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两百年前的雄安区长——阮常生

2017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各路媒体炒作得热气腾腾,我不来蹭热点可惜了,赶紧撸起袖子弄一篇。


话说两百年前是没有雄安新区的,在保定府的地面上,有着拒马河、大清河、唐河、一亩泉河、府河等9条河流,是历史上有名的九河汇聚之地。清初,保定府遭遇连年大雨,“九河泛滥”“大水决堤”。康熙年间,即屡派大员在华北修筑堤防。雍正三年(1725),皇帝再派其弟怡亲王允祥和大学士朱轼“查勘直隶水利”。次年二月,怡亲王建议“将大名道改名清河道,移驻保定府”,主要官吏为道员,正四品,是比省小、比府大的地方长官,后经吏部议准,辖保定、正定、河间三府,易、冀、赵、深、定五直隶州,清河道由此诞生。

这个清河道管辖的范围,比今天的雄安新区要大,级别是副省级。本文的主人公阮常生,道光十二年(1832)任清河道,可不就是两百年前雄安新区的区长么?

阮常生(1788-1833),一作长生,字彬甫、寿昌,号小云,仪征人,国学生(国子监学生)。生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九月十三日,卒于道光十三年(1833)三月二十七日,活了四十六岁。他是太学生阮慕陈(阮嗣琳)的长子,他的生母是邵太宜人。他有两个弟弟:荫捷、荫惠。乾隆五十八年(1793),阮元妻江氏卒,阮元父阮承信命以族子常生为江氏出,过继为阮元子,行一。(焦循《雕菰集》卷二十四)。

这就是说,阮常生是阮元的长子,不过呢,不是亲生的,是阮氏家族中的侄辈,因为阮元江夫人去世时没有儿子,将阮常生过继来,捧遗像磕头祭祀,所以又叫嗣长子。

阮元对阮常生与后来孔夫人、刘、谢侧室的几个儿子一样待遇,教他家训、带他社交,阮元的学生屠倬(嘉庆十二年进士、嘉庆十五年任仪征县令)在他的《是程堂集》卷三中记录了一首《阮寿昌公子常生属题游安澜园图》诗。安澜园是浙江海宁陈阁老的私家园林,名气很响。此诗应是阮常生年轻时随阮元在浙江,与阮元的门生弟子们相互倡和时屠倬写的。

海门控龛赭,孤城若抱甕。
鱼虾乘归墟,莺花引飞鞚。
平泉旧草木,松水戛幽弄。
盟云屏车骑,寻秋讬吟讽。
披图当卧游,遥情一帆送。

下面这幅《积古图》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是画家周瓒受阮元之嘱而绘。嘉庆七年,阮元邀朱为弼在积古斋赏鉴所藏金石文物。图中所绘三人,中坐为阮元,对坐是朱为弼,阮元后立者是阮常生,时十五岁。

两百年前的雄安区长——阮常生【积古图】

阮常生学业也不错,嘉庆元年(1796),阮常生恩旨得二品荫生(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其子弟无须考试即可入国子监学习,肄业后经过吏部简单考试即可得到官职),考荫后分户部,任户部福建、陕西司主事,实录馆详校官,山东、山西司员外郎,云南司郎中。

道光元年(1821),阮常生得了个差事,襄理宝华峪帝陵寝前段工程,负责督促检查砌墙、栽树等施工进度,一车一仆,勤廉自律,住宿在村民土房之中,早出晚归,从不与上司或施工方胡乱交往,不在公中支取一物。遇有施工方送礼求情,他一律不理,吃喝嫖赌一样不沾边。后来宝华峪地宫渗水引发惊天大案,抄家的抄家,充军的充军,阮常生是极少数未被牵连的官员,不降反升。

根据张集馨(1800-1878,仪征人,官至陕西布政使)日记《道咸宦海见闻录》记载,道光二年(1822),张集馨因仪征家中伯伯叔叔矛盾(他父亲道光元年刚去世),被迫前往北京去作明年秋天京兆乡试前的学习,入住扬州会馆联星堂。此时会馆有两位司事,一位叫史致俨(字容庄,号望之,江都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参见我的《探访仪征古迹之史致俨墓》一文),还有一位就是阮常生,其中史致俨是管事的,阮常生是挂名儿不管事的(阮常生此时正在宝华峪监工,没有时间管会馆的事情)。

