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探春傳奇11:她為何遠嫁,遠嫁到了哪裡?80回後探春結局猜想

探春傳奇11:她為何遠嫁,遠嫁到了哪裡?80回後探春結局猜想

探春在中秋家宴中留下一個寂寞的背影之後,在80回中再未出場。紅樓未完,那麼,探春的結局是什麼呢?這個似乎從無人異議,那就是她必然要遠嫁。

這是前文裡眾多線索指明的。

第5回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到過暗示探春的畫和判詞:“兩個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有四句詩: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她的曲子是“分骨肉”: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散。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牽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第23回探春作的謎語:

“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謎底是風箏。

所有這些內容無不暗示著探春未來的命運將是悲情遠嫁,將拋下骨肉親人,走過“風雨三千路”,如風箏一樣再也難以歸來。時間應該是第二年的清明時節。

那麼探春遠嫁嫁到了哪裡?她為何要遠嫁?她走的時候賈府怎麼樣了?

探春傳奇11:她為何遠嫁,遠嫁到了哪裡?80回後探春結局猜想

對於這些疑問,後世讀者各有猜測與理解。

通行本(高鶚續書)說,探春遠嫁鎮海統制之子,在最後一回還有機會回孃家勸慰因為寶玉出家而傷感的王夫人。

在“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探春抽到的是杏花,寫著“瑤池仙品”和“日邊紅杏倚雲栽”,並特別註明,得此籤者,必得貴婿。姐妹們都說:“我們家已有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曾?大喜大喜。”

這似乎說明探春遠嫁是當了王妃的,所以更多的人猜測,因為有海外藩王求婚,皇帝指派了南安郡王的女兒,南安郡王不捨得親生女兒遠嫁,於是將探春認作義女,代替遠嫁和親(南安太妃和北靜王妃曾在賈母八十大壽時聯袂來祝壽,南安太妃特意提出要見賈府的小姐們,她首先就拉過探春來誇獎)。

探春是坐船走的,那麼這個海外藩王應該是沿海某個島嶼的藩王。中國歷史上,歷代中原王朝遠嫁公主(或者封為公主的宮女、貴族小姐)和親,全都是西北遊牧民族的首領,並無沿海島嶼藩王,這是為什麼呢?是作者特意要撇清一下,還是另有深意?

探春傳奇11:她為何遠嫁,遠嫁到了哪裡?80回後探春結局猜想

那麼,探春遠嫁的時候,賈府怎樣了?賈府是一定要傾覆的,然而探春離開的時候一定還沒有最後崩潰。它應該是遇到了嚴重政治和經濟危機,這時候正巧需要一個貴族女子和親,於是探春主動或被動地站出來,承擔起這沉重的責任。

探春是賈府管理層中最優秀的女孩,連王熙鳳都自嘆不如。如果在賈府崩盤之際,她還在,一定會有所作為。雖然以她一己之力,改變不了歷史的大趨勢,但無論如何,都會讓賈府的傾覆不至於那麼慘烈。探春離去,標誌著賈府已無人可以能夠支撐危局,這是探春的宿命,也是賈府的悲劇。

《紅樓夢》中很多主要女子都被賦予了“花”的風姿與品質。比如寶釵是牡丹,花中之王“豔冠群芳”;黛玉和晴雯是芙蓉,嬌媚柔弱,充滿了“風露清愁”;李紈是老梅,湘雲是海棠,麝月是荼蘼花,襲人是桃花,元春是石榴花,妙玉是紅梅,這裡面多數人是自己獨享一花,個別人是兩人共享一花(比如黛玉和晴雯),唯有我們的探春,在小說中她竟然一個人佔了三種花。上文我們說到,她在抽花籤時抽出了杏花,才有遠嫁做王妃的說法;可在賈府小廝們的心中,探春是一支又紅又香,無人不愛,卻帶刺扎手的“玫瑰花”;在海棠詩社中,大家各起別號,探春因為喜歡芭蕉,起的別號是“蕉下客”,此後黛玉寶釵等人常用“蕉丫頭”稱呼她,所以她還是一株芭蕉。

這個集玫瑰花的豔麗與鋒芒,杏花的高貴與端莊,還有芭蕉的繁茂與實用(芭蕉還可藥用)的賈府三小姐,這個在紅樓女子中能力結構最全面,性格最積極陽光,最有格局夢想情懷的探春,就算是被迫遠嫁,她的故事也絕不會完,在遙遠的海外他鄉,一定會有新的故事與傳奇。

我是這麼想的,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