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怎么样拍前实后虚的照片呢?

张莉152316799


这种虚化的照片确实让很多刚刚开始对摄影感兴趣的朋友着迷,包括我这种多年的摄影爱好者也不例外,经常会选择拍摄种类型的照片。或许这种虚化的照片更容易让人理解为美,一种虚虚实实的朦胧之美。

当你从想拍到能拍到会拍其实并不遥远。虽然背景虚化三要素是老生常谈了,但并不会因此而不谈,这或许就是你进入摄影爱好者行列的第一个技能。


光圈大,焦段长,离得近

光圈大

如果你拥有一款大光圈镜头,可能是50f1.8,或许是50f1.4,或许是35f1.4、85f1.2。不管你拥有这样大光圈的镜头,拍摄这种效果的照片是很容易的。当你在对焦距离范围内,适当的靠近拍摄,背景的虚化就会明显的发生,哪怕是一个并不大的物体,它自己的前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虚化效果。

下图利用f1.4的大光圈,拍摄出后景虚化的效果。


焦段长

如果你拥有一款长焦镜头,可能是100f2.8,或许是135f2.8、200f2.8。甚至更长的角段。你的光圈调到f4甚至更小一些,也很容易出现虚化的背景,这样的虚化效果和大光圈还并完全相同,有很强的压缩感,让背景和前景紧密地贴在一起。

下图是用100f2.8镜头拍摄的,可以看出长焦的效果还好非常的不错。

离得近

如果你手上只有一个套机头,或者只有手机,那么这一个方式最适合不过了。在能对焦的前提下,尽量的靠近被摄物体,背景选择时尽量远离被摄物,那么这这种方法也是很容易出现虚化的,只是效果与大光圈和长角段镜头来对比,效果还是会弱一些,但也是有的。

下图是一张单摄手机拍摄的效果,只要依据上面这条方法,背景虚化还是不错的。


利用上面这三点,好好看看手上的机器和镜头,用最好的方法和组合来拍摄,哪怕光圈不算大,焦段不算长,那你就用你最大的光圈、最长的焦段、最近的对焦距离去拍摄一个背景远离的物体。多体会,多尝试,找到你镜头最佳的组合,拍摄出好的效果。


游梦人Dream


这是微距摄影,目前手机也有微距的附加镜片,只是附加镜头的效果一直不是太理想,微距镜头有一种要的参数就是放大倍率,目前佳能100/2.8 L是一只专业的1:1的微距镜头,被称为百微,尼康也有一只105/2.8VR微距1:1,腾龙有一只90/2.8微距,蔡司有一只100/2 这只微距是0.5:1放大倍率没有前面几家大,其中佳能还有一只180/3.5更长的微距镜头,在拍摄时可以离得更远,尼康也有一只200/4长微距,佳能还有一只65 1-5X超微距,另外国产长庚光学还有一只千元级独特的微距镜头,60/2.8 2:1 一只2倍放大率的微距镜头,15/4超广角微距镜头,放大倍率越高能把小东西拍得越大。

在微距拍摄中,比较好上手的是螵虫,基本上不怎么动,甚至不给你眼神,或者一个好POSE你可以用手戳戳它,就会换个姿势。

在微距拍摄中,离得特别近的时候,虫子就容易飞跑,在拍摄中,建议大家慢慢的反复靠近,一定要有耐心,像蜜蜂这样的特别敏感的虫子,建议你在花丛中蜜蜂多的地方拍,靠近拍摄,它飞了,你就换一只。

极近的拍摄相机会遮档自然光,这时候最好在机器上增强闪光灯或者补光灯,灯光有环闪,双头闪,三头闪等等补光工具。

在拍摄蜻蜓的时候,据说它们的飞行轨迹是有规率的,你只需要追两圈就知道它下一次会飞到哪里了。

有人说昆虫,只要你追它追累了,它就会停下来随便你怎么拍,我发现我败给了蚂蚁,跪着追了四十分钟,才拍到了这么一张。

微距的拍摄,当然除了昆虫,还有花卉等等非常多的题材可以拍,总结一下大家一定要耐心的寻找和拍摄,掌握一些昆虫的习性,比如说早晨它们刚起床,可能需要穿鞋刷牙什么的行动速度比较慢,需要有一定的动作预见性,知道它们会往哪个方向走,提前对好焦释放快门,还有就是对器材适当的做些手解,许多资深的微距爱好者都有自己DIY的附件工具。


