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天下之最武夷茶,同樣產自武夷茶區,武夷巖茶和紅茶的區別在哪?

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比《茶經》早了300餘年,真正讓閩茶蜚聲華夏的,就是當時位於福建北部建州所產的建茶。

《茶史初探》一書中指出,宋代的建安北苑,就是目前福建省建甌市的東部。

北苑貢茶,起始於五代時的閩通文年間,其後南唐繼之,鼎盛於北宋,至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朝廷停貢,上貢時間長達458年。

宋徽宗稱“北苑貢茶,名冠天下”,北苑貢茶在當時可謂風靡全國,是中國貢茶中歷史最悠久的、影響力最大的茶。“建溪官茶天下絕,獨領風騷數百年”就是對它最好的印證。

天下之最武夷茶,同樣產自武夷茶區,武夷巖茶和紅茶的區別在哪?

烏龍茶和紅茶都發源於福建武夷山,就光武夷山便佔據了中國六大茶類的三分之一,也是世界三大茶類(紅茶、綠茶、烏龍茶)其二的發源地。

也難怪歐美人總把武夷茶作為中國茶的總稱了。

武夷茶其實是武夷巖茶和武夷紅茶的總稱。

天下之最武夷茶,同樣產自武夷茶區,武夷巖茶和紅茶的區別在哪?

武夷巖茶指的是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內特殊地理環境產出的茶青按武夷巖茶傳統制作工藝製成的茶葉。

武夷紅茶指的是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產出的茶青按紅茶的製作工藝製成的茶葉。

所以武夷茶其實包含了紅茶和烏龍茶,只是產地都來自這塊被上天溺愛的土地上。

天下之最武夷茶,同樣產自武夷茶區,武夷巖茶和紅茶的區別在哪?

很多人都分不清楚紅茶和烏龍茶,甚至認為兩者是相同的茶葉。雖然都產於武夷山,但兩者產地、茶樹品種、工藝、口感都有很大差異。

武夷巖茶產地以風化巖和腐殖質的酸性紅壤為主,我們稱之為爛石地。

茶經有云:“上著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這樣的土壤非常有利於茶葉在生長過程中形成後期製作、品飲時形成有利品質的成分。

茶樹品種繁多為世界之最被稱為茶葉基因庫,工藝之複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屬半發酵類茶葉,即保留了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醇厚,特殊的巖骨花香是其最突出的品質特徵。

因為巖茶產地的特殊性、品種的多樣性、工藝的複雜性、茶質的多變性、拼配和審美理解的差異,致使武夷巖茶成為最難懂的茶類。

天下之最武夷茶,同樣產自武夷茶區,武夷巖茶和紅茶的區別在哪?

武夷紅茶其實也就是正山小種,拆分開來其實是“正山”和“小種”。

正山指的是產地:是世界產茶緯度內最大且保留最完整的自然保護區,同時也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層面的保護區!曾經有人在保護區砍了樹,第二天就進了號子,現在保護區外人已經不允許入內了。原生性原始森林生態條件自然好的沒話說。

小種指的是小葉種紅茶樹種。那金駿眉呢?其實只是採摘的標準不同,採摘單芽是“金駿眉”,採摘一芽一葉是“銀駿眉”,採摘葉子的是“赤甘”,小開面的叫“小赤甘”大開面的叫“大赤甘”,赤甘用溼松木燻過後就是“煙小種”,採摘茶樹有大幾十年以上樹齡的葉子叫“老樅紅茶”。並且這些所有茶樹大部分都是野茶。

綜合它們所有名字就被統稱為正山小種,也就是武夷紅茶。

天下之最武夷茶,同樣產自武夷茶區,武夷巖茶和紅茶的區別在哪?


紅茶和武夷巖茶最大的區別:

  1. 武夷巖茶屬於六大茶類之青茶,半發酵類,產於福建名山武夷山,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的極品。在清康熙年間,開始遠銷西歐、北美和南洋諸國。

  2. 紅茶屬於六大茶類之紅茶,全發酵茶類,因其幹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紅茶種類較多,產地較廣,祁門紅茶、宜紅、滇紅、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是歷史名茶。此外,從中國引種發展起來的印度、斯里蘭卡紅茶成為後起之秀,發展起來的。

雖然紅茶和武夷巖茶是不同品種的茶葉,但絲絲縷縷的關係,將它們聯繫在了一起。

天下之最武夷茶,同樣產自武夷茶區,武夷巖茶和紅茶的區別在哪?


此文僅為大家介紹關於武夷山的茶、盞與山水、文化和歷史,是小編閱眾多書籍及網絡資料整理而成。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歡迎關注【武夷巖茶課堂】,關於武夷山、巖茶和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這裡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