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以案釋法」低保金被私分兩年,瞞住了鄉長,為何瞞不住紀委監委?

「以案釋法」低保金被私分兩年,瞞住了鄉長,為何瞞不住紀委監委?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十一條規定:監察委員會“對公職人員開展廉政教育,對其依法履職、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從業以及道德操守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鄉長扎西一直在搖頭。他想不通,很想不通。

縣紀委監委的同志把他叫來談話,向他透露了一個“大秘密”:

他管轄的曲庫乎鄉多哇村,發生了私分低保金和產業到戶資金的“大案”,而且從2016年開始持續至今,多戶村民都牽涉其中。

“這怎麼可能?”“我怎麼完全不知道?”曲庫乎鄉的扶貧幹部聽到這件事,反應都和鄉長差不多——驚訝,搖頭,不敢相信。

要說這是個秘密,但在多哇村從村支書到每一個村民都心知肚明。要說這不是個秘密,但為何鄉長不知曉,分管扶貧工作的鄉黨委委員不知曉,多哇村14名聯戶幹部、4名駐村幹部、2名駐村工作隊隊員都不知曉?他們可是天天待在村裡,和44戶貧困戶熟得不能再熟,而且鄉政府就在多哇村辦公。

“我們天天蹲在村裡都沒發現的問題,紀委是怎麼發現的?”

年初,青海省黃南州同仁縣紀委監委在全縣開展第一輪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監督檢查,共抽調12個鄉鎮的紀委書記,分成三個組,下沉到各村,家家戶戶走訪,瞭解貧困戶情況。當和多哇村貧困戶聊到低保金和產業到戶資金的領取情況時,不少人眼神閃躲,語氣帶著小埋怨,有人還咕噥一句“錢我也沒拿到手……”

再綜合其他方面的調研情況,檢查組感覺到,這個村的低保金和產業到戶資金可能有問題,於是將問題線索移送同仁縣紀委監委。縣紀委監委隨即派員下村走訪調查,經過一番“鬥智鬥勇”,挖出了一起涉及全村的私分低保金和產業到戶資金案件。

原來,2016年1月,全縣低保戶和貧困戶實行“兩線合一”,曲庫乎鄉根據工作要求重新評選確定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原先的低保戶被納入貧困戶。由於名額所限,一些非低保戶困難家庭即所謂“邊緣戶”,暫時沒有納入貧困戶名單。

在貧困戶評議會上,邊緣戶十分不滿。為了緩解矛盾,時任多哇村支部書記的趙衛中、村委會主任官卻乎扎西提出一個建議:納入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和未被納入的邊緣戶都別吵了,大家把低保金均分了好不好?

在村支書的主持下,多哇村部分貧困戶與邊緣戶結成“對子”,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達成了私分低保金協議,同時立下“誓言”:絕不走漏口風,一定死守“秘密”。

一年後,國家開始為貧困戶發放產業到戶資金,多哇村又用這種方式進行私分。多哇村共有33戶134人享受產業到戶資金,人均6400元。部分貧困戶拿到錢後,根據“協議”與邊緣戶以現金補償的方式進行再分配。比如,二檔貧困戶吉太本家拿到的產業到戶資金32000元就由三戶“共享”,其中22000元購買的農用三輪車歸村民哇塞所有,哇塞家補償9000元給村民桑傑東智家,剩餘10000元歸吉太本家。

經統計,多哇村涉及私分低保金和產業到戶金額達25.97萬元。

矛盾似乎就這樣解決了。貧困戶和邊緣戶看似“你情我願”,大家有肉一起吃。可是現實卻不那麼美好——貧困戶把錢分給了邊緣戶,自己的貧困現狀沒能得到有效緩解,心裡不痛快;邊緣戶看著貧困戶享受的國家政策越來越好,眼睛也是紅紅的。

雖然矛盾在積聚,但村民們誰也不敢吭聲。多哇村屬於少數民族聚居區,家族間互相聯姻,貧困戶和邊緣戶都沾親帶故,誰要是向工作人員走漏一點風聲,往後還怎麼面對親友,怎麼在村裡待下去?

於是,村民們守口如瓶,即便是長期和貧困戶同吃同住同勞動的聯戶幹部,也沒有看出一點端倪。在鄉黨委、政府組織的低保金等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專項檢查中,村支書趙衛中一再欺騙和隱瞞私分低保金一事,黨員完麼才讓還向組織信誓旦旦地承諾自己的低保金絕對沒有問題。

這場“表演”,在鄉黨委政府眼皮子底下進行了兩年零三個月,直到縣紀委監委派人下來走訪調查。

下來走訪的鄉鎮紀委書記們帶著發現問題的目的而來,對於所見、所聞,都會留個心眼,從細節中發現不尋常。而且,他們長期在鄉鎮摸爬滾打,有非常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群眾基礎,知道群眾最關心什麼,和群眾聊天的時候,“很會問問題”。

“你家的產業到戶項目資金用來幹什麼了?”檢查組人員問某位貧困戶。

貧困戶回答:“購買農用三輪車了。”

“三輪車在哪裡?能給我們看看嗎?”

“呃……在隔壁家,借給他們用了。”

過了一段時間,檢查組人員再來這位貧困戶家,看到他家的農用三輪車還在隔壁家放著。再一問,貧困戶回答得支支吾吾。

再一深入調查,就把捂著問題的鍋蓋揭開了。多哇村案中,除了負有直接責任的村支部書記趙衛中、村委會主任官卻乎扎西受到處理外,鄉長、鄉黨委書記、2名聯鄉縣級領導以及20名相關工作人員等都因工作失職失責、對扶貧資金監管不力,或受到黨紀政務處分,或接受談話提醒。

這個事件在當地震動很大,給當地紀委監委帶來了新的思考——如何對基層幹部行使權力進行更精準的監督,督促他們在具體工作中秉公用權,積極、正確地履職盡責,把國家扶貧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一種問題處理一次,形成震懾,以後同樣的問題就發生得少了,但新問題還在不斷出現。”參與調查多哇村私分低保金案的同仁縣紀委監委幹部力辛加說,“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探索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的新手段,分析評估問題線索的理念也需要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