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南宋吳階為何“三代守蜀”而不受猜忌?

野馬250010009


吳玠三代鎮蜀,朝廷也一直對吳家不薄。為什麼宋朝這麼信任吳氏?


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思考此題。首先,吳玠為何可以在蜀立足?再者,吳氏是否值得信賴?最後,朝廷對吳家依賴程度如何?



吳氏能在群臣中立足主要是兩方面原因:內有軍事能力,外有朝廷賞識。吳玠熟讀兵法,精通武藝,未及弱冠參軍。吳玠早年常駐西北,對當地亂軍、西夏和金的作戰勝多敗少,令對手對其欲除之而後快,吳氏在駐地百姓的心中也有很高威望。


宋軍全面敗退後,吳玠又扼守和尚原一帶,將金軍逼退在漢中外。建炎四年後,南宋西線抗金基本依靠吳玠一軍。獨步川陝的軍事才能和威望,都足以讓吳玠被推舉為當地軍事主官。其弟吳璘與吳玠履歷相似,也極受榮寵。他們的兒子們早年也隨父征戰,吳玠、吳璘去世後,他們子代中年富力強者已是中級軍官,較有威望。孫輩因之也得以恩蔭入仕,借前人光輝繼續守蜀。


而南宋官場對吳家也頗為客氣。張浚對吳階十分欣賞,一力保護提拔;吳璘晚年與沈介不和,朝廷拒絕吳璘退休的請求,並讓吳璘面聖,還派太子看望吳璘,並封官受賞。宋高宗、宋孝宗對吳璘極盡榮寵;吳挺初以家門功勳從政,也受到皇帝寵愛,曾被越級提拔,晚年常受慰勞賞賜;吳曦也被韓侂冑寄以厚望,宋廷高層根本不懷疑其忠心。


既有立足蜀地的才學,又被皇帝認可、同僚讚譽,吳玠世代守蜀便可行。


我們再來看吳氏對朝廷的態度和朝廷對吳氏的依賴。吳玠兄弟和子代對宋廷都忠心不二。紹興元年,吳玠、吳璘在和尚原,與中央的聯繫被切斷,部下曾欲獻主將投降,被吳玠用忠義感化,並與眾將歃血為盟。吳挺也能禮賢下士,對同僚有禮有節。良好的家族聲譽使韓侂冑放鬆了對吳曦的警惕,成就了吳氏三代守蜀之名。



而吳家的實力和勢力則迫使宋廷必須在川陝問題上遷就吳氏。南宋西線戰事先由張浚負責,其後最有經驗的將領就是吳玠。儘管吳玠參與害死曲端,生活上也有缺點,但南宋此時在西線除吳玠,無人可獨當一面。


吳玠、吳璘在蜀中打理軍機、整頓財務和修理農事,說明他們在當地不止有兵權和人事權,還有部分民事和財政權。當地百姓對吳氏很擁護,吳氏似乎可被視作盤踞地方的軍事實力派。蜀地靠近青藏高原,吳氏私設互市,以就近獲得良馬。而南宋整體缺少騎兵,戰馬不愁的吳氏軍團之實力在當時可謂名列前茅。如是,朝廷也不得不依賴吳家。



此外,時機問題是朝廷依賴吳氏後人的另一原因。韓侂冑主張北伐,但當時老將所剩無幾。當吳曦依附韓侂冑後,後者即使得知吳曦有異志,也很快決定將他放回蜀地。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宋代理學發達,倫理綱常對個體要求更高。這意味著一份事業,父死子繼成為一種社會趨勢。所以,吳玠一門三代守蜀也有一定的時代特色。


參考文獻

[元]脫脫等.《宋史》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歷史研習社


南宋守川陝抗金的將領主要有吳階和弟吳璘、吳璘子吳挺等。吳璘的孫子吳曦(1162--1207),在南宋開禧二年(1206),叛宋降金,並自稱蜀王僅41天被殺。

吳璘、吳璘都是智勇雙全的南宋大將,在川陝屢敗金軍,使金人不得由川陝線路進軍中原,保住南宋的半壁江山。

因為,吳階好色,“晚節頗多嗜慾,使人漁色於成都,喜餌丹石,故得咯血疾以死。”(《宋史·吳玠 吳璘 吳挺傳》。所以,宋高宗放心和信任有嗜好的武將,且朝中有賞識的張浚等說話。

吳璘(1102-1167),字唐卿,德順軍隴幹(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人。在南宋抗金斗爭中,誓死保衛秦隴,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馬功勞,封新安郡王。南宋乾道三年(1167)病逝,宋孝宗追贈吳璘太師,加封信王。

