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由巫而神:天妃媽祖的成聖之路與中華海洋文化的興盛

文/耳九

道教神靈眾多,許多神靈體系的來源都不盡相同,但大抵被囊括在天、地、人三個體系之中。其中部分道教神靈的來源連很多道門眾人都不甚明瞭,只能過度神化或者語焉不詳。這其實對道教發展未必有利。

由巫而神:天妃媽祖的成聖之路與中華海洋文化的興盛

媽祖神像(資料圖)

天妃媽祖是目前在華人圈內被廣泛信仰的一位神靈,信徒眾多。其最早以海神的身份出現,神格為保佑航運,至今這仍然是媽祖最為重要的神格之一,同時,其也增添了更為繁複的功能,如求子等。

媽祖信仰起源於巫覡文化的信仰,其由巫而神的過程可以說是道教部分神靈系統發展一個比較典型的軌跡。

媽祖身前是一個普通人,具有一定巫女的能力,死後她受到了地方上的祭祀,保佑一地民眾。過了一兩百年之後,媽祖信仰才真正地得到了一個飛躍式的發展。可以說,媽祖信仰的發展是一個道教功德成神與時勢選擇相結合的結果,可以說是氣運使然的一位大神。

從宗教修煉與神靈的角度而言,現實中,媽祖由人而神的經歷反而並沒有什麼太過神異的地方。並不像後人所說的那樣,成神必須要有不凡的來歷。

可能,成神更需要的是對慈愛眾生這種心性的堅持以及將之付諸於實際行動。媽祖正是因為身前死後都能始終庇佑眾生才會被時勢選中,一躍成為了道教大神,而這是任何修行之人都可平等效仿的。

媽祖信仰背景:福建“巫覡”文化

在古代,福建為閩越國所在之地,古代越人皆有女巫男覡的傳統。巫覡文化可以說是大部分宗教的來源之一。

自然環境越是惡劣的地方,人們對自然的畏懼和想象就越是繁盛,自然通天達地溝通神靈的巫覡文化就越豐富。無論是閩越之地,還是楚地,或者是天師道的發源地川蜀一帶,都是如此。

道教的出現和發展,就是一個不斷驗證、綜合、提純原始信仰並且合理衍生發展的過程。其中巫覡文化的觀念、神靈系統以及儀式對早期道教影響巨大。

古代閩越國被滅之後,越人的巫覡進入漢宮朝廷,成為了漢宮宗教文化的一部分,並且留下的諸多的記載。其中“信巫尚鬼”是其核心特徵。

可見中華文化中後期引入的簡單的輪迴觀念應該並不完全適應中華文化,至少中華本土的神靈文化中人、鬼、神三者有轉化的可能性。

由巫而神:天妃媽祖的成聖之路與中華海洋文化的興盛

信巫尚鬼,素重巫覡(資料圖)

福建、廣東地區的巫覡文化一直延續至今,其隱藏於民間信仰和大型宗教之中,在其中佔據了一席之地,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文化力量。

媽祖由來:女巫前身

從各種史料記載來看,媽祖出生於莆田湄洲島,名叫林默娘。她的出生年月有一定的爭議,目前普遍認為是北宋建隆元年即公元960年。

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媽祖生前是一位女巫,並且具有一定神奇的能力。宋代的諸多原始資料中都記載了這一點,宋代廖鵬飛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說:“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

宋代黃公度《題順濟廟》詩:“枯木肇靈滄海東,參差宮殿崒晴空。平生不厭混巫姐,已死猶能效國功。在李俊甫的《莆陽比事》中雲:“湄洲神女林氏,生而神異,能言人休咎,死,廟食焉”。

由巫而神:天妃媽祖的成聖之路與中華海洋文化的興盛

枯木肇靈滄海東,參差宮殿崒晴空(資料圖)

媽祖前身應該來說還是比較普通的,只是諸多女巫中的一位。根據正史的相關記載,她生前矢志不嫁,精通醫術,經常為人治病,防疫消災,同時熱心助人,幫助鄉鄰,素有善名。

在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在海上搭救落水船隻時,她不幸被桅杆擊中,落水而亡。當地人為了紀念媽祖,建立了祠堂。

