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潮剧“活令婆”,一代名老旦

潮剧“活令婆”,一代名老旦

洪妙(1904—1986),男,广东省澄海县人,潮剧表演艺术家。

  26岁转为潮剧演员,开始舞台生涯,其著名表演作品《杨令婆辩本》《包公会李后》等,曾在国内外演出,引起轰动。

  1939年潮汕失陷,戏班星散,他流落到福建一带卖唱。1945年以后才参加潮剧永乐和老一枝香等戏班。建国后,他转到源正潮剧班,1956年调到广东省潮剧团,翌年随团上京主演《辩本》,饮誉京华,被誉为"活令婆"。

潮剧“活令婆”,一代名老旦

  澄海市隆都区人。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工老旦。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12年参加潮音正元音圆身纸影班,除演唱外兼司鼓和领奏。

1926年曾随老正顺纸影班到泰国演出,演出其拿手戏《杨令婆辩十本》和《包公会李后》,深受观众欢迎。

  1939年潮汕失陷,纸影班星散,流落到福建东山一带,靠卖唱度过六个年头。抗战胜利后参加潮音永乐班和老一枝香班当演员,建国后转到源正潮剧团,1956年调广东潮剧团。

  1957年洪妙随团上京演出,《杨令婆辩十本》一戏因其成功塑造了杨令婆的舞台形象而钦誉京华,被誉为“活令婆”。

  《杨令婆辨十本》与《扫窗会》、《闹钗》三个潮剧传统锦出戏被誉为“三块宝石”。1959年《苏六娘》出台后摄制成潮剧艺术影片,洪妙饰演的乳娘角色广获好评。其饰演《香罗帕》的赵夫人,《换偶记》的张幼花,现代戏《妇女代表》的江母也均各具特色,屡演不衰。

潮剧“活令婆”,一代名老旦

  1963年在潮剧艺术影片《刘明珠》中饰演皇太后,1984年已届80高龄被邀扮演潮剧艺术影片《张春郎削发》乳娘一角,在“追殿“一场中多次表演追赶跌倒动作,深入角色,一丝不苟。1960年和1980年两度随中国广东潮剧团赴香港演出,深受观众赞誉。

  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素材,融入舞台艺术程式。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逼真,个性鲜明。如杨令婆在殿中有三次起坐的表演,是他深入观察生活,从他外婆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再如杨令婆气愤时的嘴部表演,也是模仿老年妇女的生活状态并加以艺术夸张和加工;在《刘明珠》中他的眼神运用也十分精彩。

  以唱显名,尤以老旦的特殊声型和演唱技巧蜚声海内外。他嗓音纯厚柔和,咬字行腔纯正圆润,真假控制深沉有力,运用小气大气(即长气短气)深气浅气皆得心应手,尤其是“偷气”最为突出。

潮剧“活令婆”,一代名老旦

  演唱感情真挚,富于性格化,如杨令婆唱段“忽听我主登殿中”,在吐字行腔上注意到人物的年龄身份,演唱若断若续,声音有轻有重,使声有抑扬顿挫,字有起伏宛转,有声断气不断、气断情乃生的艺术造谐。

  在演唱技巧上,善于依据人物的感情变化转折,赋予艺术性的处理,如在包公会李后的诉说演唱中加入梗咽之声,在杨令婆的“你女不过小小西宫”一句,小小二字之后加入“哼哼”二字,这些声腔和衬字的运用,表现了洪妙既注意音乐唱腔的完整性,又融进人物的感情,使人物的音乐形象更加鲜明动人。

  洪妙唱腔艺术收入《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洪妙创造的舞台艺术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一代潮剧名老旦,在海内外广有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