子意


拍出前实后虚的照片,首先要搞清楚二点。

一 对焦。对焦的精确与否决定了照片是否清晰。你需要照片上哪部分清晰,那就对需要清晰的那部分精确对焦,只要是对准了。不管后面虚还是不虚,反正先搞定“前实”再说。

那么“后虚”怎么解决呢?这 要引入第二点。

二 景深。你可以简单理解为:照片上所表现出来的清晰范围。

要解决“后虚”就必须了解控制景深的三个手段。

1 镜头焦距。基本规律是,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小,景深越大。

2拍摄距离。基本规律是。距离越近,景深越小,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3光圈 基本规律是。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那么,如果想获得最大的景深。咱们怎么做呢?根据上面三点。用最短的镜头焦距,最远的拍摄距离和最小的光圈。

拍摄参数:镜头焦距50毫米,拍摄距离估计有几百米,光圈8。获得了较大的景深。

反之。想获得最小的景深呢?那就是用最长的镜头焦距。最近的拍摄距离和最大的光圈。是不是有点绕? 看图

拍摄参数:100毫米微距镜头,拍摄距离 50厘米左右。光圈4。5 获得较小的景深。

拍摄参数:100毫米微距镜头,拍摄距离40厘米左右,光圈2。8 也获得较小的景深,前实后虚了吧?

控制景深的三个手段,经自由组合功能还是很强大的。这其中需要细心推敲体会。才能在精确对焦的前题下,做到较精准地控制景深。

本人擅长微距摄影,欢迎交流!


一成


摄影如何才能做到前虚后实呢?其实那是很容易做到的,关键在于控制景深,具体方法如下:

1、采用大光圈、长焦距镜头拍摄

根据“大光圈,小景深”和“长焦距,小景深”原理,采用大光圈或长焦距镜头拍摄,都可以获得小景深照片,实现前虚后实的画面效果。例如采用f2.8-5.6大光圈,或采用70-200mm镜头,并将对焦点落在后景主体上,这样前景就可轻易虚化,光圈越大和焦距越长时,虚化效果越好。

摄影/夏雪

2、靠近前景拍摄

尽量靠近前景拍摄,这样也能让前景虚化,靠得越近虚化越好。例如,在拍摄人像时,利于树枝树叶、小草、花卉为前景;或拍摄荷花时利用荷叶为前景;或拍摄树上果实以绿叶为前景等各种场景时,都可以让镜头靠近前景拍摄,从而非常容易得到前虚后实效果的照片。在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要特别注意,由于广角镜头景深一般较大,有时还必须将镜头贴得很近去拍摄。

摄影/夏雪

3、选择与主体距离更远的前景

景深分为前景深和后景深,要做到前虚后实,就必须让前景安排在清晰范围之外,这就需要主体与前景有足够的距离,这个距离越大,前虚后实的效果就越好。有人说,前景和主体都不能移动时,如何拉开它们的距离?实际上,前景既可以灵活选择,也可以通过变换拍摄角度或调整景别,来改变主体与前景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实现拍摄意图。

摄影/夏雪

前虚后实,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在实际拍摄中要灵活应用,不是所有照片都适合前虚后实。例如,风光摄影追求大景深效果,要求由近至远的景物都清晰,前虚后实反而影响视觉观赏性;同时,运动的物体作为前景时,也不宜虚化。(图文原创/夏雪)


夏雪视觉


题主所说,是一个景深控制的问题。

但这个前虚后实……是前景虚化后景实?好像不太符合规律,是不是前景虚化而主体实,也就是让前景出景深范围吧?因为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让后景也就是背景实,这样对突出主体有影响,当然不包括风光摄影。

好吧,我就按“前景虚而主体实”来说一下。

上边已经说了,让前景虚,其实是让前景不在景深范围之内。如果是通过距离上的计算来让前景虚,有点不太符合实际,不具有操作性。而具体的实际做法是:让前景离相机越近越虚;让前景离主体越远越虚!