當時,媽祖信仰僅僅是當地眾多民俗信仰中的一支,信仰範圍也僅僅侷限於莆田當地民間。在她死後一百多年間,她一直都保持著這種神格,直到南宋的開始。

由巫而神:天妃媽祖的成聖之路與中華海洋文化的興盛

香火繁盛(資料圖)

從媽祖前身來看,樸實的修行與積功累德是道教部分神靈形成比較基礎的前提,同時死後仍舊能夠福佑人間也是其神格逐漸擴大的前提,不一定要有多麼神異的能力與傳說才能成就神靈。

媽祖的發展:中華海洋文化的興盛

媽祖從湄洲能夠走向整個中國,乃至成為全球華人的信仰,其主要依託的是中華海洋文化的發展。在北宋滅亡之後,南宋經濟中心轉移南下,手工業與商業第一次在中國歷史上超過了農業的稅收收入。

同時,陸地上的絲綢之路被蒙古與金朝所切斷,使得海上貿易大盛,而福建泉州港是當時公認的“東方第一大港”,這就使得福建本土的海洋保護神——媽祖從地方神靈一躍成為了國家級別的神靈。

事實上,當時海神眾多,媽祖能夠從眾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最高海洋神也依託了其自身能福佑海上貿易的能力以及當時諸多的歷史因素。

在福佑海商方面,有諸多關於媽祖的歷史記載,在宋代的神女故事中就有海商商三寶得神女保佑的記載,當時海商對媽祖的崇敬讓媽祖的地位大大地提升。

同時,在軍隊方面,媽祖成為了當時福建水師的保護神,這樣媽祖的海上女神的正統地位基本上就得到了朝廷的認可。

在宋朝的時候,由於追崇道教,很多文人與士大夫都開始到廟宇裡祭祀神明。當時,福建莆田的文人與士大夫眾多,而他們對於媽祖的崇敬也進一步鞏固了媽祖的地位以及朝廷對於媽祖的褒賞。

到了明朝,鄭和下西洋再一次擴大了海上貿易之路以及媽祖的信仰。作為海洋的保護女神,鄭和每到一個地方,必然先祭拜媽祖、傳播媽祖信仰文化。

可以說媽祖文化的全球化傳播是與中華海洋文化的開拓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道教神靈——媽祖

關於媽祖神靈屬性的問題,從媽祖的信仰發展來看,其基本上上是由巫而神,是土生土長的本土神靈進入國家祭祀層面,最後進入道教的神靈系統,與其他宗教的關係不大。

由巫而神:天妃媽祖的成聖之路與中華海洋文化的興盛

在道教經典《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中,媽祖的職能從海神擴展到了其他的領域:

“爾時天妃聞說偈已。稽首天尊道前,而說誓言:

一者誓救舟船,達到彼岸;二者誓護客商,鹹令安樂;

三者祛逐邪崇,永得消除;四者蕩滅災屯,家門清靜;

五者搜捕奸盜,屏跡潛形;六者收斬惡人,誅鋤強梗;

七者救民護國,民稱太平;八者釋罪解愆,離諸報對;

九者扶持產難,母子安全;十者庇護良民,免遭橫逆;

十一者衛護法辦,風雨順時;十二者凡有歸向,保佑安寧;

十三者修學至人,功行果滿;十四者求官進職,爵祿享通;

十五者過去超生,九幽息對。”

可見媽祖文化與其神格在發展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了擴展,基本上成為了有求必應的道教尊神。

如今,國家正在大力開發海洋資源,傳播海洋文化,想必媽祖尊神也能借著東風,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同時,媽祖信仰也能凝聚信眾,為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出一份力量。

由巫而神:天妃媽祖的成聖之路與中華海洋文化的興盛

媽祖信仰不斷傳播,廣及海外(資料圖)

海上天妃媽祖由一個普通的民間女巫,逐漸上升為道教尊神,從其由巫而神的軌跡可以看到道教神靈其發展源頭的多樣性。

考慮到這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信眾要認識到積功累德對昇仙的重要性,並落實到自身修行之中;另一方面,信眾也要有更為和平包容的心態,去了解神靈法脈甚至世間的一切,以修養身心。

崇敬神靈去不盲信,踏實做事而不追求神異,不偏不倚而真實包容,這樣的態度可能會讓我們在修行過程中更加的順利與平和,避免偏執於一種觀點而排斥他者,陷入狹隘的困境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