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培养一年级的孩子回家先做作业的习惯?

高兴妈妈聊育儿


很多育儿专家都认为,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等到三四年级就会自己主动完成作业,所以回家先做作业的习惯养成很重要。现在我家孩子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不需要我太费心我是分如下几个步骤做的:

第一,回家的路上和孩子聊聊天,说说这一天都发生了什么好玩的,有趣的事情,作为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要知道孩子今天的心情如何,去引导孩子正确的看待一些问题。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第二:在聊天的时候自然就会问到老师布置的作业情况如何?小学一年级只有语文和数学课,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先做哪一门作业,自己估计大约需要多少分钟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有计划的意识。

第三:回家后,简单的让孩子喝点水,就可以按照原来在路上说的计划完成作业。这段期间,父母一定不要去打扰孩子,更不要动不动就去送点水果之类的零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很重要,千万不要去分散。

第四:给孩子鼓励和肯定。如果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一定要表扬孩子的坚持和努力。简单的休息几分钟后,检查孩子的作业,把有错误的地方指正出来并让其订正,告诉孩子,以后做作业如果错误逐步减少你会给他“进步奖励”,至于奖励是什么,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提高正确率。

第五,如果可以的话,建议家长陪孩子一起读书学习,给他一个良好的模仿对象。你若想让他读书,自己就要先读书,尤其是在他面前读书。让他觉得读书就像是男人的酒,女人的高跟鞋,带有一种象征性。他就会迫切地想去尝试,想去做。

很多时候,中国家庭教育之悲哀,在于长辈惯于言语说教,少有身体力行的示范。


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留言、点赞、关注!


何小元


我也是一年级孩子的妈妈。一二年级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时候,做完作业再玩显得尤为重要。



我说说我的情况和做法。

女儿十月份七岁,就读私立学校。孩子中班的时候在学区房和私立学校选择中,我选择了这家私立学校。我们家不是很有钱的家庭,不过把买学区的钱,每年付给私立学校。

孩子学校一年级不要求写字,不用学拼音,功课布置比较合理,学习进度不快。孩子很喜欢上学。

习惯开始:早在孩子大班开始学小提琴的时候,我们就在养习惯,给她灌输一个概念:练琴和吃饭一样,是她自己的事情,她要自己安排好,练琴时间原则上是孩子安排,条件是练完琴再出去玩,练琴质量也是孩子控制,练得实在太差的时候和孩子沟通,没效果就和老师沟通。

小学开始:孩子的书包,自己收拾,自己背。放学回家先吃点东西补充能量。吃东西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简单沟通今天的作业量,让她自己做个计划预计。

一年级的作业书写的少,只有数学需要书写,老师明确表明,不需要家长检查,这个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还是灌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好。



做完功课吃完饭:时间她自由支配。可以看书,画画,听故事,或是出门玩轮滑,找好朋友玩。她知道在她及时完成作业后,她有很多时间可以安排自己喜欢的事儿。

孩子会偷懒,很正常,大人也会偷懒。要求读三遍的课文,她可能自己觉得会背就不读了。这个时候相信她,她自己可以承担这个自然后果,为自己负责。

孩子总会有表现很好的时候,给她肯定,肯定她付出的努力而不是表扬结果。


村上那棵树


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宝妈面临的难题,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儿子刚刚六岁时就上了一年级,没有上学前班,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他就对上小学充满了憧憬。过了一个暑假,他终于如愿以偿了,但是,上小学和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截然不同,还好,儿子适应比较快。上了一周多,问题就来了,第一周作业比较少,老师的第一节课是给他们讲坐姿,上课时的纪律要求,小学生准则等。第一天兴致勃勃跟我讲了开心的一天,第二周,老师布置作业就明显多了很多,刚开始,孩子做作业很认真,字也写得很工整,做了一项发现还要做好几页数学习题,就开始哭泣,抱怨老师的作业多,甚至跟我说,作业上课都听懂了,不要做那么多,我只能报之以安慰。告诉他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辛苦!儿子从上小班就开始认真,识字量比较多,做题读题目基本自己读,有时会找个理由让我陪在他身边,基本两小时可以做完,但是,他不是每次都能这样,男孩子这个年龄总会有些贪玩,在我不注意的时候。他也会,时不时钻进桌子底下玩耍,或者拿着两块橡皮和一根直尺在那里搭桥玩,我看到这样的情景会问他,作业做完了吗?作业提前做完就会有更多时间玩哦!他会迅速坐在课桌开始继续写。其实,最头疼的是,坏的情绪来了,就抱怨作业太多,大哭。那时看着他好可怜,wo也很奔溃。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几乎每天陪着儿子做作业,儿子的记忆力很好,再加上他的努力,期末还得了“三好学生”。


