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跟文房最配的,还有它!

跟文房最配的,还有它!

跟文房最配的,还有它!

一铜炉,烟袅袅,闲翻书,二三卷。——此为文人等闲的风雅事,亦是书室雅斋极悦目的一景。

在文房中,或是一时兴起的挥毫、临帖,或是闲来与友的品茗、对弈……先不去论这些需“静下心来”的场合,哪怕是最为平常的起居、坐卧,均少不得这袅袅升腾的一炉香。

跟文房最配的,还有它!

自然,文人雅士中好香者众,嗜炉者亦不在少数。

铜炉为焚香器具,在明代时是备受皇室权贵、文士墨客喜爱的“文房首器”。大型铜炉粗拙笨重,为气宇轩昂的佛殿庙堂之物;小型铜炉,却可登堂入室,从礼器转而为雅器,由文人的喜好来订造,品要高,亦要看得入眼,形款、用料、工艺都极尽考究。

铜炉,从其固有外形与内在精神来看,实是将金属的钝重和精神的超脱轻灵融于一体的。铜炉一般装饰较少,造型多样,但大多都是以简洁典雅的风格为主。正如王世襄在其关于铜炉的文章中所说,“历来藏炉家欣赏的就是其简练造型和幽雅铜色,尤以不着纤尘,润泽如处女肌肤,精光内含,静而不嚣为贵。”铜炉本身的这种“宁静而不喧嚣”的气质,让众多藏炉者一见倾心。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各种款式的铜炉。这些铜炉除了可以满足藏炉者多样的审美偏好之外,亦可适用于卧室、书斋、禅室等不同的生活空间。以下,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铜炉的各式实用器:

卧室:枕障炉香隔绣帷

跟文房最配的,还有它!

「双鱼耳簋式炉」

规格:6.3×11×8.2cm,413g

此炉铜色古雅,鼓腹,圈足,炉身两侧饰双鱼形耳,外形借鉴商周青铜礼器“簋”。整器素朴无饰,高古淳朴,颇具收藏价值。

此炉宜放置卧室,自然雅致,怡情安然。

禅房:宝炉禅香起佛心

跟文房最配的,还有它!

「戟耳长方炉」

规格:9×18.4×8.7cm

在我们日常接触的炉形中,方炉是不多见的,主要还是以圆炉为主。这是因方炉的铸造特别耗工,制作难度大,器形的比例相对圆炉来说更难以掌控,也特别考验铸造者的功力。这件铜炉是方炉中经典的“马槽炉”,四直足,两戟耳,整器端方稳重,尤为难得。

此炉可设于禅室或书斋,宁静修心,颇具禅意。

文房:静室一炉香,偷得浮生半日闲

跟文房最配的,还有它!

「三足筒式炉」

H:7.7cm,φ:11.7cm

鈐印: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

明宣德时期,由于皇帝对铜炉的热衷,带动了“宣德炉”的流行,也自上而下地带起了民间私家铸炉的潮流。在宣德炉停止铸造之后,作为原宣德炉督造官的吴邦佐,也私下召集了原来的铸炉工匠,按照宣德炉的制作方法进行仿造,所铸之炉无论造型还是气韵,皆不同凡器,与皇家珍品不相上下。

这件底款为“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的铜炉,造型素朴,线条流畅,形体上追求极致简约,书斋设此一炉,在古朴中彰显独特韵味。

跟文房最配的,还有它!

「冲耳三足花式炉」

H:8.4cm,φ:13.7cm

这件冲耳三足花式炉,也极富文人趣味。以九瓣花苞为形,自然花卉入器物造型,尤显自然典雅之趣。

跟文房最配的,还有它!

「狮耳仰钟式三足炉」

10×15×13.5cm

鈐印:古希太子

炉身呈仰钟式,双狮耳,下承三柱状足。此炉铜料精良,工艺上乘,器表色泽古润、宝光莹莹,整器古朴雅致,极具美感。

本文铜炉作品来自东南网拍·紫韵清辉—铜炉艺术专场,更多雅致铜炉,请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下载东南网拍APP进行浏览。

跟文房最配的,还有它!

东南网拍 · 第十二期

预展时间

3月24日~3月29日

正式开拍

3月28日 19:00~3月29日 22:00

五大专场

匠心石韵-寿山石雕专场

海外藏臻-寿山石回流专场

铁笔春秋-当代篆刻专场

流光溢彩-珠宝首饰专场

紫韵清辉-铜炉艺术专场

线下展示区

福州市鼓楼区杨桥东路19号

寿山石文化城88# 藏朴堂

咨询电话

0591-8752 6788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下载“东南网拍APP”,更多精彩等您发现。

跟文房最配的,还有它!

今日荐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

寿山石文化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