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中國一個靠海卻沒有出海口的省,一個條約讓沿海省變成了內陸省

古代特別是宋朝之前是黃河流域最發達,北宋之後南方逐漸興起,開始超越北方,到了明清時期江南最發達,江南就是今天的江蘇和安徽區域,近現代之後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沿海省份明顯比內陸好很多。所以靠海的日子過的都不錯,但是有一個省是個例外。他雖然靠海卻沒有出海口。

中國一個靠海卻沒有出海口的省,一個條約讓沿海省變成了內陸省

這個省距離最近的海域只有15公里,15公里啊,站在高處完全能看到海的,更可惜的是距離最近的出海港口只有4公里,但是就是這4公里的阻隔,使這個靠海的省變成了內陸省,明明能看到海卻沒有出海口,這個省就是大東北的吉林省。

中國一個靠海卻沒有出海口的省,一個條約讓沿海省變成了內陸省

省名由來

吉林省名稱其實來源於吉林市,是現有的吉林市後有的吉林省,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發配到寧古塔說的就是這裡,這裡原本屬於寧古塔將軍管轄,後來遷到吉林,所以改名為吉林將軍。吉林也由一座城慢慢變成了這個區域的統稱。

中國一個靠海卻沒有出海口的省,一個條約讓沿海省變成了內陸省

沿海省變成內陸省

當時的吉林省,準確的叫法是吉林將軍,當時是有出海口的,這一切的改變都來自1860年,清政府和俄國政府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正是這個條約把沿海的土地劃給了俄國,讓一個有出海口的沿海省份變成了內陸省。吉林建省比較晚,一直到1907年才和黑龍江,遼寧一起變成省的。順便說下當時的遼寧叫奉天省。

中國一個靠海卻沒有出海口的省,一個條約讓沿海省變成了內陸省

省會變更

吉林省的省會原來一直在吉林的,是建國後1954年才正式從吉林搬到了長春市,主要還是日本人佔領東北期間,長春是偽滿洲國的都城,所以長春建的比較好。成了東北的經濟中心。而且吉林的地形也不行,典型的易攻難守。

中國一個靠海卻沒有出海口的省,一個條約讓沿海省變成了內陸省

輝煌時期

剛建國時期,東北地區是非常牛的,全國工業最發達的地方,為什麼東北被稱為共和國長子,不是沒有道理,當時的東北工業實力僅次於美國,蘇聯和英國,被稱為第四大工業區。

當時的長春是在30年代,是亞洲第一個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是亞洲第一個鋪設煤氣管道的城市。

如今的吉林

吉林現在有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管轄面積為18.74平方千米,人口達2752.38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