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大多数中国人只能在美国做技术活?要想比他人优秀,能力必须有!

中美教育到底谁好谁坏,这我们不好说,因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都有各自的优劣势,不能做绝对性的比较。且教育制度根植于特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氛围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大多数中国人只能在美国做技术活?要想比他人优秀,能力必须有!

首先,我们先来思考几个问题!

大多数中国人在美国智能做些技术活?

这样的说法一直都有,我们说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经济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现在提得比较多的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点大家都在讲。

但为什么这么艰难?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

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很复杂,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大多数中国人只能在美国做技术活?要想比他人优秀,能力必须有!

本科毕业就成专家,却是一种失败?

如今我国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体,这当然就需要有很多的工程院院士,大学要培养很多的工程师。

相比之下,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85%以上,所以美国的教育体系侧重点就不同,是侧重通识教育,培养通才。

例如耶鲁大学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

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

大多数中国人只能在美国做技术活?要想比他人优秀,能力必须有!

抓到重点了吗?思辨能力!有了思辨能力,才能转型。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的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是指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辨别分析,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

我们要有思辨的习惯。这种习惯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以后,不只是简单地听领导的话的机器,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开端。

美国这个社会真的蛮有意思,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的人,不管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厉害,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对什么事都会有一番高论。

就是因为这样,美国100个人里,随便挑80个,那80个人都可以把他的思想、想法和他要卖的东西表达得很清楚,能够给你足够多的说服力。

大多数中国人只能在美国做技术活?要想比他人优秀,能力必须有!

我们必须给每个人都提供了自我表述的机会,特别是念完大学以后,在他们介绍产品和自己的研究与想法时,至少不会站在一班人面前就发抖,没办法说出话来。

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人才、思辨型人才。要想比他人优秀,这一能力绝对必不可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