从上图就可以看出,主体是实的,但离相机越近的地方,虚化的越严重。这就是让前景离相机近。

特别是在用广焦大景深拍摄时,更要将相机靠近前景。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从前景到主体虚化程序的变化过程。


南方之南


这种照片其实很好完成的,合理使用一些技巧,搭配上合适的镜头就可以了,不过需要花点耐心去观察和寻找那些适合拍摄的小昆虫。


装备的话 有微距镜头最佳。没有的话也能拍,用一颗最近对焦距离短一点的头子,一般20-30cm的就够了。焦段选择35-50(长一点的也可以,但是会存在端不稳的可能)这样子就可以了
拍摄的时候尽可能的使镜头离被摄物近一些,离得越近,小昆虫看起来就会越大,背景也会虚化的更散。

拍摄小昆虫因为它们往往动的特别快,所以快门速度一定要高一些,不然很容易抓不住细节。再一个光圈问题也需要注意,当然初次拍摄 抓下来就很不错了。

关于光圈,普通都用偏小光圈来拍昆虫,提高锐度的同时,还能获得更多的细节!但是小光圈有个最大的弊端,快门速度容易受限制。解决办法当然就是加灯啦。
想要拍出效果出色的昆虫微距片,灯可以说必不可少!所以市面现在也有很多改昆虫灯的,用多组灯光结合!效果也是非常的好。

拍不是难点,拍好才要下功夫,昆虫可以说非常难拍了。不要看它一个小虫子,拍得出色的片子真的是赏心悦目。注意控制好灯光,调整好角度,留意观察昆虫的动作,背景不要选择太复杂的 甚至跟昆虫的颜色接近 那拍出来肯定废了,选择一个能衬托昆虫的背景也尤为重要!
拍摄的时间尽量选择日出前(但是不用凌晨3.4点就去哈,天刚亮就差不多了),首先这时候气温还没有回升,昆虫一般都还在睡觉,也不太爱动,并且清晨的露水也是很好的天然道具,环境光线也比较柔和 简直是拍昆虫的完美时机。

光影的光阴社


题主你好,拍摄时,有时需要朦胧美来衬托,因为这种拍摄方法更能凸显照片的主题,所以“浅景深”的照片一直都非常讨喜。如果用单反或者微单拍摄的话,十分容易拍摄出前实后虚的模糊效果。其实现今手机拍照功能已很强大,只要掌握一点小技巧,同样可以使照片呈现出模糊特效。

方法就是巧妙利用手机相机的焦距锁定功能。

第一步,打开手机系统自带相机,摄像头对着拍摄的目标,找一个光线亮度和目标位置差不多的近景进行对焦。

第二步,将所要拍摄的主体近景物距离摄像头大约10多厘米,差不多一个手掌的宽度再多一点就可以,然后用手按住屏幕上近景的位置停留几秒钟,直到出现提示,iPhone手机是提示“自动曝光/自动对焦锁定”即可,其他主流品牌手机有的是提示“AE/AF锁定”。

第三步,重新将摄像头对准拍摄目标物,就会发现画面效果是背景模糊的了。


贝壳影像


题主好,不请自来。

这是景深效果,焦平面内的物体会清晰,焦平面外的物体则会模糊。

要做到前景虚化,远景写实的效果,

焦段越长的话,景深就越浅;光圈越大的话,景深也越浅。

同时越靠近被摄物体/人的话, 景深也越浅,虚化效果比较好。

因此可以在拍摄的时候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将光圈力所能及地调大,大光圈下焦平面与焦平面之间也比较明显。

比如下面这张图,采用了f2的光圈,特意虚化了前景的支架,对焦点放在了接口上。

2:如果光圈不够大,但是可以调整焦段,可以将镜头调至最长焦段。举个例子,对于一支70-200mm f2.8的镜头来说,当光圈为f4、焦段为70mm的时候,画面所产生的背景虚化的效果甚至大于于光圈为f 2.8、焦段为200mm时的虚化效果。

下面这张图是我拍摄的办公桌,使用的是适马35mm f1.4,拍摄时因为焦段比较低,所以即使是大光圈看上去画面焦内、焦外分隔得也不明显。

3:当光圈、焦段都被控制的时候,可以通过靠近被摄物体来提高拍摄的虚化效果。


手机拍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手机镜头的虚化效果不强,但是往往靠近拍摄物体时就有很好的焦内外效果,就是这个道理。


希望对您有帮助噢!