《宋史》說“吳璘剛勇,喜大節,略苛細,讀史曉大義。代兄為將,守蜀餘二十年,隱然為方面之重,威名亞於玠。高宗嘗問勝敵之術,璘曰:'弱者出戰,強者繼之。'高宗曰:'此孫臏三駟之法,一敗而二勝也。'”

吳璘子吳挺,字仲烈,以門功補官。吳挺治軍有方,紀明律修,軍中悅服,隨父親吳璘在抗金斗爭中屢立戰功。南宋孝宗(1162--1189在位)即位後,25歲的吳挺任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熙河路經略安撫使中軍統制;南宋乾道元年(1165),升都統制;南宋乾道三年(1167)拜侍衛親步軍指揮使,節制興州軍馬。

吳璘死後,吳挺歷任金州都統、金房開達安撫使、利州東路總管、左衛上將軍、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興州都統、定江軍節度使、檢校少保等職。南宋紹熙四年(1193)六月,吳挺因積勞成疾病逝于軍中,終年56歲,諡武穆。

宋孝宗常對別人說:“吳挺,是朕千百人中親選出者。”宋光宗也多次賞賜內府珍奇,以示厚愛。


漢水白石言


這裡說的是吳玠、吳璘一家三代守蜀的事情。但家裡到了第三代就出了敗類,吳璘的孫子吳曦背叛南宋,妄想以全蜀之地投奔女真,西川忠義之士直接就把他殺了。

且不說後來的事情,誰說吳璘等大將不受猜忌了的!

簡單來說,朝廷對吳氏是有所防範的,具體做法至少有五種:

一是派文臣出使川(陝),和吳家將領合作。尤其是朝廷希望確保文臣理財,把財權與兵權區分開來。這可以說是朝廷試圖防範吳家軍自立的重要舉措。

二是分割蜀口諸將,增強各部隊的獨立性,防止吳家形成絕對的權威。下面兩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從西向東,興州、興元府、金州各有一軍。吳璘所部在最西面的興州,兵力最多(4萬),但楊政、郭浩也分別有2萬、8千人的部曲。

三是間或換下人,弱化吳家將的中心地位。上圖我們已經看到,吳家軍集中在興州。那麼興州的地方長官就至關重要了。下圖是學者何玉紅做的表,我們可以發現,吳氏將領雖然長期知興州,但朝廷也間或派其他人。正如何玉紅所說,這是南宋逐步削弱吳家在興州勢力的一個重要舉措。

四是間或讓吳家的統帥入朝覲見。五是安排吳家年輕一輩在臨安禁軍任職,一方面有人質的意味,另一方面也是培養、選拔下一代四川統帥。明顯這些很重要,這裡就不展開了。

但總體來說,川陝的情況比較不同。南宋人就說了,“西邊自中興以來,權歸吳氏。”吳氏三代在西川出任武將的情況,在南宋是比較特殊的。要說形成的原因,其實也不復雜:

一是四川遠,鞭長莫及。稍有不慎,天府之國就丟了……

二是南宋西線的主力,其實是陝西一線退到蜀口的。換而言之,數十萬計的移民、軍隊,從陝西各路退下來,進入漢中一帶。給這些流民、軍隊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自己管自己,既可以凝聚人心,也可以弱化地方矛盾。

三是川陝諸軍,一開始就是張浚等文臣,代表朝廷,直接建立起的作戰體系,和自己摸爬滾打出來的其他各家軍情況不同。某種意義上,朝廷對川陝更加有信心一些。後來甚至太有信心了……直接把吳曦派過去了,於是他就造反了。


在野武將


朝廷一向對吳氏“繼承權”的更迭極度敏感,如孝宗時,年過六旬的吳璘身體健康狀況極其堪憂,“既老且病”,乾道二年(1166年)時,與吳璘共事的四川制置使汪應辰便“密奏以關陝大將系國安危,所當預圖”,朝廷於是傳旨,“若(吳)璘不起(遭遇意外),令制司(汪應辰)暫領其任”。

【吳玠、吳璘塑像】


朝廷對吳氏的猜忌是沒有停止過的,吳氏的“世襲權”從來都是不穩固的,這裡避談吳玠、吳璘,只說在吳玠、吳璘後的吳氏子弟也很能說明問題,吳氏第二代子弟中的代表人物吳挺、吳拱的經歷最具典型性,如隨吳璘征戰西北的吳挺,在其父死後被朝廷召入朝中拜左衛上將軍,直到近十年後才再次回到四川(當然,我想吳挺能夠再次回蜀,與孝宗本人對其能力、忠誠的賞識密切相關,吳挺確實也不負所望)。《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有“趙子直丘宗卿楊嗣勳不欲吳氏世襲”一條,專門列出了孝宗、光宗時大臣趙汝愚等對吳氏世襲的極力阻止。

