵托



南斯拉夫是一座建立在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國家,建立的時間比較晚,1929年才正式建立。它是從當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獨立出來的塞爾維亞族建立的塞爾維亞王國為基礎建立起來。

之後又經歷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擊敗了曾經雄極一時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匈帝國以及周邊其他小國,吞併了原屬兩大帝國的零散民族而形成新的國家。在一戰結束後的1918年,成立了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

又經過了十年漫長的發展,領導者決定解散議會以及內部多個黨派,改為了國王實行獨裁的統治,並且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緊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南斯拉夫倒向了軸心國,而南斯拉夫內部也因此出現了分裂。


在這個至關重要的時刻,出現了一位決定性的領導人——鐵托。他領導著南斯拉夫的人民,經過艱難的抗爭,鐵托取得了勝利。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解放了南斯拉夫全境,並且在1945年年底成立了南斯拉夫聯邦主義共和國,在1963年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由於南斯拉夫創立的時間比較短,而且國環境比較複雜,來自國際上的危機也比較的多。而南斯拉夫也有著“七條國界、六個共和國、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二種文字、一個國家”的說法。可見南斯拉夫的內部何其混亂,也為後來的消失埋下了伏筆。

其實我認為南斯拉夫之所以消失,主要是因為民族內部混亂問題。比如說南斯拉夫主要是由塞爾維亞族、穆斯林族、馬其頓族、保加利亞族、克羅地亞族等民族組成,但是他不像我們國家,他們每個民族的人口基數都沒有超過50%,甚至幾乎是維持在同一水準。


所以對於南斯拉夫來說,他們每一個民族都是少數民族,同時也是多數民族。而且不像我們國家,經歷了幾千年的沉澱,民族間的矛盾比較不明顯。但是南斯拉夫成立只有短短几十年時間,其人口與領土幾乎都是靠吞併而來。

他們從存在再到消失,只有短短的88年,甚至都沒有長過一個人的壽命。各個民族之間都在為自己民族謀求利益,對其他民族實行打擊。就連他們的領導人鐵托都沒有看清這個問題,鐵托作為克羅地亞族人,對之前執政黨的塞爾維亞實行打壓,因此也造成南斯拉夫內部聲音眾多很難團結。

之前所講的三種宗教,則是基督教,東教,伊斯蘭教三大教派。南斯拉夫由六個國家組成,每個國家信奉的宗教幾乎都不同。漸漸形成了三大派系,而且每個派系之間的實力勢均力敵。由於各個國家之間的宗教信仰不同,中間難免會產生各種摩擦。


南斯拉夫如此龐大的一個聯邦制國家,他最後的分崩離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僅僅是因為內部原因造成,當然離不開外部的因素。

南斯拉夫建立在南歐的巴爾幹半島之上,他在當時的地位,完全就是一個火藥桶。地處在歐亞非三大陸的交界地帶,地理位置比較重要,周邊各個勢力虎視眈眈,誰都想來摻和一腳。

自從鐵托在二戰之後執政,它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之一,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選擇依附著蘇聯,反而與他對著幹。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裡面,蘇聯與南斯拉夫的關係並不好。這種情況一直等到赫魯曉夫登臺之後,才有所改善。

特別是當時在冷戰爆發時期,美國與蘇聯分別建立了北約與華約。然而鐵托一直遵循的是不結盟運動,選擇雙方都不支持。因此北約試圖拉攏鐵托,並且給予其經濟援助。這讓蘇聯相當不滿,聯合其他國家制裁南斯拉夫,將其排擠出情報系統。


再者南斯拉夫族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其所控制的亞得里亞港口,扼住了俄羅斯/蘇聯向外發展通道。其次對於美國相當重要的蘇伊士運河以及地中海兩條貿易航道來說,強大的南斯拉夫國家,並不是美國的樂於看到的。

最後是對於歐盟方面來說,他想讓成員國獲得最大利益,就迫切的想希望南斯拉夫加入。但是完整的南斯拉夫對於歐盟來說是一個威脅,因為一旦他選擇加入,那麼話語權很有可能向他這邊偏斜。所以對於歐盟來說,他們也不希望這麼強大的一個國家出現。

無論是美國還是歐盟方面,都想試圖把這個國家瓦解掉。倘若南斯拉夫內部團結一致對外,歐盟與美國想達到這個目的其實比較難。但恰恰是因為其內部民族衝突嚴重,最後給了他們可乘之機。在歐美方面的滲透之下,南斯拉夫內部發展也極其不平衡。

最發達的地區,其經濟情況位於歐洲前列。最落後的地區,在歐洲排名倒數。這讓處於同一聯邦制國家下的其他地區,內心產生了極度的不平衡。尤其是在東歐劇變以及蘇聯解體之後,世界範圍內掀起獨立的浪潮。



