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富士康和郭臺銘上市前的“臨門一腳”

富士康和郭臺銘上市前的“臨門一腳”

雖然是一次To股市的活動,但也有研究的價值。

十幾個小時之後,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就將在上交所上市,在這個關鍵的的節骨眼上,富士康卻選擇了本週三到週五在深圳舉辦一場峰會。這場峰會名為“三十而立,智造未來”,峰會內容主要探討的是“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富士康和郭台铭上市前的“临门一脚”

雖然這次峰會設置了諸多的分論壇和環節,但是人們最關心的依舊是郭臺銘,以及他究竟說了什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峰會的慶生活動中,只要有人是1988年6月6日出生,就能獲得6666元大禮包,這個日子據稱也是富士康30年前在深圳落腳的日子,但這個日子似乎並未出現在各種公開資料當中(富士康公司成立於1985年)。

先盤盤郭臺銘說了啥

富士康和郭台铭上市前的“临门一脚”

慶生活動上的郭天明

作為這次峰會開幕式的重頭戲,郭臺銘第一個上臺演講,但內容相當精簡,整體用時大約只有20分鐘,而且其中一半時間都是在放提前錄好的視頻。

但如果我們將視頻內容也算上的話,郭臺銘主要說了這樣幾個內容:

  • 憶苦思甜,通過照片看富士康的成長軌跡;

  • 富士康一直對員工很好,提供在職教育、保障伙食、集體婚禮;

  • 富士康過去30年間共享了巨大的出口,累計吸引外匯2400億美元,目前佔中國外匯存底7.8%;

  • 富士康申請了很多專利,富士康的員工中有不少受過高等教育,富士康一直在慈善捐款;

  • 富士康未來的目標是工業互聯網平臺,類似於通用電氣的Predix;

  • 介紹工業物聯網;

  • 富士康要利用好現有的技術,要對國內的中小企業提供賦能服務。

富士康和郭台铭上市前的“临门一脚”

以上是比較精簡的內容,點擊這裡可以查看發佈會上郭臺銘具體說的一些關鍵性內容。但在工業富聯上市的節骨眼上,我們或許更應該將目光放在富士康的未來之上,也就是上述列表的第5、6項。

郭臺銘還在現場表示:“今天既是一場慶生,也是關於未來的一次蝶變,而立之年的富士康,將全力推動智能製造,盡力成為中國先進實體經濟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領頭羊!

Predix是什麼?

在這次演講中,郭臺銘不僅數次提到富士康要從製造轉型為“智造”。這種說法聽起來肯定有點虛,但問題在於郭臺銘還說了這樣一句話:“富士康要做中國的Predix。”

究竟這個Predix是什麼呢?

富士康和郭台铭上市前的“临门一脚”

Predix實際上是通用電氣(GE)旗下的一款工業IoT平臺產品,2011年以GE軟件研究中心的形式在美國灣區成立,

Predix實際上是一套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打造的工業物聯網平臺。這個平臺的目的就是讓傳統的行業互聯網化,GE CEO也曾簡單地用一句話概括了最終的目的:“你昨晚睡覺的時候你看到的還是一家工業公司,但第二天起來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一家以軟件方式運行和分析的公司。”

實際上,這種做法是從GE自身的業務中獲得的啟發。GE本身是全球第二大商用航空發動機生產商,作為一種極為精密的機器,航空發動機中就含有數百個傳感器。從發動機的溫度、燃料消耗、葉片磨損等,這些數據都會實時傳回GE總部,以進行質量追蹤。

而通過分析之前收集自發動機的數據,通用電氣可以告訴用戶如何操作更省油,甚至是為下一代產品提供真實的開發依據。

GE自己首先看到了這個趨勢,所以開始下定決心進行自身業務(機器和操作流程)的數字化,這一過程的實際做法就是建立一個可以適應各種軟硬件平臺,並且將它推行到GE的各項業務當中。

富士康和郭台铭上市前的“临门一脚”

但又因為GE本身在多個工業領域,如電力、醫療、能源中,都擁有很強的競爭力,自然而然地,這些內部開發的技能也可以被外部的且所使用。更重要的是,合作伙伴和開發者也能接觸到這套系統,並且可以開發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和軟件。

這實際上等於在各個行業的實際機器和用戶需求之間,建了一座“橋樑”,你可以付錢只用數字解決方案,但如果你買了GE的硬件設備,就會更簡單一點。換言之,這是一個整體性的產品吸引力提升。

根據通用電氣2016年發佈的公開資料,這套系統在2015年全年光是“數字收入”就為通用電氣賺到了50億美元。

富士康和郭台铭上市前的“临门一脚”

這樣看來,郭臺銘會選GE作為“學習目標”就很容易理解了。

另外一個關鍵點是“潛力”,以2017年的數字為例,“工業富聯”中打包的富士康系公司,年營收就達到了3545.44億元,通用電氣同期的營收為1204億美元,雙方在傳統工業領域都算是“龐然大物”。並且通用電氣的收入實際分別來自多個領域,而富士康則集中在製造業當中。

很明顯,無論是從業務效率出發,還是從工業製造升級的角度出發,富士康的數字化都“勢在必行”。而學習GE一樣建立一個Predix平臺,不僅能夠富士康自己使用,同時也會在行業內形成示範效應,讓更多企業在升級過程中使用富士康的標準,甚至是加入到富士康的製造系統中來。這對於希望繼續在製造業中保持地位的富士康來說,絕對是吸引力十足的。

最後

富士康和郭台铭上市前的“临门一脚”

峰會現場的富士康歷史展示

在富士康早前的上市資料中,除了整體的收入數據之外,人們其實對於富士康的員工隊伍同樣關心。資料顯示,富士康員工多達27萬人,多為80、90後,教育程度在大專以下,平均月收入7000元左右。

而在昨天的峰會之上,郭臺銘也專門表示,富士康的成長與農民工的辛勤付出有直接的關係。然而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的確在逐漸喪失優勢,“轉變”是富士康必須要做的,要麼用一樣多的人賺更多的錢,要麼用更少的人賺一樣多的錢。

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前一種方案自然更好。增加自身業務中的技術實力就是最好的一種方式。當然,以上都是最基礎的分析,關鍵還要看富士康最後能實現到什麼地步(反正盯著富士康員工數量和收入關係就好)。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李賡授權虎嗅網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47587.html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