【宗室名臣趙汝愚】


《宋史》各列傳中,不少文臣都對吳氏兄弟及其子弟有所論奏,這些文書的內容無外乎“不能讓吳氏子弟回去四川去”、“把他們從四川調走”、“四川越來越危險啦”,比如立志“生無以報國,死願為猛將以滅敵”的名臣丘崈(光宗時拜四川制置使,於開禧北伐後期主防江淮)曾說:“臣入蜀後,吳挺(吳璘第五子)脫至死亡,兵權不可復付其子。臣請得便宜撫定諸軍,以俟朝命。”在吳挺之子吳曦通過關係得以逐漸掌握蜀地軍權時,包括丘崈在內的諸文臣都曾對這一舉措潛藏的危險有所預知。

在開禧北伐吳曦叛降金朝後,吳氏的厄運也就到來,一向對世代掌握蜀地兵權的吳氏不滿的文臣們得到了實踐自己理論的最好機會。除了與吳曦合謀叛亂的吳氏子弟被處死外,“詔(吳)曦妻子處死,親昆弟除名勒停,吳璘子孫並徙出蜀,吳玠子孫免連坐,通主(吳)璘祀”,因為此次的元兇吳曦是吳璘的直系子孫,所以吳璘的後代被趕出了蜀地,只有吳玠的子孫得以免遭連坐,並負責祭祀吳璘。


潯陽鹹魚


吳玠與弟弟吳璘三代為將,均為南宋的名將,鎮守川陝近80年。吳玠最有名的兒子是吳拱。吳璘最有名的兒子是吳挺。這兩代人忠心耿耿,都受到朝廷的信任,朝廷也待他們不薄,一門封了兩個異姓王。到了吳挺的兒子吳曦侄子吳晛,卻發生了吳曦叛亂稱王的,應了一句古話:將不過三代。古人認為:將軍殺戮太重,會殃及子孫。

吳玠善於守險,在南宋富平慘敗後,吳玠收集殘兵,相繼據守和尚原和仙人關。擁兵10萬的金兀朮來戰,也無可奈何,最後金兀朮中流矢而退。因為兵力不足,沒有足夠的騎兵,所以吳玠的進攻戰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不善於進攻。宋高宗趙構很欣賞吳玠,賞賜他皇帝穿的戰袍、使用的武器盔甲,還親筆寫信給吳玠肉麻地說:“朕只恨相隔萬里,不能親手撫你的背啊!”。吳玠在紹興九年去世,後來吳玠的兒子吳拱向皇帝訴說“父玠有保蜀功,而爵不稱”,宋孝宗追封吳玠為涪王,位列南宋異姓七王之一。

吳璘在哥哥去世後,統制川陝,相繼在紹興十年、海陵王南侵識擊敗金國軍隊,在金國軍隊中威名遠揚。晚年的吳璘親自率兵到達城下,守城金軍都觀望讚歎,不忍射箭傷害他。

宋朝皇帝對駕馭武將有自己的家法,其中一個要點是:不允許一個將軍長期駐守在一個地方。

吳玠的長子吳拱開始也在川陝立功,後來被調離西部防線,升任鄂州御前諸軍都統制,成為南宋中部防線的主要軍事統帥,地位接近於紹興十年的岳飛。金軍以水軍進攻茨湖(今老河口市西北漢水南岸),吳拱率部擊敗金軍。茨湖之戰後被列入“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吳拱又攻佔鄧州,攻克汝州。吳拱戰功累累,晚年再次調到四川戰區。

吳挺是吳璘第五子,17歲從軍。有一次到京城送文件,宋高宗親自召見,四川戰事,他對答如流。高宗十分驚奇,說:“真是將門虎子啊!”即下詔提拔吳挺為右武郎、浙西路兵馬都監。淳熙元年(1174年),領定江軍節度使,並出任四川興州諸軍都統制,吳挺重又掌握四川的主要兵權。孝宗常對別人說:“吳挺,是朕千百人中親選出者。”

壞了吳家三世英名的是吳挺的兒子吳曦。由於吳家三代都在經營四川,舊部下滿川。吳曦擔任太尉時,就看到了南宋的衰弱,心懷異志,那時他已被調離四川擔任閒職。開禧元年(1205年),誇大狂韓侂冑北伐金國。吳曦趁機依附韓侂冑、陳自強請求回到四川。吳曦回到四川后,把兵權和財權都抓到受,叛宋降金,請金國封他為蜀王。開禧三年(1207年),吳曦自稱蜀王,稱王僅四十一天,後被部下所殺。


沂藍書院趙月光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認為,吳階和他的弟弟吳璘,三代人守蜀不受猜忌有三個原因。

