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通天冠行大禮 南朝官員穿五時朝服

本文作者黃強

南北朝時期,皇帝冕服大致相同,南朝宋代冕板加於通天冠上,稱之為平頂冠。到了北朝的北周,天子有蒼冕、青冕、朱冕、黃冕、素冕、元冕、象冕、山冕、鷩冕、袞冕等十二種冕服,冕服中均繡十二章紋,上衣六種章紋,下裳六種章紋。隋朝對北朝冕服有所改革,大業二年(606年),制天子服飾大裘冕,也採用十二章紋。

通天冠行大禮 南朝官員穿五時朝服

【圖6,戴通天冠的帝王】

自隋代開皇以降,天子唯用袞冕,自鷩冕之下,不再使用。唐代沿襲隋制,也有所創新,唐代皇帝與皇太子冠服出現通天冠、翼善冠、遠遊冠,其中通天冠天子之服,遠遊冠為皇太子及宗室封國王者之服,翼善冠系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創制,開元十七年(729年)廢止,不再使用。

宋代皇帝冕服,除祭祀天地、宗廟外,上尊號、元人受朝賀、冊封以及各種大典禮時也穿。總體上劃歸為祭服。冕服中最突出的是冕冠,冕冠有垂旒,天子十二旒。元代冕服,取宋代早期與金代的制度,天子的冕服之冕板、冕旒大致與宋代、金代相同。

魏晉沿襲漢制,略有革新。《晉書•輿服》記載:皇帝祭祀明堂宗廟,用平冕、黑介幘、通天冠。王公、九卿祭祀戴平冕,王公八旒、九卿七旒。“以組為纓,色如其綬。王公衣山龍以下九章,卿衣華蟲以下七章。”晉朝冠服主要有遠遊冠、淄布冠、進賢冠、武冠、高山冠、法冠、長冠等,與漢代冠基本相同。筆者在《漢代的冠》一文中對漢代冠的形成與冠名有詳細論述,可以參閱。

通天冠行大禮 南朝官員穿五時朝服

【圖7,顧愷之《列女仁智圖卷》中官吏服飾】

南朝官服,天子戴通天冠,高九寸,冠前加金博山顏,黑介幘,著絳紗袍,皂緣中衣為朝服。皇太子戴遠遊冠,梁前加金博山。諸王著朱衣絳紗袍,白曲領,皂緣白紗中衣。百官朝服按時令,分為絳、黃、青、皂、白五種,稱為五時朝服。時令只有春夏秋冬四季,五時朝服其實就是四季朝服。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說:“缺秋時服,即白色朝服”,就是說名為五時,五種服飾朝服,實際上只有四時四色朝服。朝服內襯皂緣中衣。到了南朝宋代,增加白絹袍或單衣一領。

南朝官服區別等級的主要體現在官員所佩戴的綬、佩上。《晉書•輿服》記載:文武官皆用金章紫綬,相國丞相綠綟綬。此外尚有金章紫綬、銀章青綬、銅印墨綬。並有佩玉、佩水蒼玉之差別。南朝宋代,皇太子纁朱綬,佩瑜玉;諸王佩玄玉;太宰太傅等佩山元玉,以下佩水蒼玉。南朝陳代直閣將軍朱服,武官銅印,青綬。

《晉書•陶潛傳》記載:陶潛作彭澤縣令時,遇到督郵檢查,要求他去拜見,他不肯為五斗米折腰,“義熙二年(406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兮》。”《宋書•陶潛傳》說是“解印綬而去”。這印綬就是官員等級象徵的章與綬。

通天冠行大禮 南朝官員穿五時朝服

【圖8,南北朝文官朝服】

六朝時期的冕服在各朝代是有所變化的,晉代服飾制度因襲舊制,皇帝的服裝有冕服、通天冠服、黑介幘服、雜服及素服。崔圭順在《中國曆代帝王冕服研究》中考證較為嚴格,大致上晉代的通天冠服大致與前代一致,用作常服和朝服。服色漢代隨五時色,晉代為絳色。

六朝的宋代形制沿襲魏晉,對冕服進行了補充與調整。宋初將冕服中的袞冕稱為平天冠服,將冕服分為大冕、法冕、冠冕、繡冕、紘冕,與通天冠服,皇帝服裝共為六套。六朝的齊代皇帝常服是通天冠服,其服飾構成通天冠、黑介幘、絳紗袍和中衣。六朝的梁朝,皇帝朝服為通天冠服,由黑介幘、絳紗袍、皂緣中衣、黑舄(鞋)構成。祭祀時的冕服構成有所區別。六朝的陳代

,服飾制度沿襲梁代,陳文帝天嘉年間雖有修改,只是略加損益,並無大的改動。

“黃強黃不息”繼2016年入榜,再度上榜2017年度文化頭條號。

黃強,字不息。知名服飾史學家、金學家,多年來致力於金瓶梅文化、中國服飾史等研究,已出版《另一隻眼看金瓶梅》《趣民國》《文人置業那些事》《服飾禮儀》《消失的南京舊景》等著作15本。

《金瓶梅風物誌》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噹噹網、亞馬遜、京東等有售。收藏版簽名鈐印毛邊書,孔夫子網有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