道光十年(1830),阮常生任直隶永平知府,其间有两大政绩被《道光重修仪征县志》和《光绪永平府志》记载。政绩之一是,滦河水在永平一带入海,河水很宽,架桥不合适只能用渡船,摆渡的仗着独家经营,经常漫天要价,来往商旅叫苦不迭。阮常生到任后严禁苛索,保障了物流顺畅,商客好评如潮;政绩之二是,修复敬胜书院并大聘名师,一时达到极盛。敬胜书院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永平中学堂,李大钊为该校毕业生(前排左四)。

两百年前的雄安区长——阮常生【永平府中学堂校匾】


两百年前的雄安区长——阮常生【李大钊毕业照】

道光十二年(1832),阮常生升任清河道,道光皇帝召见他时告诫:“你是大员子弟,你不骄,人家说你骄,你不傲,人家说你傲。你父亲做官甚清,你跟你父亲学,总不会错的。”

阮常生一到任便亲自巡视河堤,掌握要隘险段,汛期修防堵筑,巩固河防。

道光十三年(1833),阮常生又兼署直隶按察使司,正三品。他力图做到决狱明允,下州县巡察时轻车简从,百姓看到他不晓得他是大官,闻风出迎的下属往往与他“失之交臂”。时值秋审公务繁忙。不久阮元正室孔夫人病故于云南,噩耗传来,阮常生悲恸不已,忧劳致疾,后误于医药,卒于任所,时年仅四十六岁。

此时,阮元正在北京,他在见君面圣时据实汇报了夫人和长子去世的情况。道光帝说:“尔夫人自然也,年老尚是人家常事,惟尔子可惜他是个材料。”可见皇帝对阮常生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阮常生生平研究经术,精钟鼎、金石、书法。所著有《后汉洛阳宫室图考》《团云书屋诗钞》。《道光重修仪征县志》卷四十五《艺文志》“集类”条目有介绍:《小云吟馆诗钞》,阮常生撰。按,王豫(1768-1826,字应和,号柳村,江都人,受阮元嘱,辑《江苏诗征》)辑印的《群雅集》云,常生,号小云,凤仪玉立,举止轩扬。其诗高秀爽朗,方轨先正。近时贵介奉远亭、姚春木(姚椿,1777-1853,字子寿、春木,娄县人),可称鼎足。

《道光重修仪征县志》卷三十一《人物志》“宦绩”条目下有阮常生的传。阮常生生子有五,长子阮恩海,甲辰恩科举人;次子阮恩洪,郡庠(xiáng)生,浙江候补县,署常山县事;三子阮恩浩、四子阮恩畴、五子阮恩喜,俱庠生(都是秀才)。

阮常生娶扬州学派重要学者宝应刘台拱(字端临)长女刘蘩荣为妻。

《揅经室集》记载: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二月初五日,阮元命长孙阮恩海将清河公葬于白阳山(即白洋山、白羊山)。

两百年前的雄安区长——阮常生【仪征白羊山】

延伸阅读:阮常生道光十三年去世,葬北湖陈桥阮氏祖墓,没有葬入雷塘家墓,道光二十一年,阮元又命将阮常生改葬到仪征白羊山,这里面有何讲究?

原来,早在康熙二十九年,阮常生的直系五世组、阮元的堂房曾祖父阮世衡,在仪征白羊山南麓购置了百亩田地并建有墓庐,对应“有田地、坟墓者,二十年,准其入籍”的政策,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使阮氏家族取得了仪真籍,这一年阮玉堂(阮元的祖父)16岁,第二年他就以仪真籍中了武举。此后,阮氏家族都以仪真籍博取功名,阮元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三朝阁老、九省封疆,以体仁阁大学士致仕,生前封太傅。学问做得也很好,被誉为一代文宗、泰山北斗。

阮元让阮常生迁葬白羊山有三个考虑:一来阮常生是阮世衡的直系五代孙,白羊山是阮世衡选定的墓庐之地,让阮常生入葬白羊山有认祖归宗之意;二来阮常生官至清河道兼署直隶按察使司,正三品,官声也很好,可以“单独开门户”;三来阮常生还是阮元嗣长子,由他代表阮氏家族入葬白洋山最合适。这样子子孙孙可以继续占籍仪征,走科举之路。

两百年前的雄安区长——阮常生【阮氏家族世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