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热流道二极管在汽车上的应用

目前的最新一代汽车冷热可调节座椅使用了珀耳帖设备,该设备不必求助于压缩机或冷却液即可将电能直接转化为温度差动。而热流道二极管则恰好相反,他们将不同平面的温度差异转化为电能,差异越大,电能产生越大。 Gauthier先生说,不象珀耳帖设备只有7-8%的效率,热流道二极管最大能利用70%损耗的热能。形象地说起来,车轮驱动每用去100千瓦热能,就有额外的100千瓦热能通过废气和60千瓦热能通过散热器损耗掉。用热流道二极管覆盖散热器和废气排放系统将能成倍地提高发动机的效能。

热流道二极管在汽车上的应用

事实上,您可以将发动机转换成一个覆盖有二极管的小火炉,从而可以生成电驱动所需的足够电能,这样一来,您可以回收发动机中泵运动、摩擦和不完全燃烧所消耗的能量。汽油驱动的里程数将剧增,而废气排放量却直线下降。是不是听上去好的令人无法置信?可是,事实确实如此。至少,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热道二极管的问题在于为了使电子能经受住热流道的量子物理效应产生电能,两个物体表面必须始终保持一个纳米的距离,但不能彼此接触到。

热流道二极管在汽车上的应用

位于Gibraltar的Power Chips plc公司研发出一种金属电镀层(银和钛是应用下来最便宜的两种金属),将之紧贴于一个中间层两端,然后对中间层进行热击,中间层将在两种金属物质的界面处突然断裂。这种方法会使得两个表面在微观底下显得比较粗糙,但是间隔距离却保持的非常完美。通过压电装置,最终可达到所需的一个纳米的间隔。但是,如何在大规模批量生产中以及在随后车辆开动的情况底下成本低廉地保持住间隔距离成为眼下最大的难题。如果一旦攻克了这项难关,就如Gauthier先生的结论所言,“那么我们将告别内燃机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