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龙三小学虽然比较早的合并到其他学校,但他对全镇教育工作所起的推动作用,龙三小学全体教师那种朴实、勤恳、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都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美好的印象。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龙三村的教育应该追溯到民国初期的“龙口司氏初级小学”,属于私塾,教员是司敏斋,授课内容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易经》、《礼记》、《左氏春秋》等。学童年龄六七岁的,十几岁的都有,实行大复式教学。教材不同,程度不同,分别授课,学生天天都是,早晨背诵,上午正书,中午习书法,下午温旧课。从1958年起,淄川区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公、民办小学都有了很大发展, 1959年龙三村开始建起了学校(此前,学生均在龙口小学及其分校就读),初始校名为龙三民办小学,业务归口龙口小学管理。校址在当时的龙三大队队部西院,西北角处的三间北屋是最初的教室兼办公室,时有教师两人(曹凤英、冯衍蒿),学生10几人。建校初主要承担小学低年级段的教学和龙三大队的扫盲工作。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和教育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办学规模逐步扩大至完全小学并两次举办初中班(共招收初中生四届五个班)。校舍还先后使用过1958年大炼钢铁时的大队食堂(西屋和南屋,北屋为住户程八家)、原龙口小学(西寺)中大殿东边的东屋、东屋北山所冲北屋,大殿前院的小东屋(教师办公室),(受“侯王建议”影响,1968年原龙口小学校舍校俱按龙二、龙三、龙四、韩圣四个大队学生多少分别下放到所办学校使用)。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1970年龙三大队筹集资金在村西原西场园新建占地面积3.7亩,建筑面积664平方米的校舍一处。其中西屋九间、北屋九间、东屋六间(三间为一个教室),传达室、伙房、厕所、操场俱全。至此,龙三小学有了独立的、宽敞明净的校园。“淄博市淄川区龙泉公社龙三小学”校牌首次挂出。该校舍投入使用后其他校舍改做他用。

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达标条件,1992年龙三村再次筹资65万元(含部分群众捐款),在村东(龙泉中学操场西)兴建新校区。新校区占地 7.2亩,建筑面积1242平方米。其中三层综合楼一栋(每层12间),锅炉房一处,厕所两间,85×50(米)操场一个。该校区1993年7月投入使用后原村西校舍改做他用。

根据教育形式的发展和龙泉镇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1996年7月依据学生家庭住址,分别并入龙泉镇第二小学(原龙四小学)和龙二小学,时任学校领导和教师同时调出。

至此,龙三小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龙三小学历时37年,几经移址,历经五任校长,先后有六十余位教师任教,由办学初时的一口教室(三间农家小屋),逐步发展到高标准教学用房、办公用房、实验用房、活动用房齐全的综合楼;由办学初时的两名教师、一个班级十几个学生,发展到13名教师、八个班(级)近三百名学生的规模。全体师生开拓奋进,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蒸蒸日上,学校少先大队曾被评为山东省红旗大队。

37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勤劳智慧的龙三人从老到少、从干部到群众,尊师重教事事体现、教育先行行动为证。“村中最好的房子是学校”,在同时期是无言否认的事实。建设村西校舍的场面更叫人难以忘怀:村支书手握瓦刀垒坯砌砖、众师生抬土、和泥、脱坯、搬砖。龙三人的心血不断改变了教育环境,龙三人的汗水不断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37年间龙三小学共培养小学和初中学生一千五百余人(其中,1971年春招收初中班一个,该班学生及任课教师1972年秋并入由原龙口小学改办的“龙泉公社龙口中学”;1976年7月再次恢复招收初中学生。至1978年每年招收一届(期间共招收初中生三届四个班,学生163余名)。1979年停止招收初中学生。期间(1979年)龙一小学1978级初中班、和庄小学1978级初中班并入,与龙三小学1978级初中班合并重新分为两个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龙三小学大事记

1.1959年建校。

2.1967年迁入大炼钢铁时的大队食堂。

3. 1968年迁入原龙口小学(西寺)。

4. 1968年受“侯王建议”影响,公办教师冯衍达、司继祥,师范毕业生刘贞胜回村任教。

5. 1970年在村西原西场园平坟整地兴建新校舍。

6. 1971年春新建校舍中的西排教室投入使用(最北边的一间为教师办公室),三个班(年级)由原龙口小学(西寺)迁入。

7. 1971年春招收首届初中生。

8. 1972年春新建校舍中的北排、东排教室等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在原龙口小学(西寺)就读班级全部迁入(原龙口小学改为联办中学)。

9. 1972年8月初中班并入龙口联中。

10. 1976年7月龙口联中改为联办高中,学校恢复招收初中班,至1978年7月共招收三届。

11. 1979年7月龙一小学1978级初中班、和庄小学1978级初中班并入。

12.1992年在村东(龙泉中学操场西)再建新校区。

13. 1993年7月迁入新校区。

14. 1996年7月根据教育形式的发展和龙泉镇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学生依据家庭住址,分别并入龙泉镇第二小学(原龙四小学)和龙二小学,校俱并入龙二小学。龙三小学撤销。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龙三小学历任校长情况:

司志林(1959—1968.11)冯衍达(1968.12—1984.9)司继祥(1984.10—1988.7)杨玉宝(1988.8—1993.5)司维静(1993.6—1996.7)

龙三小学历任中层领导情况:

总务主任:

程先锋(1976.7—1978.9)

杨玉宝(1978.10—1988.7)

刘珂(1991.8—1994.7)

司维强(1994.8—1996.7)

少先大队辅导员:

杨玉宝(1979.8—1988.7)

蒋涌(1988.8—1990.7)

司云霞(1990.8—1992.5)

冯玲霞(1992.6—1996.7)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龙三小学建校以来教师名单:

曹凤英 司书兰 冯衍浩 杨玉增 司志强 司志林 司继业 司玉莲 冯衍达 黄衍芬 司继祥 戚翠莲 张凤英 刘贞胜 司志英 司玉芬 司衍国 司书亭 戚翠珍 鲍秋棠 司会芹 司书荣 司继任 司继夫 刘 敏 徐忠义 司学芹 张玉禄 程先锋 司书岭 司书洵 司维静 冯作江 司志忠 董翠玲 司志卫 陈勤孝 杨玉宝 程先华 张维宏 司书良 马素贞 司书烨 司书泉 蒋 涌 辛宝亮 司维芳 冯慧英 于爱香 司云霞 司维娟 宋本秀 冯玲霞 孙 波 刘 柯 司维强 杨玉荣 牛迎春

(其中,初中主要学科曾任课教师有: 语文:司继祥 司书亭 司书岭 司书洵 陈勤孝 程先华 数学:刘贞胜 程先锋 张玉禄 杨玉宝 张维宏 物理:司继夫 陈勤孝 化学:司继任 张玉禄 政治:冯衍达)

(文中资料和图片主要有玉宝老师提供)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记忆中的龙三小学,内附多张毕业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