二年级开始,我陪着的时间逐渐少起来,让他明白:二年级了,又长了一岁,比一年级要有更大的进步!要自己独立写作业了,如果有疑问,可以向我求助,让我帮忙。孩子同意了,虽然刚开始写完作业总会找理由让我在他身边,但是经过不断训练,还是有了很大进步。


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确实越来越大,刚上小学一年级就背着沉重的书包,再加上现在城市生活,有时孩子会表现出浮躁。如何让孩子度过小学低年级生活,学习,还要看家长怎么很好地去引导。

首先,在步入小学前,一定养成好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每天做作业的时间,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做完作业可以适当看动画片放松放松,但时间规定在30分钟之内。

其次,在幼儿园阶段,尽量让孩子多识字,识字量大了,做题时会少一些障碍。有的孩子上了二年级,做数学题,很多字不认识,更别说做题。

第三,可以选择打坐或者直立,开始先站5分钟,然后慢慢递增到10分钟,20分钟,让孩子先能坐得住,提高孩子专注力,注意力集中起来才能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四,告诉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作业更是如此,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做完整。妈妈可以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你。

因为据我了解,孩子写作业慢,是很多方面原因,但大的方面以我个人经验先说以上四点。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只有让孩子爱上学习才能主动去写作业,我们要有耐心引导孩子,孩子急躁时,家长不能跟着急躁,要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的节奏和步伐!


宇轩妈育儿


这个问题真的很现实,也是很多家长面临的第一难题。

我是一名教师,我的孩子也刚上一年级。我是这样做的。

1.奖励机制

提前和孩子沟通好,回家第一件事是写作业。孩子当然有情绪,但是,我告诉他,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么,你就可以积分,积分后换你喜欢的玩具。孩子面对这个还是很有动力的。毕竟孩子小,讲什么大道理没什么用。这个办法要求家长一定要能长期坚持,不能心软,否则,孩子一哭一闹你就得投降。



2.精神鼓励。接孩子时就说老师表扬他了(有时也许并没有,善意的谎言也是有必要的),说他上课认真,老师讲的都认真完成了,而且完成的又快又好。再说今天的作业是不是已经完成了?这种激励法,孩子也很受用。表现欲一出来,马上就行动。



3.比赛。自己也拿些工作回去,和孩子开展竞赛,孩子看你那么积极,他也多少会有表现,这时,你可以和孩子商量比赛规则,奖惩办法。比如,赢的人可以让输的人表演或做其他事情。我们家是掷骰子,自制的骰子上贴了很多有趣的游戏,比如,学蛇爬、青蛙跳、唱歌、金鸡独立、同手同脚跳舞👯等等。经常玩的不亦乐乎。



4.孩子也有很任性的,坚决不做,那就和老师沟通好,让孩子不做完,不能上活动课或打扫卫生或其他的。家长也要能坚持住,不要心软,就放任他,否则,越大越难管。

希望我的经验能给你帮助。


墙上的鹅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我是小学老师,带的是低年级的班。

题主的问题是: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回家先做作业的习惯?也就是想养成孩子的按时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这也是非常多的家长想要解决的问题。

如今的孩子很多回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做作业时经常是磨磨蹭蹭的,想玩手机,想看电视,不想写作业,或者是写一会儿又想着玩去。很多孩子晚上十一二点还在灯下赶作业。

这个问题不知道困扰了多少的家长。甚至有家长因为孩子很晚还在做作业,心疼孩子了。还有那么晚陪着孩子,家长也心情烦躁,产生抵触情绪,把怨气撒在老师身上,说老师作业布置多了,说老师害他们要辅导作业,改作业什么的。




其实孩子的作业并不多,如果孩子能像题主说的放学就做作业是完全可以在晚饭前完成的。真正的原因是孩子贪玩、拖拉的坏习惯造成的。

一年级孩子一周有四天下午就上两节课,一般3:30放学 ,从4:00到5:30是有一个半钟头,这是孩子作业最好的时间。一般一年级家庭作业是在半小时左右,这段时间是完全足够的。晚饭后家里比较热闹,饭后家人也会有些活动,少儿节目也都是在这时间播放。这样孩子不会一下安静下来去做作业,等家人有空的时候也是八九点钟了,这样孩子作业时间就会造成后移。



那么怎样做到让孩子养成一放学就做作业呢?

