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一寸山河,一寸血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本次会战又称八.一三事变,期间国民政府集中全国精锐力量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血战,


一寸山河,一寸血​​在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中日双方动员兵力超过一百万人(日方动员兵力约25万人,伤亡4万余人;中方动员兵力约75万人,伤亡25万余人),

一寸山河,一寸血​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期间,蒋介石调集新编88师及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等嫡系精锐力量前往抗战最前线。

一寸山河,一寸血​摆明了国民政府及蒋本人的态度,证明其在庐山谈话所讲内容并非敷衍全国人民和各路反对势力,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以往为提防蒋介石利用抗战消灭异己,各路军阀更多采取敷衍应付态度);此战后,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对抗日本的侵略,更重要的是,淞沪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也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沼。​

淞沪会战结果是中国军队以失败而告终,由于武器的差距太大,加上指挥的失误,各部队,各兵种之间缺乏协调,最终导致中国军队最终退出上海,1937年11月12日上海市长渝鸿钧宣布上海沦陷。


一寸山河,一寸血​淞沪会战的失败,国民政府并未及时吸取教训并调整对日作战方案,由于管理的混乱,直接导致了南京保卫战的失败,日军占领上海后目地已经很明确,目标就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日本想通过占领南京,直接摧毁国民政府的和全体中国人的抵抗意志,中国军队从上海撤退后大部分都撤向了南京,撤退途中并未依据先前德国军事顾问设计建造的工事对日军进行抵抗,致使号称东方马奇诺的完备工事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日军占领上海后全速向上海推进,在现代军事装备高度发达,而且日本占据明显海陆空全方面优势的境况下,南京的所谓长江天险,再也不能阻挡敌人的入侵了。南京这座千年古都,再一次陷入战火之中,明知南京不可守,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然决定固守南京,真可谓是一步错步步错,

一寸山河,一寸血​​可怜了南京城内的30万同胞,笔者做此文并非批评国民政府,也许在那个特殊的情况下,全世界都在冷眼相看我们的抗战,对我们没有信心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孤注一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是别无选择,表明我们中国人抗战到底的决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