南斯拉夫內部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短短一年的時間裡面,先後有四個國家宣佈獨立。歐美方面一看自己的目的達到了,立刻宣佈承認這四個國家。最後只剩下了塞爾維亞以及黑山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但是這最後的難兄難弟也沒有走多遠,兩個國家分別在2006年宣佈獨立,南斯拉夫徹底成為歷史。

作為一個多民族,多信仰,多國界的國家,可見內部不團結可以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而他們的情況又是與我們何其相似,外部美國虎視眈眈,內部貧富差距嚴重,民族眾多。但是我們勝在團結,這也是南斯拉夫解體的根源所在,我們只要擰成一股繩,就不怕外部所有問題。


史之策


首先要說明的是:南斯拉夫從來就沒有“叱吒”過什麼“風雲”,只是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段上能夠左右逢源而已。

南斯拉夫的滅亡是必然的。

南斯拉夫的歷史說明了“國家”不可以任意製造的道理,也證明了民族共存的困難性。

歷史上並不存在“南斯拉夫”這麼個國家,第一次大戰之後的1922年,歐洲列強們在處理大戰善後時拍腦袋弄出來了這麼一個國家。他們把奧匈帝國南部的塞爾維亞人、斯洛文尼亞人以及克羅地亞人居住的區域和當時已經存在了的塞爾維亞王國合併起來弄出來了一個“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王國(Kingdom of Serbs, Croats and Slovenes)”,以塞爾維亞王國的王室為國王,這個塞爾維亞王國原來是基督教敵人的奧斯曼帝國的屬國,在1867年得到了完全獨立。

大概是這個名稱太長了,1929年10月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Kingdom of Yugoslavia)”,因為組成這個王國的民族主要是南部斯拉夫人。二次大戰中部被軸心國佔領,南共領導了抵抗運動,戰後王室被放逐,建立起了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又更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斯拉夫人在歐洲分佈相當廣,除了南斯拉夫人之外的斯拉夫人被稱為“北斯拉夫人”,北斯拉夫人還能進一步分為“西斯拉夫”和“東斯拉夫”的概念。西斯拉夫人是指捷克人、波蘭人、卡舒比人、斯洛伐克人和索布人,而東斯拉夫人是指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北斯拉夫基本都分為不同的國家,不同民族在冷戰之後也都分了開來,像捷克斯洛伐克就分成了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也和俄羅斯分開了。這是一個趨勢,只不過在南斯拉夫的分離過程中使用了武力,而且相當慘烈。

南斯拉夫位於巴爾幹半島上,這是基督徒對峙奧斯曼帝國的最前線,歷史上就戰亂不斷,被稱為“歐洲火藥桶”。上世紀初發生的兩次巴爾幹戰爭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這個“南斯拉夫”本身就是個餿主意。

南斯拉夫立國不到20年就趕上了二戰,被意大利和德國佔領。戰後因為其領導人鐵托的魅力和才能這個唯一的原因才維持了統一。鐵托雖然是共產黨人,但和蘇聯人刻意保持距離,因此在1948年就被開除出了蘇聯主導的共產黨情報局,被認為“已完全蛻化為法西斯主義並投入了世界帝國主義陣營”。中蘇交惡之後,中共“九評”的第三篇就是《南斯拉夫是社會主義國家嗎?》,表明了對南斯拉夫的態度。

斯大林去世之後,蘇南關係開始緩和,恢復了外交關係,但南斯拉夫堅決不結盟的外交政策,拒絕加入蘇聯的國際經濟組織經濟互助委員會和華沙條約軍事組織,和歐美的關係也不錯。這樣南斯拉夫成為了北大西洋條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之間的緩衝和平衡,為雙方所借重。

鐵托在1980年去世,鐵托是南斯拉夫能夠維持統一的唯一原因,但鐵托也無法改變各民族間不和的歷史原因、文化原因和宗教原因,沒有了鐵托,南斯拉夫的統一就沒有了維繫,再加上冷戰結束,原來被華沙條約和北大西洋條約雙方所藉助的南斯拉夫的平衡作用也消失了。各民族再也無法在一起混,就只能解散了。

(鐵托出生的庫姆洛維茨村的鐵托銅像,現在大約也就是家鄉人還在懷念他了)

不過南斯拉夫的足球不錯,貝爾格萊德紅星隊在1991年曾經拿過豐田杯冠軍,說南斯拉夫的足球“叱吒風雲”倒說得過去,而且解體之後除了繼承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之外,還增加了一個鬼見愁的克羅地亞,其實挺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