一朝廷需要

吳階少時參軍,在剿滅亂匪和與西夏的戰鬥中崛起,宋金大戰時,吳階和尚原,仙人關都取得大捷,將金兵死死擋在川陝門口。川陝是南宋最關鍵的防線,如果川陝丟了,長江天險將不復存在,敵軍可在川陝造船,順流而下。南宋危矣。元朝滅宋之時就是盡取長江中上游之地,順流而下奪取建康,長江天險一丟,宋恭帝只能投降。還有抗日戰爭時,日軍也打算走元滅南宋的路,由關中入蜀,然後東西夾擊重慶政府。幸虧國軍和潼關人民死守潼關。才挫敗了日軍的圖謀。


言歸正傳,吳階兄弟在川陝門戶經營數年,是守蜀的第一人選。如果因為猜忌換人而導致金軍入蜀。那南宋朝廷的太平日子也就到頭了。吳階像岳飛。岳飛民族英雄,但是死了岳飛有韓世忠,有劉琦。吳階吳璘沒了有誰?不過也是朝廷對吳家太放鬆和依賴了,到了吳璘的孫子吳曦那,居然叛宋投金,想當蜀王。最終被殺。吳氏一門忠烈之名被其毀的一乾二淨。吳家“三代守蜀”不知道是美名還是嘲諷。

二吳階會做人,懂鑽營。

吳階雖然戰功赫赫,但是私底下也沒少幹髒事。岳飛成名時,吳階花高價買了個美女送給岳飛,結果被岳飛生生逼回來,富平戰敗,吳階和張浚和夥誣陷曲端謀反,轉移朝廷視線,並且推出一個替罪羊。從這些事中也能看出吳階圓滑,事故的一面。

三體量不一樣。

南宋中興四將,岳飛身死,其餘三人都被罷兵權。他們四個人手裡的兵權加起來,幾乎佔據了南宋所有軍隊的十之八九。手握這樣的重兵不被猜忌也難。但是吳階吳璘二兄弟,雖然抗金立下大功,但是手裡的兵從來也就沒多少,而且常年駐守地方,對中央造不成威脅。



守仁讀仁


吳氏兄弟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連岳飛都殺,韓世忠都打算殺的趙構,他會不猜忌誰?

俗話說,自己做什麼事,就會懷疑別人做什麼事。趙構對自己所有至親都那麼無情,他是絕對不會相信任何人的。

只不過在當時,四川懸在外,而且相當重要,四川非吳氏兄弟不能守。

當時天下初定,南宋朝廷初步穩定,趙構願意看到這樣一個平衡,他就有時間來享受生活,和處理其他更棘手的事情。

基本上四川就成了一個國中國。按時進貢,保衛皇帝,宋金都不惹他,保持微妙的平衡。

最終,時間久了,吳氏的孫子還是反了。

所以趙構從未不猜忌他,只不過兩害相權取其輕。

所以說,人心都是會變的。就算某人不變心,他身邊的人也會變心。所以人心是最不可測的。趙構自己就是從忠心耿耿變的陰毒無比,他怎麼會不懂這個道理?

吳氏孫子反的不是時候,就像後來的吳三桂,有機會反的時候不反,到了天下大定,再反就沒是自尋死路了。


實夢閣


誰說不被猜忌的?吳玠死後一個月,臨安方面的追悼詞、撫卹金以及分割行營右護軍的命令就打包送來了。 追贈吳玠為少師,賜錢三十萬貫,諡號武安。 行營右護軍的軍權上交給川陝一把手胡世將,具體軍權下分,由三個將領負責,分別是吳璘、名將郭成之子郭浩以及右護軍老行伍楊政。 他們就是後來的“蜀中三大將”。這時,四川軍權已經一分為三。四川終於不姓吳了。

後來完顏亮南侵、雍熙北伐等大戰接連而起,逼著南宋必須倚仗吳璘、劉錡等宿將,這樣蜀川的兵權才再度回到了吳氏手中。

再後來,吳挺兒子,準確地說是他的次子吳曦留在臨安城裡“侍奉”天子。誰都知道,這是人質。

這不是猜忌是什麼?


電影貧道6


明·《草廬經略》:“吳玠用兵,本孫吳,務遠略不求近利,故能保必勝,而蜀賴以安。”

從後人評價就能看出來,當初金兵分幾路進攻,攻到他蜀地的時候都被他攔下來了。

他後來被任命為四川宣撫使,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有“守邊”的作用。

你說為什麼要猜忌他?猜忌他百害無一利,南宋君臣也不是傻子,他們還要靠著吳玠活命呢,要是蜀地守不住了,戰線會瞬間崩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