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整机自动化生产推进放缓 智能终端制造升级困难重重

4G收官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手机整机生产自动化的推进虽在进行,但并未如预想中迅速。

“我们每年都投入1到2亿进行自动化建设,不光是前段的SMT,包括打磨、喷涂、组装等都在进行。但鉴于现在行业增长放缓,我们的自动化建设计划会逐步推进的,但不会太激进。因为自动化建设投入的成本需要2~3年才能收回。” 业内大型ODM厂商内部人员5月18日对第一手机界研究院表示。

作为手机整机生产前段的SMT环节,由于标准化程度高,已实现少人作业,工艺、技术、设备、产能、品质都趋于较高水准。但是不得不承认,手机整机生产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因为测试段、组装段、包装段。

据了解,若能在测试段、组装段、包装段实现自动化,单班能节约超过60人以上,而这就是目前手机整机生产自动化的痛点。

但目前除了行业行情影响外,用工荒的情况在手机行业内也并没有太过严重。

“我们公司用人情况还好,操作工能满足生产需求,倒是工程师、技术人员需求比较大。”东莞一家EMS企业内部人士对第一手机界研究院表示。

该内部人士称, 要实现整机生产自动化,对企业的要求比较高。一个是公司本身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去支撑产线的改造;其二是公司必须有能畅销的机型,才能摊薄每次自动化生产调试所带来的时间成本。

同时由于产品种类、加工工艺、生产制程的多样化,生产制程的自动化改造需要定制,集成、整合的难度很高,需要设备供应商、手机设计公司,制造公司通力配合。制造公司的改善意愿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工段的自动化改进。

在今天,通过自动化,信息化,物联网化甚至人工智能来实现智能终端产品制造的升级已经是行业共识,无需讨论。但是从实际应用来看,这依然是一条困难重重的荆棘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