点进头像可以看到更多回答噢!

有摄影方面的疑问欢迎私信交流,


汀葞央央


背景虚化是摄影图片中经常见到的,想要得到背景虚化的照片,有几个影响因素。

1,镜头。镜头一般都使用大光圈镜头来拍摄背景虚化的照片,大光圈一般指的是F1.2-2.8,根据光圈的特性,数字越小,虚化的越厉害,所以像35 F1.4,50 F1.4,85 F1.4这样的镜头比较适合拍摄人像,人像就是要突出主体。但是,定焦镜头并不是唯一可以带来强烈虚化的镜头,长焦镜头也可以。一般来说,变焦的镜头光圈没有大于F2.8的,但是如果你的焦距够长,比如200mm,那么,自然F2,8也可以拍摄出相当虚化的效果,自己灵活把控。

2,相机因素,小型数码相机很难拍摄非常虚化的效果,因为传感器的面积小,所以,传感器的大小也影响着虚化的效果,单反相机大多是APS-C画幅和全画幅两种尺寸,还有更大的中画幅,那么,越大的画幅,在相同的焦距下,虚化效果更强。

3,微距镜头。微距镜头其实属于特殊用途镜头,由于可以离得很近拍摄,再加上F2.8的大光圈,再加上100mm左右的中长焦,所以,可以营造更加虚幻的背景虚化,但是,不仅背景虚化了,前景也会虚化,所以,在使用微距镜头的时候可以选择手动对焦,在屏幕上仔细观看对焦情况。

4,把我度。任何美好的事物超过了度都会不好,所以背景虚化虽然有趣,但是拍摄的时候要讲究合理,该虚化的时候虚化,不该虚化的时候就要体现出背景的环境,而且开启最大光圈,通常画面的锐度也会下降,需要收缩几档光圈来达到最佳画质效果。


一点智趣


很多摄影爱好者比较喜欢拍出前实后虚的照片,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背景虚化,那怎么拍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影响前实后虚会有哪些因素:

虚化程度主要是由光圈大小、焦距的长短来决定的,而且同样光圈焦距越长背景虚化就越明显;而同样焦距光圈越大背景虚化就越好。另外跟物距和背景距离也有关系,一般同等光圈和焦距,物距越小而背景距离最大虚化就越明显。

看不懂?没关系,你只要记住三点就好:

1.尽量用大光圈,

2.尽量用长焦距,

3.尽量让相机离被摄体近一点,而离背景远一点。

另外必须提醒一下的是光圈的大小怎么看?光圈数值越小表示光圈就越大。如:F 2.8大于F4。焦距长短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把单反镜头伸的越长就表示焦距越大,缩得越短就表示焦距越小。

好了懂了这些知识后,要拍出前实后虚的照片相信就很简单了吧,比如你想把你女朋友拍得跟上图一样,要是你用的是单反相机,那么尽量把光圈调大一点,然后你离你女朋友近一点,而你女朋友后面背景尽量比较空犷,千万不要背景是一堵墙哈。这样就拍出了前实后虚的照片了。如果用的是手机也是一样道理,光圈调不了没关系,焦距调不了也没关系,你就离你女朋友近一点背景远一点就对了。

拍摄其他物体也是一样道理的,现在春季到处都是鲜花,可以试着用这个方法拍出很漂亮背景虚化的“大片"来。


我是”摄影圈老王“,感谢你的阅读,如果觉得我的回答能够解决你的很疑惑请点个赞,也可以关注好,我每天将更新有关摄影方面的知识跟大家一起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