首先跟孩子交流沟通,规定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一定要做完作业吃饭。还有规定各科作业的时间顺序,规定这作业期间不看电视、不玩手机。按这些规定制做成“放学回家作业计划时间表”。这一计划过程把放学到吃饭中间的时间做了详细计划,规了作业与休息活动的时间。


其次就是习惯的养成过程。根据心理学上的21天法则,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也就是养成这一个好习惯要通过21天的正确重复练习,并且说到想让这种习惯就会形成稳定总共要90天以上的重复。

按这一法则说法,我们把孩子的作业习惯培养分阶段进行。也制成计划表,家长在监督孩子作业的过程中坚持做到。

计划的第一周,也就是最辛苦的第一周,家长要求孩子作业的过程中全程陪伴,从孩子回家后提醒孩子作业时间到了,然后在边上陪伴孩子作业,给适当的提醒和要求。这也是孩子不大舒适的一周,如果孩子在作业过程中找些借口想玩会儿再做,家长要坚决不能同意,明确要求把目前这一部分作业完成才可答应,在作业期间规定的休息活动时间也要做好规定,只有这样的坚持,才可形成固定的行为习惯。


计划的第2、3周,这前面已经过一周的刻意要求,孩子每天回家就去作业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你不可大意,一不留神,孩子又开始其他活动了,家长还是要时时提醒孩子。

经过三周的要求,孩子回家就比较自然的去做作业了。也就是我们在孩子入学后,用三周的时间
来培养这习惯。接下去就给些适当的监督就可。

同时在这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表扬,不断强化孩子的这一良好习惯。作业按时完成后满足孩子的一些心愿,跟孩子一起玩他想玩的游戏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原来及时做完作业可以有时间去享受这些快乐,可以如此轻松。如果没能按时完成作业也要给予适当的惩罚。



采山时光碎片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到一年级,这种感觉和小学升初中有些相似,小学才三门主课(语文数学英语),上初中一下子就好几门了。

对一年级孩子而言,幼儿园是不留作业的,即使有作业也是很少量象征性的作业,幼儿园还是处于玩耍和适应上学的阶段。但一年级的开始,作业和考试可是正儿八经的事情了,父母紧张,孩子恐惧。


大部分孩子在这个阶段,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回家做作业磨蹭的现象。原因在于他们内心没有建立起真正的适应,父母可能也很少关注过这个问题,孩子内心其实是非常恐惧的,一下子要接受这么多作业的轮番“轰炸”。所以,很多一年级的孩子一回家,都会本能地先玩一下,要么吃饭磨磨蹭蹭,要么吃完了先看会电视或者玩玩具。


本质上都是在逃避面对作业大关。

身为父母,想要孩子养成回家先做完作业再玩耍的习惯,就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做作业的习惯,从内心上帮助他克服这种恐惧。从规定时间开始,设定一些按时完成作业可以奖励小礼物的激励,陪伴孩子一起分析作业,学会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如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等等方向努力。

要帮助孩子,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的为难甚至是恐惧,才能真正走进他的世界,一起进步。


超级爸爸


我能说现在的孩子被作业束缚的太多了吗?不仅是孩子,现在就连家长都被孩子的作业牵连进去了。

教育家卡尔威特曾说孩子只要每天学习两个小时就够了,我们的孩子每天从早上八点一直到下午四五点,一天在学校七八个小时学的时间还不够长吗?本来孩子放学应该感到很开心才对,终于从学校脱离出来了,可是一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要求写作业,孩子能愿意吗?



大人都知道上一天班回家就什么都不想干了,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学习一天还不够还要回家做家庭作业?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学校就完成所有关于学习的事,回到家就让孩子纯粹的休息和玩不可以吗?
真希望哪天学校能醒悟过来把家庭作业全部取消掉,如果需要布置作业就让孩子在学校里完成好了,同意的点赞👍。


超级女儿奴


首先,我觉得没必要要求一年级孩子回来先做作业,到家先吃点儿点心,喝喝水,稍微活动下再做作业也是可以的。

上幼儿园时,一般下午会有晚饭或者加餐,通常在四点左右。我们这里小学低年级三点半放学,因此刚上小学的孩子,放学时肯定觉得饿,因为按幼儿园养成的生物钟,这会儿正是该吃东西的时候。

每天放学回到家,可以先自由活动20分钟:吃一些水果、饼干之类的,放松一下,也可以看看课外书,然后再去做作业。

这样孩子心情愉快,比饿着肚子坚持写作业效率要高很多。



即使写作业,也不要一直写个不停。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写个十五、二十分钟就休息几分钟,这样更有利于孩子提高注意力。如果一科作业写得太久,不妨换另外一科写写,让孩子大脑得到调剂。

题主希望孩子回家先写作业,归根到底是希望孩子养成爱学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想想咱们下班回到家,如果马上就被催着去做饭、做家务,心情如何呢?如果可以先靠在沙发上刷刷手机、看看电视剧、磕磕瓜子,是不是就觉得心情愉快,再干活就积极很多呢?同样的道理,让孩子到家先放松一下,更有助于实现题主的目标呢。


搬书回巢


妈咪有个朋友,她的儿子上五年级了,基本上在回家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把作业做完。妈咪还有一个朋友,她的女儿上六年级了,但天天作业要做到晚上11点。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妈咪从第一个朋友那里了解到,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要求她儿子做到以下几个事情:

1. 回家后,先吃水果。

因为孩子上了一下午的课,是需要补充一点体力和脑力,这样他做作业的时候就更加有效果了,也会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时间大概控制在15分钟左右,多了就疲惫了,孩子就不想写作业,想继续玩了。

2. 吃完水果,直接做作业。

对于小一的孩子来说,刚开始可能做不到安安静静地做作业,或者说高效的完成作业。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双方有一方可以陪在孩子身边,陪他做作业了。当孩子开小差的时候,父母可以提醒他,当孩子碰到难题的时候,父母可以帮助他。

慢慢地,养成习惯后,他到了高年级就不需要父母的陪伴了。有了前面的铺垫,他们就可以独立完成作业了。

对于第二个朋友的孩子,为什么到了六年级还做作业做到十一点,最大的原因是父母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没陪,没有养成好习惯,大了就不听使唤了,因为长大之后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了。


度仔妈咪


讲真这个提问有误导,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回家先做作业的习惯呢?孩子一天课结束到家已经很累了,不能劳逸结合一下吗?带着情绪被硬逼着写作业,效率会高吗?孩子能不厌学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等到想写作业的时候再写,岂不更好?

事实上,一年级的孩子极少有人愿意去烧脑写作业,但作业又必须得写,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作业量将会越来越大,所以家长们一致认为孩子回家先做作业,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培养。

所以这里不再纠结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我想说的是关于写作业的一个良好习惯,如何培养?

1、家长要全程陪同。怎么陪同?不是拿个手机干坐在孩子旁边就完事,或者忙着家务做着晚饭,隔一会喊下孩子“快写作业”,自己看电视却盯着孩子写作业的最不能忍了。

2、家长要以身作则。陪孩子的时候,如果孩子不需要读题目或是讲解,可以安静地坐在一边看自己的书,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多多表扬孩子,确认下孩子的良好习惯。如果孩子偶尔放学回来能主动写一次作业,家长抓住这一次的表现,一定要多多表扬和鼓励孩子,让孩子将这个良好习惯保持下来。

4、每天固定时间写作业。现在小学放假都挺早的,如果不是全职妈妈,那么一般孩子放学时家长还在上班。负责接孩子放学的可能是老人,倘若孩子没有自觉写作业的习惯,但家长又没办法现场督促,可以固定个时间写作业,比如晚饭后。说做就做,不要拖延。

常有人说,现在陪孩子写作业,是为了以后不陪。与其说培养一年级孩子回家先做作业,不如说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件事上,当孩子越小时,花费再多用心都是值得的,下图便佐证了这一点。与众家长共勉。

关于陪伴孩子、成长自己的话题,原创分享,我说的不一定对,但一定是真诚用心的,欢迎关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